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者采用极限稀释培养法进行人类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培养,对54例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症(MDS)进行了CFU-Mix生成的研究。结果:大多数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MDS一样,为多能造血干细胞阶段发病。光镜、扫描与透射电镜均证实白血病培养所形成的集落大多数由白血病细胞组成。~3H-TdR和~(35 59)Fe同位素显示,白血病细胞集落增殖方式和正常人明显不同。~3H-TdR掺入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独立生长因子1B(GFI1B)的表达与各亚型诊断及临床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AML患者60例(AM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组)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组)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MDS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法检测各组患者GFI1B基因表达水平;并将AML患者根据法国(Franch)、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制定的(FAB)分型标准分型,对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分层比较。结果:AML组患者的GFI1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LL组、CML组、MDS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L组患者的GFI1B mRNA表达水平高于ALL组、MDS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L组、MDS组患者的GFI1B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7型AML组患者的GFI1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型的AML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白血病患者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与白血病祖细胞(L-CFU);正常人CFU-F与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P>0.05),表明CFU-F是独立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群。粒系白血病CFU-F的产率较淋巴系白血病为高(P<0.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CFU均较正常人CFU-Mix为高(P<0.05~0.01)。在白血病时CFU-F存在着质和量的缺陷,加用肌条件培养液后,粒系白血病细胞有贴壁倾向,讨论了有关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61例急性白血病(AL)的p16、bcl-2、bax和fas/apo-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的p16、bax和fas/apo-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ALL组的 p16、fas/apo-1表达又显著低于AML组(P<0.05)。 AML和 ALL组 bcl-2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AML缓解组的 bcl-2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1)。提示:AL可同时存在多个凋亡基因缺陷,bcl-2高表达可作为AML患者化疗不敏感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GLIPR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和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方法:以5株白血病细胞株, 以及54例治疗前AML患者骨髓、48例急性淋巴细胞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4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35例对照骨髓和8例治疗后完全缓解AML患者骨髓为样本,采用RT-PCR检测GLIPR1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CR)方法检测GLIPR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对GLIPR1 mRNA表达水平与其甲基化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GLIPR1基因在AML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低于CML急性变细胞株和ALL细胞株,而前者甲基化水平高于后者。5-aza-2dC处理细胞后,GLIPR1基因在AML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在CML急性变细胞株和ALL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上调不明显。GLIPR1基因在AML骨髓中的表达水平(0.38±0.20)明显低于ALL骨髓(0.76±0.18)、CML骨髓(0.80±0.14)和对照骨髓(0.85±0.12),在完全缓解AML骨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AML骨髓(0.78±0.13 vs. 0.36±0.20);而ALL和CML骨髓中的表达水平与对照骨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LIPR1基因在AML骨髓的甲基化阳性率(81.5%)明显高于ALL骨髓(37.5%)、CML骨髓(27.5%)和对照骨髓(14.3%),在完全缓解AML骨髓中的甲基化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骨髓(12.5% vs. 75.0%);而在ALL和CML骨髓中的甲基化阳性率与对照骨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LIPR1基因在AML骨髓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甲基化呈负相关。结论:GLIPR1基因在AML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及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GLIPR1基因表达沉默的原因,GLIPR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水平对判断AML患者的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及急变期的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特征.方法 对7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P)患者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光镜细胞形态学及相关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确定其FAB类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学一系列相关抗原.结果 73例CML-BP患者的FAB分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CML-AML) 4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1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8例.流式细胞术行免疫表型分析,21例CML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变(CML-ALL)患者中,其免疫表型B-ALL 19例,T-ALL 2例;且12例含髓系标志.8例CML向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转变(CML-HAL)患者中,免疫表型为B+My 6例;T+My 2例.44例CML-AML患者中,15例含T细胞标志,2例含B细胞标志,其他未见跨系表达.73例CML-BP患者中有29例在CML加速期行流式检查,其中16例急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3例急变为非AML(ALL 9例,HAL 4例).非AML中2例加速期查见髓系原始细胞和前体淋巴细胞同时存在,余9例为髓系原始细胞或伴淋巴细胞标志.结论 流式细胞术对CML-BP的方向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血清铁指标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铁代谢状况.方法血清铁蛋白(SF)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转铁蛋白(TF)测定采用比浊法;血清铁(SI)测定采用火焰法.结果(1)SF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初治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4周化疗完全缓解组ALL、AML与初治组无显著差异(P>0.05),ALL长期缓解组接近正常(P>0.05),AML缓解前后SF高于ALL(P<0.05). (2)ALL、AML初治组T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与AML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4周化疗完全缓解组ALL、AML与初治组无显著差异(P>0.05);ALL长期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3)ALL、AML及缓解前后SI无明显变化.(4)上述各项指标与患者血红蛋白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白血病患儿存在体内铁代谢紊乱,而不存在铁缺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各40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EPO、EPOR表达情况。结果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EPO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 mRNA、EPOR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EPOR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EPO、EPOR呈高表达,可根据EPO、EPOR表达量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都是常见的白血病。CML以Ph~1阳性为多见,且多数表现为一个较长的慢性期,然后进入急变期(终末期),以ALL为起始的Ph~1阴性的CML较为罕见。我院于1985年收治一例女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的关系。