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编制婚前亲密关系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在校研究生访谈和已婚人士开放式问卷的分析,建构问卷的理论框架并形成初始条目;以南京9所高校在校研究生为被试,获取处于稳定恋爱关系中的有效问卷452份,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形成最终问卷.结果:①婚前亲密关系问卷共53个项目,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量表组成.②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三个量表的因素模型拟合较好;认知、情感、行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2、0.847、0.900,各量表所有构念层面的α系数值在0.701-0.887之间;三个量表与其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44-0.941之间,三个量表与因素之间的相关都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认知、情感、行为量表与Kansas婚姻满意感量表关系满意度项目的相关分别为0.574、0.643、0.453.结论:婚前亲密关系问卷与预期的理论构想一致,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既可以评估婚前亲密关系,也可以用于婚前辅导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的关系。方法:选取255名大学生,采用亲密恐惧问卷(FIS)与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PIC)调查大学生的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知觉的关系。结果:大学生亲密恐惧总分与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是否解决、威胁、应对效能感、儿童自我归因及冲突内容7个因子均呈正相关(r=0.25,0.26,0.30,0.23,0.14,0.20,0.32;P0.001或0.05)。高亲密恐惧组CPIC得分显著高于低亲密恐惧组。结论:大学生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知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亲密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与益处发现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痛苦表露指数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对27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自我表露、亲密关系、自我效能感、益处发现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中介模型检验表明,自我表露对益处发现的直接效应显著,亲密关系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与益处发现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亲密关系-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自我表露不仅直接影响益处发现,还可分别通过亲密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密关系-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益处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宽恕水平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精神病态、自恋特质对此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大学抽取577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精神病态、自恋均与报复因子、回避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各因子显著正相关。而报复因子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回避因子与身体攻击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正相关。(2)精神病态可正向调节报复因子对指向自我的攻击、回避因子对敌意的预测作用;自恋可负向调节回避因子对言语攻击和愤怒的预测作用。结论:黑暗特质对宽恕水平和攻击行为均有消极影响,并对宽恕水平影响攻击行为设定了"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性满意度、性交流、性焦虑、性反应、性态度、性体像6个方面以及整体状况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3所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80名作为研究组,按照年龄(±2岁)、城市所在地与精神分裂症组匹配,选择正常女性180名作为对照组,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夫妻交流、婚姻满意度、性生活3个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除性焦虑因子外,患者性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余各个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如,性满意度因子,(20.8±4.4)vs.(25.1±4.8),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提高患者总的性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有子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514,0.258,0.193,均P0.05);提高性满意度的因素按照作用大小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577,0.225,均P0.05);改善患者性交流的因素依次为受教育程度高、病程短、有子女(β=0.462,-0.351,0.298,均P0.05);改善患者性焦虑的因素依次为婚姻满意度高、年龄低(β=0.458,-0.206,均P0.001);提高患者性反应的因素依次为月经济收入高、病程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β=0.457,-0.200,0.158,均P0.05);改善患者性态度的因素依次为受教育程度高、疾病严重程度轻、夫妻交流多(β=0.469,-0.445,0.271,均P0.05);对患者性体像有利的因素依次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婚姻满意度高、无子女(β=0.776,0.415,-0.196,均P0.05)。结论:促进患者婚姻家庭的和谐,选用对性功能影响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校已婚青年教师婚姻满意度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选取高校已婚(不含离婚)青年教师210人(年龄26~45岁),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的婚姻满意度因子测量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关系问卷(RQ)测量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测量与配偶的依恋关系。结果:高校已婚青年教师的婚姻满意度得分为(36.4±8.2)分。男教师的婚姻满意度得分高于女教师;无孩子者婚姻满意度得分高于有孩子者;婚龄<3年者婚姻满意度得分高于婚龄>15年者,婚龄3~7年者得分最低;安全型依恋教师的婚姻满意度得分高于非安全型依恋教师(均P<0.05)。婚姻满意度得分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呈负相关(r=-0.63、-0.49,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有无孩子、婚龄、依恋类型及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婚姻满意度的共同解释变异量为48.1%;单个变量中,性别对婚姻满意度具有正向预测力(β=0.15),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婚姻满意度具有负向预测力(β=-0.57、-0.21)。结论:高校已婚男教师、无孩子教师、婚龄<3年的教师的婚姻满意度更高,降低高校已婚青年教师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有助于提高其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取458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对其施测。