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均海 《北方药学》2013,(11):33-33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梅河口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58例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口服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的改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口服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除了能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之外,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7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参与临床研究,随机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3.6±0.3)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3.9±0.5)分/次,对照组分别为(4.9±0.5)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0±1.5)分/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采取通心络胶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冠心病重要危险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及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氯吡格雷与拜阿斯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拜阿斯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氯吡格雷+拜阿斯匹灵组)52例,对照组(拜阿斯匹灵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以及治疗4周时各组24 h心肌缺血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斯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拜阿斯匹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硝酸甘油片联合氯吡格雷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硝酸甘油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疗效性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有效性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更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片联合氯吡格雷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良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黏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施建发  王彩云 《海峡药学》2006,18(3):120-12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疗程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 g,每日1次,其它常规口服药物均相同,疗程为1个月。结果服药前后治疗组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血脂变化显著(P<0.05),心绞痛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昝晓波  姚和翠 《中国药业》2013,22(13):81-8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χ2=8.80,χ2=8.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杨义航  宁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28-3029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和地尔硫(艹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心绞痛分级、心电图及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姜海东  由丽娜  马秋野 《安徽医药》2013,17(8):1392-139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观察组,n=60)或倍他乐克(对照组,n=60)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和血脂情况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时间及心绞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辅治UAP,可显著控制、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心肌缺血减轻(P<0.05),无出血、粒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两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肌钙蛋白Ⅰ等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好,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加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1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辅以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影响,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和血脂情况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10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抗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75.00%);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出血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缺血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内科接诊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一般组(阿托伐他汀治疗)38例和试验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0例,分析对缺血发作次数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h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0.
徐颖惠 《中国药事》2012,26(7):778-779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氯吡格雷组各63例,两组均在应用阿司匹林和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治疗5天,测定治疗前后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替罗非班组临床效果优于氯吡格雷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