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艳云 《当代医学》2010,16(4):128-129
目的观察清醒插管时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的效果。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巨大甲状腺切除的病人48例,年龄48~58岁,ASA均为Ⅱ级,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L),表面麻醉+芬太尼1ug/kg+咪达唑仑40ug/kg(F1)和表面麻醉+芬太尼1.5ug/kg+咪达唑仑40ug/kg(F2组),每组16例。F1和F2静注咪达唑仑40ug/kg,分别静注芬太尼1ug/kg、1.5ug/kg面罩给O2后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暴露声门即刻(T1),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2)时的MAP、HR及插管过程中有无躁动、呛咳等。结果F2与F1及L比较,插管时F2组对MAP及HR影响明显降低,呛咳、躁动的发生率减少。结论静脉注射芬太尼1.5ug/kg复合咪唑仑40ug/kg,可为巨大甲状腺肿清醒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复合芬太尼时咪达唑仑用于慢诱导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的适宜剂量.方法 拟经鼻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35例,年龄18~65岁,BMI 20~26 kg/m2,入室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芬太尼1.5 μg,/kg,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追加咪达唑仑,控制BIS值降至85时,行环甲膜穿刺术,控制BIS值降至80~70时,放置纤支镜,纤支镜进入声门后,静注丙泊酚1.0 mg/kg,同时送进气管导管.气管导管位置确认后开始全身麻醉.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环甲膜穿刺时和放置纤支镜时咪达唑仑的累计用量.结果 气管插管时间平均(60±5)s,气道阻塞发生率为14%,未发生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舒适度为94%,知晓率为6%.环甲膜穿刺时咪达唑仑累计用量为0.03~0.04 mg/kg,放置纤支镜时咪达唑仑累计用量0.05~0.06 mg/kg.插管过程中循环有一过性波动.结论 复合芬太尼1.5μg/kg,环甲膜穿刺时咪达唑仑累计用量0.03~0.04 mg/kg、放置纤支镜时咪达唑仑累计用量0.05~0.06 mg/kg用于慢诱导FOB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送入气管导管的同时静注丙泊酚1.0 mg/kg,可以避免患者不适和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方法:选取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300例,以单双号抽取方式随机抽取两组(n=150),分别为对照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表面黏膜局部麻醉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间断性注射1~2 mg/kg丙泊酚复合2μg/kg芬太尼复合麻醉剂摄入静脉,观察组使用咪达唑仑10 m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分别加入0.9%Na Cl注射液至10 ml,缓慢静脉推注。各自推注3 ml左右,随后检查患者身体感知能力、生命体征,患者在无知觉、无痛苦情况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记录过程中对镇静效果进行评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剂之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身体各反应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中140例患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对照组仅有80例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之前,患者表面黏膜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5 mg/kg,复合芬太尼2μg/kg的镇静作用显著,在临床用药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胡蓉  姜虹  朱也森 《上海医学》2012,35(12):994-99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于插管前15min(T0)静脉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时间10min。咪达唑仑组于插管前5min(t0)静脉注射0.02mg/kg的咪达唑仑及2μ/kg的芬太尼。两组均应用盲探气管装置对患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观察两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T0(t0)、光索置入气道即刻(T1)及经光索引导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即刻(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T1、T2时间点的HR分别显著慢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右美托咪定组T1时间点的RR显著快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时间点的OAA/S评分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整个气管插管过程中,两组使患者SpO2均维持于95%~100%。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下盲探气管装置经鼻清醒插管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程度更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乳剂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不同给药顺序对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非高血压组455例,高血压组204例.开通静脉后平静15 min测得平均压和心率为基础值(T0),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记录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T1),注射依托咪酯后3 min(T2)和5 rain(T3)上述参数,气管插管吸入七氟烷,插管后1min(T4)和5 min(T5)记录上述参数.根据给药顺序不同又分为A、B和C组,A组先注射依托咪酯后咪达唑仑、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B组麻醉诱导先注射咪达唑仑后依托咪酯、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C组先注射芬太尼后注射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和顺式阿曲库铵,观察肌阵挛发生率及程度,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在静注依托咪酯后血压和心率下降明显(P<0.05),非高血压组心率下降明显(P<0.05).芬太尼或咪达唑仑可明显减少肌阵挛的发生率和强度.结论 依托咪酯0.3 mg/kg麻醉诱导对高血压患者可导致明显的血压和心率下降,预先给予芬太尼或咪达唑仑可明显减少肌阵挛的发生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0.015mg/kg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10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诱导时分别静脉注射0.015mg/kg咪达唑仑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后静脉注射0.3mg/kg依托咪酯。观察有无肌阵挛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程度。完成记录后,两组均静脉注射4μg/kg芬太尼,1min后两组均静脉注射0.6mg/kg罗库溴铵,充分肌松后气管插管。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仅5例出现轻度的肌阵挛,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肌挛(P〈0.01);在对照组中注射依托咪酯后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肌事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0.015mg/kg咪达唑仑预处理可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致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7.