方法:ELISA法对20例正常健康人及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LL组、AML组sICAM-1水平(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4.5±159.4,448.5±160.6,Vs 306.2±93.9)(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CR)组sI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ALL、AML未CR组化疗前sICAM-1水平显著高于CR组化疗前水平(P<0.01)。结论:血清sICAM-1水平可作为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测定在血液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77例临床确诊的血液病患者和60名正常健康人(男38例,女22例)静脉血,制备血涂片所有血涂片用Kaplow偶氮偶联法进行NAP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油镜观察100个中性粒细胞,以五级积分值记录结果.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类白血病(LR)、再障(A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NAP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NAP积分明显低于上述5组和对照组(P<0.0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时就可减低,但缓解后增高,AML的NAP积分低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P活性的测定在很多血液疾病中都可以把其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唐家宏  徐兵  李琳  李冰 《广东医学》2006,27(7):981-983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各种类型血液肿瘤患者FLT3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03例初治AML、7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31例CML急变期、1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9例多发性骨髓瘤(MM)及13例伴有骨髓侵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FLT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FLT3基因在各种血液肿瘤表达为AML患者90.3%(93/103)、ALL患者60.5%(46/76)、CML慢性期患者5.7%(3/53)、CML急变期患者61.3%(19/31)、CLL患者9.1%(1/11)、MDS患者25.0%(9/36)。9例MM和7例伴有骨髓浸润NHL患者均未发现FLT3基因表达。AML患者FLT3基因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白血病患者,CML急变期患者FLT3基因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ALL患者FLT3基因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CLL患者。结论 各种类型白血病均可出现FLT3基因的表达,但表达率不同,以AML最高,而CLL和CML慢性期最低,FLT3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恶性克隆的增殖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组),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及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5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3组均开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LL组与AML组治疗前CD3+、CD3+CD8+、CD3+CD4+、NK细胞阳性率与CD4+/CD8+值均更低(P<0.05),治疗后,ALL组与AML组上述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AML组治疗前CD3-CD19+细胞阳性率更低(P<0.05),ALL组D3-CD19+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治疗后AML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P<0.05),ALL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可有效评估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的病情严重度、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AML,其中M01例,M211例,M52例,M6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鄄BC)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鄄RAEB)3例,进行包括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鄄CSF)的CAG方案。结果:有效率16/21例(76.2%),AML达完全缓解(CR)14/21例(66.7%);16例为老年、继发或复发AML(14例为>50岁),CR9例(56.3%),化疗的不良反应轻、中度。结论:CAG方案对AML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对老年性、耐药性或继发性白血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复发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9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9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85例和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6例]allo-HSCT术后CNS的复发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 288例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现CNS复发的8例(ALL4例,AML 3例,CML急淋变1例),累计发生率2.78%,中性复发时间160.5 d(95~622 d)。移植前伴有和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病史者,移植后CNS复发率分别为13.04%和1.89%。移植前不伴CNSL的患者中,以ALL移植后CNS复发的风险最高(2.50%),其次为AML(2.47%),而全部66例CML-CP(慢性期)患者中未出现CNS复发。对于移植前不伴CNSL的患者,移植后预防性鞘注化疗与CNS的复发无关。8例CNS复发患者中,存活3例,2年总生存率为50%。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特别是移植前伴CNSL者)allo-HSCT术后CNS的复发并非罕见,且预后欠佳。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尾型同源盒-2(CD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探讨CDX2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方法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5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对照CD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CDX2 mRNA表达。结果 AML、ALL及对照组甲基化率均为100.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ALL组CDX2 m 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7、-3.862,P均=0.000),AML、A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4,P=0.42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CDX2 mRNA表达上调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研究了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其中5例缓解期患者经IL-2体外诱导激活的骨髓LAK细胞对K_(562)白血病细胞系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正常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的效应。结果显示:AML初诊及缓解期骨髓LAK细胞对K_(562)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活性,缓解期骨髓LAK活性明显高于急性期,而对正常CFu-GM集落产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为临床使用,尤其是ABMT的骨髓净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WT1基因在200例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WT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76/96)和57.1%(32/5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WT1表达均阴性,急变期57.1%(8/14)表达阳性.WT1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55.7%和85.4%,P<0.05).结论WT1在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临床评估预后、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的骨髓移植瑞士巴塞尔大学内科医学部血液科骨髓移植研究组1979年9月~1982年12月为5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患者年龄在8~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9例患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0例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3例接受同基因供体的骨髓(同卵双胎),43例接受人类淋巴细胞抗原系统(HLA)一致之同胞兄弟姐妹的同种异基因骨髓,4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白血病时造血干细胞的肿瘤变化和分化成熟障碍,作者比较了正常人和白血病CFU-Mix培养后集落的电镜形态。未经治疗的白血病人11例及正常人5例,髂后取髓1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经培养后制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标本。电镜观察表明,虽然体外培养中加入了粒细胞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和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