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肾虚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肝郁、肾虚积分及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肝郁与E2呈负相关,与FSH/LH呈正相关;肾虚与E2呈负相关,与FSH呈正相关;③舌苔脱落细胞MV与E2呈显著正相关,与FSH、LH、FSH/LH呈显著负相关,与肝郁、肾虚呈负相关。结论:①肝郁、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②性激素水平变化是肝郁、肾虚病理形成的物质基础;③舌苔脱落细胞能够反映肝郁、肾虚病理变化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舌苔、阴道脱落细胞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不同年龄、不同月经情况分组,进行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I与MV的比较,并研究舌苔和阴道脱落细胞MV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绝经组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水平明显低于未绝经组;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与性激素水平呈显著相关;舌苔脱落细胞MV与阴道脱落细胞M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与阴道脱落细胞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与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舌象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80例,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宏观判断其舌象类型,采集舌苔脱落细胞制作标本,镜下检测不同舌象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指数(MI)、成熟价值(MV)。比较不同舌质、舌苔颜色、舌苔厚度患者及对照组MI、MV。结果不同舌质患者及对照组各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苔患者表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高于对照组、白苔患者,中层舌苔脱落细胞MI低于对照组、白苔患者(P0.01)。厚苔患者表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高于对照组、薄苔患者,且对照组高于薄苔患者(P0.05或P0.01);厚苔患者中层舌苔脱落细胞MI低于薄苔患者(P0.05)。结论舌苔脱落细胞MI、MV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苔质有关,黄苔、厚苔的表层脱落细胞MI、MV最高,中层最低,可用来判定舌象。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依赖组、电针组,连续20d递增量肌肉注射吗啡造成吗啡成瘾模型。造模后,依赖组立刻处死;对照组观察7d后处死;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2/100Hz,2~4mA),每日1次,每次30min,治疗7d后处死。取大鼠胸腺,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和依赖组Bcl-2表达明显减少,Bax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表达上升(P<0.05),Bax表达的下降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依赖组Fas、FasL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Fas、FasL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增加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减少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Fas、FasL表达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并设青年对照组。围绝经期组大鼠不治疗,作为空白对照;针刺组大鼠针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药物组大鼠采用更年安药物治疗;青年对照组大鼠不治疗。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Fas、Bcl-2 mRNA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针刺治疗后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刺能够下调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方法:选择10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和Fas等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不同舌质和舌苔的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薄白苔和白厚苔为最高。(2)不同舌象的p53、Bcl-2和Fas表达阳性率,呈现相应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不仅与舌色有关,而且与舌苔颜色和厚度有关。结论:舌象形成与细胞凋亡具有密切关系,p53、Bcl-2和Fas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共同构成了本病舌象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电针治疗对老年阳虚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 mRNA、Bax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5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老年阳虚模型组、"双固一通"电针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2组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40d后再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7d制作老年阳虚大鼠模型。"双固一通"电针组取"关元"后三里"百会",每周治疗6次,共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脾脏促凋亡基因Fas mRNA、Bax mRNA以及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表达。结果:老年阳虚模型大鼠促凋亡基因Fas mRNA、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下调(均P<0.01);与老年阳虚模型组相比,"双固一通"电针组大鼠促凋亡基因Fas mRNA、Bax mRNA表达明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双固一通"电针法能有效下调老年阳虚模型大鼠促凋亡基因Fas mRNA、Bax mRNA表达,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双固一通"电针法对老年阳虚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舌苔脱落细胞与性激素的关系及舌苔脱落细胞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不孕症妇女作为观察对象,正常已产妇女19例作为对照,采用舌苔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I)、成熟价值(MV),外周血雌激素(E2)、孕激素(P)及舌苔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ER、PR)为指标。结果:①月经周期第10天对照组和观察组MI均表现为轻度右移,组间无显著差异;第20天对照组MI趋向中带,观察组MI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月经周期第10天观察组E2、P较高(P<0.01);第20天观察组P、P/E2较对照组低(P<0.01)。③月经周期第10天观察组PR阳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20天观察组ER阳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PR与MI显著正相关(P<0.01),与MV显著负相关(P<0.01);ER与P显著负相关(P<0.05),PR与E2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舌苔脱落细胞能够反映机体性激素周期性变化,ER、PR参与了激素对脱落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证候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揭示CAG各证候的实质。方法复制大鼠脾虚证、肝郁证和湿热证CAG病证结合模型,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和胃黏膜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Fas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证候模型组中以脾虚CAG组最高。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Bcl-2、Fas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证候模型组中以脾虚CAG组最高。