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联合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4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组(B组,试验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时A组静脉给入生理盐水6 mL(10 s),芬太尼2.5 μg/kg(10s),维库溴胺0.15 mg/kg(5s),异丙酚2 mg/kg(10 mg/5s);B组先静注咪达唑仑0.15 mg/kg(10s),然后芬太尼,维库溴胺,异丙酚行联合诱导,其剂量、时限与A组相同,观察记录两组诱导后(60s),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的HR、SBP、DBP、MAP变化.结果诱导结束后60 s,两组SBP、DBP、MAP较诱导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诱导结束后60 s,HR较诱导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3 min、5 min HR、SBP、DBP、MAP回升接近诱导前水平(P>0.05);10 min A组心率、血压继续上升比插管前水平略高,而B组心率、血压仍继续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P<0.05或P<0.01.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组联合诱导能取得较长时间的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消除心血管副反应方面较生理盐水-异丙酚-芬太尼组为佳.  相似文献   

8.
刘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591-2592
目的:探讨ICU复合型外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ICU复合型外伤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诱导量咪达唑仑0.08~0.33mg/kg静推,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05~0.1mg/(kg·h)联合芬太尼0.5~1μg/(kg·h)微量泵注入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8~0.2mg/(kg·h)微量泵注入维持。观察两组镇静镇痛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镇静镇痛评分(Ramsay评分)及停药苏醒后配合治疗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在镇静后2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呼吸、血气分析均好转,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至72h镇静满意度,机械通气至停药苏醒后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ICU复合型外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效果比单用咪达唑仑好,且镇静用药时间缩短,对减少并发症早日脱机有力,值得在ICU推广。  相似文献   

9.
马艳  李俊伟  吴莉 《吉林医学》2012,33(35):7632-763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两种方法在ICU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ICU外科手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纯咪达唑仑组(A组)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B组),在转入ICU行机械通气后即行镇静治疗,A组:先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镇静诱导后,用微泵以咪达唑仑0.04~0.20 mg/(kg.h)速度持续泵注。B组:先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和芬太尼0.50~2.0μg/kg镇静诱导后,用微泵以咪达唑仑0.04~0.20 mg/(kg.h)和芬太尼0.50~1.0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结果:达到Ramsay分级标准3~4级所需时间:A组(40.6±15.1)min,B组(23.8±8.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外科手术后患者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临床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时预注小剂量维库溴铵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观察组(B组):采用咪达唑仑0.15mg/kg、维库溴铵0.03mg/kg,2min后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07mg/kg.观察两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后有无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15例(75%)发生呛咳,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无1例呛咳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预注小剂量维库溴铵能有效地预防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鑑  林瑾  刘壮  翁以炳  段美丽 《医学综述》2012,(22):3907-390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4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各37例,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RPP)、SpO2和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及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RPP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和插管后两组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或小剂量咪达唑仑并复合芬太尼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插管疗效相近,可减轻心血管反应、心肌耗氧及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最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最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黄碱预处理在全身麻醉中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级、老年Ⅱ级心功能不全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麻黄碱75μg/kg静注2min后,再注射咪达唑仑0.08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5ml/kg,3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与上述给药方法和事件相似,仅麻黄碱改为相同容量的0.9%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入室安静≥10min时和气管插管成功后2min彩超监测EF值;记录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即刻(T1)、插管成功后2min(T2)、4min(T3)、6min(T4)、8min(T5)、10min(T6)七个时间点MAP、HR、SpO2、BIS的数值。