结果①儿童期精神虐待父母差异极显著(t=-4.867,-10.451,P<0.001);②城市、农村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母亲忽视因子差异性极显著(t=-3.507,P<0.001),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③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6.418,4.635,4.770,3.753;P<0.05);④不同家庭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4.582,3.635,5.457,4.003;P<0.05);⑤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极显著(F=9.648,7.752,7.424,6.002;P<0.001);⑥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其解释变量为0.043,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母亲憎恶,其联合解释变量为0.089。结论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权力感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及社会比较倾向和冲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权力感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冲突应对方式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对533名处于恋爱关系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亲密关系满意度与权力感(r=0.107,P<0.05)、冲突应对方式中的离开(r=0.199,P<0.01)和忠诚(r=0.124,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冲突应对方式的讨论(r=-0.452,P<0.01)和忽视(r=-0.183,P<0.01)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比较倾向均与冲突应对方式下的讨论(r=0.277,P<0.01)、离开(r=0.145,P<0.01)、忠诚(r=0.113,P<0.01)、忽视(r=0.165,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②中介模型检验显示,权力感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仅存在社会比较倾向-冲突应对方式(讨论[-0.0206,-0.0004]、离开[0.0006,0.0109]、忽视[-0.0101,-0.001])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权力感仅通过社会比较倾向与冲突应对方式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高校亲密关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 取458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对其施测.结果 ①儿童期精神虐待父母差异极显著(t=-4.867,-10.451,P<0.001);②城市、农村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母亲忽视因子差异性极显著(t=-3.507,P<0.001),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③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6.418,4.635,4.770,3.753;P<0.05);④不同家庭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4.582,3.635,5.457,4.003;P<0.05);⑤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极显著(F=9.648,7.752,7.424,6.002;P<0.001);⑥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其解释变量为0.043,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母亲憎恶,其联合解释变量为0.089.结论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火车司机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为婚姻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性生活4因子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火车司机335名。结果外向-内向与婚姻质量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掩饰性与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决冲突的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婚姻质量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向和低神经质者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性生活高于内向和高神经质者(t=4.20,4.95,5.64,4.26,4.77,4.71;P<0.001;t=2.83,P<0.01;t=2.31,P<0.05);低神经质者对婚姻满意度正性评价显著高于高神经质者(t=4.35,P<0.001;t=3.69,3.56,3.33,2.82;P<0.01)。结论火车司机人格特质影响婚姻质量,以神经质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间的关系,为改善婚姻质量,提高养育成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和婚姻质量问卷,对在北京市4所普通幼儿园中随机抽取的535名幼儿的母亲进行调查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2岁儿童的母亲由于儿童适应问题所引起的压力感明显高于5岁儿童的母亲:不同教育水平的母亲育儿压力存在显著差异:婚姻质量对母亲育儿压力的不同侧面影响不同,对母亲侧面影响更明显。结论:孩子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的母亲育儿压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婚姻质量组母亲育儿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方法:利用专属于各高校男同性恋QQ聊天群建立抽样框,收集这些QQ群员的QQ号码,共约1750人次,从中按QQ号码随机抽取了350人;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1∶1配对对照组,最终收回有效样本317对。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同性婚姻态度量表(the Attitudes Toward Same-Sex Marriage Scale,ATSM)、婚姻态度量表中文版(the Marital Attitude Scale,MAS)对两组样本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1)317名男同性恋中,72.9%原户籍所在地为城市,61.8%为独生子女,17.7%父母离异或分居,34.4%有固定同性恋人,75.7%将来想要生育或抚养小孩;11.0%表示将来一定不会结婚,37.5%表示可能不会结婚,41.3%表示可能会结婚,10.1%表示一定会结婚。(2)男同性恋者ATSM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而M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3)Ordinal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同性性关系中的父母感情、性角色、生育意愿、出柜、MAS得分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相对较弱,但仍有51.4%表示将来可能会或一定会和异性结婚,在同性性关系中主动、父母感情稳定、有生育意愿、无出柜史、异性婚姻态度相对较好的男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婚的意愿较强。  相似文献   

13.
夫妻人格特质与其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和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问卷 (16PF)及访谈法 ,对陕西省部分地区 30 0名夫妻进行调查。结果 :夫妻人格特质与其婚姻质量水平存在一定相关 ,其中妻子的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水平的相关更为明显 ,且不同人格特质的妻子和丈夫在婚姻质量评价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 :夫妻人格特质是影响其婚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质中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 ,同时也影响到婚姻质量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4.
