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将223例出生后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组(129例)和对照组(94例),固尔苏组早期足量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没有应用固尔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固尔苏组患儿用药后均较快改善缺氧症状,68例无需辅助通气即能达到肺通气良好,经皮氧饱和度90%左右;39例仅需无创CPAP治疗即可达到满意临床效果;仅22例需辅助呼吸机治疗,且呼吸机参数较未应用固尔苏的患儿低,上机时间短,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患儿须辅助通气,23例需无创CPAP治疗,71例须呼吸机治疗,较早期足量应用固尔苏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长,呼吸机参数较高(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肯定,必要时联合辅助通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娄佰玲  贾兰  魏双梅  张晓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02-1102,1139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36例患儿应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血气分析的变化及疗效。结果:应用固尔苏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用药后30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患儿用药前后PaO2、PaCO2、pH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6例患儿全治愈。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36例患儿应用周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血气分析的变化及疗效。结果:应用固尔苏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用药后30 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患儿用药前后PaO_2、PaCO_2,p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36例患儿全治愈。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对45例HMD患儿,分别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予固尔苏各1/3量缓慢注入气管内,观察用药效果和采取相应的医护措施,并在固尔苏使用前30min及使用后1h、6h、24h、48h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于2h及以后2—3d,每天摄胸片观察肺部病变的变化。结果用药后PaO2、PaCO2.pH值及胸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3例患儿肺出血死亡,4例患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且家属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38例患儿痊愈出院。结论认为早期、足量应用固尔苏,严密观察病情是保证气管内滴注固尔苏抢救HM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易湘平  胡淑丽  李和勤 《吉林医学》2010,31(9):1202-1203
目的:探讨小剂量固尔苏(Curosurf)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NRDS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24h缺氧改善及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缺氧改善28例,血气分析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用氧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分析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胸片变化.结果 46例患儿中37例用药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胸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痊愈37例,6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愈率为80.4%.结论 早期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确切,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根据患儿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意愿,将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PS)18例,对照组(NPS)22例。治疗组入院做相应准备后即予常规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予复苏囊加压给氧,待血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拔除气管插管予CPAP通气治疗。对照组根据病情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5~10min肺功能显著改善,其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固尔苏治疗,用药后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对照组除不予固尔苏治疗外,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PaO2、PaCO2、p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CPAP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PS治疗RDS,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机械通气,减轻病人的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9例确诊为NRDS的病例早期给予CPAP,并联合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胸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29例患儿经CPAP及固尔苏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X线胸片明显好转。患儿血气分析显示治疗前pH为(7.22±0.07),治疗后6—24h为(7.37±0.05),治疗后48h为(7.40±0.05);治疗前Pa02为(5.65±1.74)kPa,治疗后6—24h为(10.73±3.04)kPa,治疗后48h为(13.07±3.65)kPa;治疗前PaC02为(7.46±1.46)kPa,治疗后6—24h为(5.40±1.17)kPa,治疗后48h为(5.40±0.51)kPa;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24h、治疗后48h的pH、PaO2、PaCO2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73例早产儿,根据生后是否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分为用药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以吸氧、保暖、预防出血、保证和日龄相适应的液体和热卡、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因家长原因未使用固尔苏为对照组,用药组于出生后6 h内应用固尔苏,比较两组的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动脉血气指标、NRDS患病率以及是否辅助机械通气.结果 用药组的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动脉血气指标、NRDS患病率、使用机械通气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降低NRDS患病率,缩短氧疗时间,减轻病情,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林丽  胡文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10-111,11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45例早产儿NRDS,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治疗期间积极做好用药前药物及患儿准备,用药中注意给药中的配合、加强病情监测,给药后注意保暖和体位护理,加强病情监测和气道管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2h、6hPaO2均有明显上升(P〈0.01),PaCO2均有明显下降(P〈0.05)。1例Ⅳ级患儿用药后12h予以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1次。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共发生并发症8例,包括肺气肿2例、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肺出血1例、呼吸暂停1例、脑出血1例;其中43例痊愈出院,另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NRD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痊愈率较高。治疗期间做好给药前准备、给药中良好配合及用药后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气道护理,加强抗感染,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评价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 (CPAP)对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5 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 ,吸氧浓度为 45 %加用CPAP ;对照组 2 6例 ,单用吸氧 6L/min。结果 :CPAP治疗 30min后PaO2 (P <0 .0 0 5 )明显升高 ,而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5 ) ;治疗 12h后 ,显效率为 5 2 % (13/2 5 ) ,总有效率为 88% (2 2 / 2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CPAP能明显提高PaO2 ,显著改善心源性肺水肿病人的心肺功能 ,减少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78例N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CPAP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Pa02/FiO2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8h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19%,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病死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10、24、48h研究组pH、PaO2、PaO2/Fi0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珂立苏联合CPAP治疗NRDS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动脉氧分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NRDS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肺部合并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Fi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67±15)h]、住院时间[(13.5±6.1)d]、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肺部感染、肺气漏、肺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联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敏毓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23-925
目的评价产前应用激素(地塞米松)和产后早期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制剂(PS)的联合措施,回顾性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01~2005-05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分成联合预防组55例,单独预防组65例。联合预防组:产前用地塞米松且产后30 min内预防性应用PS。单独预防组:产前仅用地塞米松或产后仅应用PS的早产儿。两组比较,观察指标:(1)NRDS发病率;(2)CPAP通气率或机械通气率;(3)并发症发生率;(4)死亡率。结果联合预防组与单独预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预防组比单独预防组能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华 《安徽医学》2012,33(11):1489-1490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2例患儿应用珂立苏及n-CPAP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血气变化、CPAP参数变化及疗效。结果应用珂立苏及n-CPAP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凹征明显减轻或消失,CPAP参数均下调,用药前后pH、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3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及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pressure,BiPAP)联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ny surfactant,PS)—拔管给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aus pos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技术(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 to CPAP,INSUR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高新医院出生的78例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的资料,统计BiPAP联合INSURE治疗失败率,对比2组治疗失败和成功患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BiPAP联合INSUR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率为28.21%;两组肺出血、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宫内感染构成比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肺出血、重度窒息、宫内窘迫、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 kg、宫内感染、PaCO2>55 mmHg均是影响BiPAP联合INSUR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38、2.081、2.328、2.008、2.030、2.059、2.340)。结论 肺出血、重度窒息、宫内窘迫、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 kg、宫内感染、PaCO2>55 mmHg均是影响BiPAP联合INSUR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后经吸入一氧化氮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浓度、成分的变化,及随吸入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改变。方法将34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并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INO组(外源性NO吸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0 min、2 h、6 h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磷脂、饱和卵磷脂、总蛋白的含量,并计算氧合指数。结果体外循环术后两组PS水平显著降低,氧合指数升高。术后2 h、6 h后INO组P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时点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间氧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明显降低PS水平,应用外源性NO进一步降低PS水平,但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费连心 《海南医学》2013,24(23):3529-3532
目的对比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AC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30 min无显效后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CPAP组(31例)和BiPAP组(15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处理,C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CPAP通气,BiPAP组则辅助BiPAP通气。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60 min后的疗效、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变化及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0 min后,CPAP组和BiPAP组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86.67%,高于对照组的59.09%,χ2检验显示三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趋势χ2检验显示,有效率由对照组向BiPAP组显著提高(P=0.038);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三组均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CPAP组和BiP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CPA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与BiPAP通气对ACPE患者疗效安全、确切,BiPAP通气的患者舒适度较CPAP通气模式高,但操作难度大且需要专人看护,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探讨帕瑞昔布钠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被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帕瑞昔布钠,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组均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2组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