结论CAG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Bcl-2、Fas蛋白表达与CAG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脾虚CAG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最高和Bcl-2、Fas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李红  陈以君  任林  李灿东 《中医杂志》2012,53(12):1042-104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气郁质性激素及舌苔脱落细胞特点,以期为围绝经期气郁质的早期辨识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平和质、气郁质妇女180例,根据月经情况分为绝经前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每种体质每期各30例,观察两组各期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舌苔脱落细胞成熟指效(MI)和成熟价值(MV),并分析各指标与气郁质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同期间FSH、LH、E2、PR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郁质组各指标的变化均较平和体质明显;两组FSH、LH、MV均随着围绝经期的进程而明显升高(P<0.01),E2、PRL、AMH、InhB则均明显下降(P<0.01). 结论 围绝经期气郁质妇女围绝经期进程较平和质快,且性激素、MI、MV改变与气郁质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围绝经期气郁质早期判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去势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动物模型。方法:SPF级雌性3月龄SD大鼠30只,按照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摘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去势组及模型组大鼠行去势手术,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判断是否成功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进行CUMS建立肝郁证模型。记录大鼠一般情况,观察体质量、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糖水偏好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倦怠、反应迟缓、毛色暗淡粗糙、进食量少。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提示去势后大鼠失去规律动情周期变化;大鼠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去势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而模型组则显著低于去势组(P<0.01)。行为学表现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5)、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去势法联合CUMS可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动物模型,其行为特征与肝郁证的中医病理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证素辨证进行肝郁病理改变分析,观察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积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郁病理改变分布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月经紊乱和绝经的肝郁病理改变,与FSH、LH、FSH/LH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结论:肝郁病理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之一,与FSH、LH、FSH/LH呈正相关,与E2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5-羟色胺(5-HT)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9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2.5 mg/次,1次/d;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次,1次/d。观察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并内服半夏泻心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8周。进行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Kupperman(KI),肝郁脾虚证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定量表(MENQOL)评分;检测治疗前后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进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17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抑郁症疗效优于对照组(Z=2.074,P<0.05);观察组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Z=2.157,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KI和肝郁脾虚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Z=2.046,P<0.05);观察组MENQOL量表血管舒缩症状和心理症状2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高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1),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减能进一步改善抑郁、焦虑和围绝经期综合(PMS)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抑制促炎因子,增强5-HT,BDNF表达,且无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麦粒灸与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针刺穴取百会、印堂、风池等,留针30 min;麦粒灸穴取肝俞、肾俞、命门、涌泉,每穴灸3壮,均隔日1次,每周3次。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每次2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3、6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各时点HAMD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1)。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可有效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抑郁症,较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具有更加稳定、持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指标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阴虚、气滞、血虚为最多见;②E2与肾、血虚呈负相关;FSH与肾、血虚呈正相关;FSH/LH与肝、气滞呈正相关。结论:E2下降、FSH升高是肾虚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FSH/LH与肝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胡国华教授认为女子以肾气肾精为根,肝血为本,一旦出现元阴元阳亏虚,则导致脏腑、经脉、官窍失其滋养温煦,气机失畅。故绝经前后冲任虚衰、肾气阴精衰退、肝气郁滞是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胡国华教授以肝肾为主,强调肾虚肝旺为本病主要病机,治以清肝益肾为主。故胡师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时主张"泻南""补北",即清肝火以疏肝解郁平心火,健脾胃培补后天以滋养先天之肾气肾精,同时滋补元阴以清肝心之热使心肾既济,脏腑功能协调,从而患者得以平稳度过围绝经期。更年清肝饮为胡师多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其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情志、心血管等方面诸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葛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葛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降压疗效、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压水平及降压疗效、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葛胶囊对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围绝经期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49首中药复方中共用药100种、553频次;以使用频次〉3的共57种、504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滋补药、清热药、温补药、补气药、安神药、平肝药、疏肝药、益智药8类药物;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39条,药组规则17条。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