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和DS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前行MRI及DSA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脊髓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MRI及DSA检出血管畸形分别为:髓内血管畸形10例和4例;髓内外血管畸形7例和7例;髓外血管畸形3例和3例。结论 MRI可无创性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及定性诊断脊髓动静脉畸形,但DSA在明确AVM的供血动脉、瘘口部位、引流静脉、病变范围等优于MRI。因此术前MRI和DSA检查结合可明确脊髓AVM的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0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术前患者皆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脊髓血管畸形当中应用诊断的准确率、瘘口位置判断准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经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本组20例患者作出下述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11例、髓周动静脉瘘3例、脊髓动静脉畸形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漏诊1例、髓周动静脉瘘漏诊1例。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是90%。同时,经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瘘口位置做出正确判断的有15例,准确率是75%。结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与瘘口位置正确判断皆具良好价值,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脊髓血管畸形DSA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XL  Yu B  Wang W  Feng XY  Geng DY  Shen TZ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935-1936
脊髓血管畸形一般分为髓内动静脉畸形(SAVM)、髓周动静脉瘘(PMAVF)和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广义上还包括肿瘤增生性血管病变,如血管母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由于脊髓血管畸形复杂的解剖,漏诊、误诊的可能比较大。本研究回顾我院全脊髓血管造影资料,分析误诊和漏诊的病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宁显宾  赵长福  罗祺 《现代医学》2010,38(2):150-153
目的:探讨新型液体栓塞剂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对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的1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畸形血管团小于3 cm 6例,3~6 cm 4例,大于6 cm 2例,Spetzler-Martin分级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2例.结果:本组Onyx胶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6例完全栓塞,2例获90%栓塞,4例获75%栓塞.结论:Onyx胶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掌握栓塞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Onyx胶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至1993年我科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3例,其中脑动静脉畸形58例,脊髓动静脉畸形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1例,头部外伤后严重鼻衄6例。结果,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脑外伤后严重鼻衄、血管内栓塞疗效最好,脊髓动静脉畸形栓塞后大多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应予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增强临床医师对影像不典型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认识,并加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理解。方法回顾分析2例SDAVF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SDAVF差异不大,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后复查脊髓造影,显示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改善。结论脊髓血管畸形的准确诊断有赖于全面的脊髓血管造影;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脊髓血管畸形提供了有力帮助;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才能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蔡涛  朱纯生 《当代医学》2008,(15):90-91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检查,并比较应用普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结果 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19例;a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74例,19例动静脉畸形.结论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具有安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 lae,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类似于颅内硬膜动静脉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为其诊断的金标准。与传统的模拟数字采集技术相比,GE Innova 3100可采集数字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检查,并比较应用普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结果 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19例;a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74例,19例动静脉畸形.结论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具有安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 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39例患者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2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脊髓MR复查,显示脊髓周围的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T2 像髓内高信号影消失或明显减少.3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37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未见复发.结论:脊髓MRI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显微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和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TRICKS)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巴马小型猪的头颈部血管结构,并比较分析两种技术的动脉成像指标,为大动物脑血管病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3.0 T磁共振仪依次对3只健康巴马小型猪行头颈部血管的3D TOF和TRICKS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两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的血管清晰度评分,定量分析主要动脉的对比度(CR)、信噪比(SNR)以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在血管清晰度方面,两种方法对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系显示较好,对后循环的显示欠佳,而3D TOF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系的显示优于TRICKS磁共振血管成像[(1.60±0.50)分vs(1.37±0.49)分,P=0.019 8]。