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病综合征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严重的可发生胸水、腹水 ,有时用一般利尿剂难以奏效 ,甚至用髓袢利尿剂效果亦不佳。近年来 ,我们用血浆代制品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将较完整的 2 6例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肾病综合征患者 2 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2 8岁 ,最大年龄 5 7岁 ,最小年龄为 1 4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 1例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5例 ,均符合WHO肾病综合征之诊断标准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3.5克 ,血浆白蛋白 <3.0克 /dl和 /或高脂血症及水肿 ,本组患者血浆白蛋…  相似文献   

2.
加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谢祥鳌 《广东医学》2000,21(12):991-993
明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的发生机制仍然是对肾病研究者的挑战 ,研究方法的进步带动了观念上的更新、前进。近 1 0年来 ,细胞网络作用的观念替代了单一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一元化”思维 :“肾小球的局部改变是肾病发生的直接的根本的因素的”观念比“循环免疫因素起关键作用的思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基因类型在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较充分认识。1 循环的免疫因素是重要的肾小球细胞外因素免疫作用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特别在微小病变型NS的产生中的影响已被许多观察结果证实 ,并被普遍接受。其中 ,免疫细胞及其产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阳 《当代医学》2010,16(26):18-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DN,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DN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1年组织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10年的24496例住院DM患者并发症情况的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住院DM患者中并发肾脏病变者533.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DM的患病率将不断增加,随之而来DN的发生率也将不断升高,对DN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病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秀  曹文富 《重庆医学》2013,(21):2545-2547,256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欧美国家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主要原因,其治疗难度较大。目前针对DN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旨在探寻防治DN的更有效方法。本文拟将DN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激活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肾小球细胞内持续的高糖环境会导致葡萄糖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而醛糖还原酶(aldehyde reductase,AR)是其限速酶。AR在还原型辅酶Ⅱ协助下,使葡萄糖大量转化为山梨  相似文献   

5.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是发生在慢性肝病、肝功能明显衰竭、门脉高压的基础上,以肾功能损害、动脉循环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系统活性明显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肾内表现为肾血管显收缩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在肾外则表现为因动脉舒张占主导地位的总的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压下降。HRS预后极差,除非采取肝移植,否则3个月病死率可高达80%~100%。临床上,除了预防HRS的发生,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九江医学》1999,14(1):46-47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叠加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便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3.6%发生糖尿病肾病;并且在所有需要开展透析治疗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占比高达34.39%。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是导致患者慢性肾衰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些年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就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水肿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 ;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性水肿 ;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水 ,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一般情况下 ,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 ,如脑水肿、肺水肿等。在正常人体中 ,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一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入血管中 ,两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 ,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的液体积聚。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①毛细血管静水…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森  马行一 《西部医学》2006,18(5):647-649
IgA肾病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IgA为主的颗粒性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是当前研究的两大切入点;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轻重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贺斯治疗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缓解率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人水肿难以消退(尤其是治疗初期)。贺斯(HAES—steril,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属第三代人工胶体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血容量不足,鉴于其有提高胶体渗透压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我们将其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采用自制的。肾病复合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50例,利尿消肿效果极为满意。肾病复合液成份为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肝素100mg、地塞米松10mg、复方丹参液20ml。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导致了DN的治疗一直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一些新的发病机制的提出(如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和自噬不足等),为其治疗提供更多方向的同时,也使其治疗愈加复杂.这包括基础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N并非良性疾病,20%~30%的患者10~20年后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IgAN患者体内高水平的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水平、特异性的IgG与Gd-IgA1结合并沉积于系膜区、触发免疫炎症反应攻击肾脏是IgAN发病的3个步骤。IgAN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多样。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临床治疗目标是通过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抑制免疫反应等措施减轻肾组织进一步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肾综合征 (hepatorenalsyndrome ,HRS)是严重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病程后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为主要表现 ,但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的肾功能不全。 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1] 推荐了关于肝肾综合征的新定义 ,即发生于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时 ,以肾功能损伤 ,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明显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HRS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其发生率约 6 0 %~ 80 % ,而死亡率则高达 80 %~ 10 0 %。现就近年来有关HRS发…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高血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细胞因子等参与了其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脂代谢等基础治疗,但疗效局限;针对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正在不断探索中,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维生素D类似物、内皮素拮抗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等多种药物。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排便行为异常、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1]。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共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风水相搏型,气虚湿阻型。湿热内蕴型,临床采用不同散剂分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extracel.1ularmatrix,ECM)积聚、基底膜增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环节。现结合国内外资料,就近年来对DN的发病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据统计,在老龄人口中,占痴呆人数的50%~60%[1].主要病理基础是大脑萎缩,主要病理特点是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广泛的海马神经元缺失.在临床上,以近记忆功能障碍为早期及突出表现,包括语言、记忆、认知、推理、内省力、定向力、判断等多种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工作及社交能力[2].老年痴呆现代医学将其分成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是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3].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我们应积极发现疾病,阻止病情的发展.现就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