影响飞行员婚姻满意度的心理家庭社会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飞行员婚姻满意度(Marital Gratification,MG)与心理家庭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开展飞行员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38名飞行员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测评,同时对夫妻双方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紧张性生活事件调查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显示飞行员的MG既受自身也受配偶的心理社会因素交互影响,与个性,情绪,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疾病,年龄这些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揭示对飞行员MG贡献最大的因素是飞行员配偶过去的一年中在环境,人际关系,法律方面发生的问题。结论:若要有效开展飞行员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必须对飞行员夫妻双方的心理社会因素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编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夫妻关系问卷。方法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夫妻关系分为夫妻沟通、夫妻认知、夫妻情感3个维度,并在开放式调查和预测修改的基础上形成21题的初测问卷,对153名已婚被试进行施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4题的正式问卷。结果对319名已婚被试进行正式施测,问卷与"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之间的效标效度系数为0.789,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09。结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夫妻关系的初步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查夫妻个性组合与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用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34对夫妇施测,分析夫妻不同个性组合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结果:神经质分低(T<40)、精神质分低(T<40)和纯朴性分适中(T=30-50)夫妻的婚姻质量较好(总分>340分),神经质分高(T>60)、精神质分高(T>60)和纯朴性分过低(T<30)夫妻的婚姻质量较差(总分<300分),内外向分高低对夫妻婚姻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夫妻个性相似或互补与婚姻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情绪稳定、善于沟通和适当掩饰等特质的夫妻其婚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五类成年女犯的人格特质及相关因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五类成年女犯(盗窃、暴力、性、毒品和职务)在人格特质、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异同。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家庭环境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568名成年女犯施测。结果:(1)五类成年女犯在人格量表外向性上的得分(10.34~11.35),均高于女性常模(9.11),在掩饰性上的得分(12.12~13.39)均低于女性常模(14.22);在家庭环境量表的成功性上的得分(5.11~5.55)和组织性上的得分(5.45~6.09)低于全国常模(分别为:6.80,6.70);在婚姻满意度上的得分(29.56~34.07)低于对照组(37.88)。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0.001);(2)除职务女犯外,其他四类女犯在神经质、矛盾性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在亲密度、娱乐性、知识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0.001);职务女犯在上述因素上的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3)女犯的年龄均集中在26-35岁;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在初中及以下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于父亲;80%以上的女犯都评价自己父母的婚姻状况良好;职务女犯比其它类型女犯受教育程度更高、年龄更大、居住地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结论:(1)人格特质上的高外向性和低掩饰性及家庭环境上的低成功性和低组织性以及低婚姻满意度是成年女犯的共性;(2)职务女犯在人格量表的神经质及家庭环境四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具有与其他女犯显著不同的特点;(3)父母的学历低可能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的家庭、婚姻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城区老年人婚姻、家庭状况调查表明,71.1%老人在婚,丧偶老人占28.9%,女性丧偶者是男性的三倍,随年龄增长丧偶者明显增多。近半数老人生活在三代大家庭中,身边有子女者占四分之三。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均影响着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9.
Evaluated emotional distress, coping style, and marital adjustmentin 84 parents (42 couples) of children with cancer 2 monthsafter diagnosis and again about 20 months after diagnosis. Asexpected, mothers' mean state anxiety and trait anxiety scoresdecreased to near normal levels over time. Fathers' scores werelower initially and did not change. Neither mothers' nor fathers'mean marital adjustment scores changed over time. Marital adjustmentat treatment follow-up was predicted by depression and the spouse'smarital satisfaction in mothers, and depression, child healthstatus, and spouse's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fathers. In contrastto findings obtained 2 months after diagnosis, coping stylewas not related to marital adjustment at follow-up. Results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ossibl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marital adjustment and the stabilityversus situational specificity of coping styles.  相似文献   

20.
Marital stress, strain, and coping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 by administering the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 Interview (PEL) to 55 married chronic pain patients.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either limited, moderate, or heightened mastery groups based upon PEL mastery scores. The heightened mastery group reported less marital strain, less marital stress, more use of negotiation, less use of selective ignoring, and less use of manage-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than either limited mastery or moderate mastery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imited mastery and moderate mastery groups on any variables measure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mastery groups on advice seeking. The effects of mastery as a mediator of coping and stres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advisability of incorporating treatments that specifically address feelings of lack of control over stressful events into chronic pain programs, especially when marital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