结果与同组T0时比较,对照组MAP、HR在T1、T2、T3、T4、T5、T6时间点明显下降(P<0.01),而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两组间MAP、HR在T1、T2、T3、T4、T5、T6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诱导后较入室时SpO2明显升高(P<0.01),BIS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安静后10min时与气管插管成功后2min比较,对照组EF明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Ⅱ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麻黄碱75μg/kg 2min后,再注射麻醉诱导药,可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心率减慢的发生,增加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兵 《四川医学》2012,33(5):816-8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32~66岁,ASA I~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10min输注完毕。A、B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缓推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MAP、HR、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B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门诊宫腔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每组80例。麻醉采用静注咪哒唑仑1mg,1min后静注芬太尼2μg/kg,随后注入。A组丙泊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2mg/kg,监测记录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记录术中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时间及静脉注射痛发生率。结果二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MAP、HR明显下降(P<0.05),A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均可为无痛宫腔镜检查提供有效的麻醉。但依托咪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肺癌手术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麻醉诱导时,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2组均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芬太尼5μg/kg和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 mg/kg的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2组麻醉诱导后10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苏醒拔出气管导管时(T5)的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水平T1~T5均逐渐升高(P<0.05~P<0.01),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从T1~T3逐渐升高,而T4~T5逐渐降低(P<0.05~P<0.01);对照组MAP、HR与SpO2组内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MAP的T1~T5,HR的T1、T3和T5,SpO2的T3和T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停药至睁眼时间、睁眼至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后疼痛模拟评分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0.1 mg/kg应用于肺癌手术麻醉,较咪达唑仑0.05 mg/kg麻醉效果明显,苏醒质量好,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Ⅰ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与Tn比较,Ⅰ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n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1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Ⅰ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舒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茶华 《海南医学》2010,21(14):11-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0.6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维持;芬太尼组3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2min(T2)、气腹完全充气后10分钟(T3)、胆囊切除时(T4)及术毕拔管后2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T1时比,舒芬太尼组T2、T4时MAP均明显低于T1时(P〈0.05),HR无明显变化(P〉0.05);与T1时比,芬太尼组T3、T4、T5时MAP明显高于T1时(P〈0.05),HR也明显增快(P〈0.05)。除T1外,舒芬太尼组各时点MAP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T5时点舒芬太尼组心率明显慢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手术病人,5舒芬太尼较芬太尼更有效抑制麻醉手术的伤害刺激的应激反应,异丙酚用量亦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静注芬太尼1μg/kg后持续泵注咪唑安定6μg/(kg.min)至患儿达到RamsayⅣ级镇静停止泵注;对照组30例,静注氯胺酮2 mg/kg(稀释后1 min内缓慢静注)。患儿入睡后,观察组、对照组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儿臂丛操作时及术中体动反应、镇静程度,静脉用药前后、操作时及术中HR、RR、SpO2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喉痉挛、气道分泌物、躁动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行臂丛神经阻滞时,观察组出现体动反应1例,对照组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维持有效镇静RamsayⅢ级以上时间明显延长(P<0.05);静脉泵注咪唑安定前后,观察组HR无明显变化(P>0.05),RR、SpO2稍有下降(其中一过性呼吸抑制1例),吸氧后恢复正常;对照组静脉用药前后HR变化明显(P<0.01),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辅助呼吸后恢复,SpO2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可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麻醉镇静镇痛,并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