定量分析发现,TRICKS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不同程度提高动脉的CR,但两种方法所得动脉的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和TRICKS磁共振血管成像均可较好地显示巴马小型猪的颈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结构,并各有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对不同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RA方法对9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经MRA证实脑梗塞52例,动静脉畸形(AVM)25例,动脉瘤14例,烟雾病5例.结论:在不同脑血管疾病中恰当而灵活地选择应用MRA不同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对各种脑血管疾病评价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13例AVM病人皆行DSA及MRI检查,其中67例行MRA检查。③结果DSA表现为密集成球、相互交叉缠绕的血管团或块状血管;MRI表现为蜂窝状、葡萄状和条索状流空血管,无明显占位效应;MRA显示局部纡曲的血管团,血管分支增多,缠绕在一起。DSA及MRI对AVM的诊断率远高于MRA(χ2=106.7,P<0.01)。④结论DSA与MRI结合使用,对AVM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MRA可作为MRI的补充用于筛选及AVM切除术后随访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引导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术前根据病变部位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等定位功能皮层及皮层下神经传导束,行头颅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及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畸形团与周围脑组织的位置关系。所有病人在导航引导下设计手术切口、引导手术切除AVM;预计达术前手术计划时行iMRI扫描,包括FLAIR、MRA、BOLD-fMRI、DTI、灌注加权成像(PWI)序列。术后随访CT血管成像(CTA)、数字剪影血管成像(DSA)及患者的神经功能。 结果:7例邻近功能区的AVM患者被纳入该研究。每例患者MRA 清晰显示AVM血管结构,与FLAIR结构影像及功能影像相融合,显示畸形团与周围脑组织、脑功能区之间的位置关系。所有病例均在iMRI导航及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下行AVM切除,无iMRI及IONM等引起的技术故障。每例病例术中MRA判断AVM全切除。术后5例复查DSA,2例复查CTA,结果证实术中判断。1例术中PWI发现畸形团残腔后界高灌注,术后2天出血;所有患者恢复好,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加重。 结论:iMRI辅助功能区AVM手术,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引导手术进程;有助于术中发现残留畸形团,保护重要脑功能区,早期发现脑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择93例AVM患者中同时行3DCBMRA、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的38例AVM患者,比较3DCE—MRA和3DTOF—MRA在显示AVM输入动脉支数和流出静脉支数问的优劣。结果3DTOF—MRA和3DCE.MRA共显示了84例AVM的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3DCE—MRA在显示AVM输入动脉支数与流出静脉支数上优于3DTOF—MRA(P〈0.01)。结论3DCE—MRA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Primary intraosseous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 are rare and have only been occasionally reported. We herein report a histologically proven case of primary intraosseous AVM in the tibia, which mimicked a fibrous tumour on radiography. This presentation carries a risk of triggering acute large haemorrhage through unnecessary biopsy. In intraosseous AVM, the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features typical of a soft tissue AVM are absent, making diagnosis difficult. In this report, peculiar MR fea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onnecting vessel between the normal deep venous system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the tumour provide a clu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rimary intraosseous AV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和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一种特殊类型-弥漫性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41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AVM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141例脑AVM患者中有6例表现为弥漫性AVM。5例临床上以脑内出血发病,脑血管造影上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弥散、松散的异常血管染色,染色不均,没有明确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手术治疗的4例中,仅有2例全切。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间有正常脑组织存在。结论:弥漫性脑AVM在脑血管影造和病理上均不同于典型的AVM。该病变在自然病史中易于破裂出血,治疗上需积极而谨慎对待,对位于非重要功能区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畸形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在脑血管畸形 (AVM)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对 15例患者进行分析 ,男 9例 ,女 6例 ,AVM位于 :右颞叶 3例 ,右额叶 6例 ,左额叶 4例 ,基底节和丘脑部 2例。结果 :均能满意显示血管的形态、大小、部位、范围。其中 3例右颞叶 AVM,MRA显示前交通右侧和后交通动脉增粗 ,大脑后动脉的颞前分支扩张 ;6例右额叶 AVM,MRA显示 ,AVM旁有高信号 ,血管部分解剖被血肿掩盖 ;4例左额叶 AVM,MRA显示额叶部小的血管巢 ;2例基底节和丘脑部 AVM,MRA显示 AVM血管巢。结论 :MRA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例急性脊髓炎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中病变累及颈髓者5例,颈髓至上段胸髓者1例,颈髓中、下段至上、中段胸髓者4例,下段胸髓受累2例;病变范围达4个以上椎体者10例;病变在T2WI上容易识别,均呈高或较高信号影,矢状位结合横轴位观察才能避免误判;5例脊髓轻度增粗,3例较明显增粗,4例脊髓形态改变不明显,脊髓形态改变在矢状位T1WI上显示清楚;3例行MRI对比增强检查,其中1例呈中度条状强化,2例呈轻度斑片状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MRI能直观地反映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是该病的一种理想影像检查和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