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刺激组、治疗组1、治疗组2,每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大鼠进行8周大运动量跑台训练,治疗组1于跑台训练前1 h进行TEAS干预,治疗组2于跑台训练后1 h进行相同TEAS干预;正常刺激组不进行跑台训练,干预方法同治疗组;正常组不进行运动训练及TEAS干预。8周跑台训练结束后,取同一部位的腓肠肌肌腹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正常刺激组骨骼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而模型组大鼠骨骼肌Z线增粗扭曲,明暗带模糊,肌原纤维排列紊乱,部分断裂,局部肌丝甚至消失,横纹不规则,肌节长短不一,线粒体肿胀,大小不一;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与模型组相比,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较小。结论:TEAS可以减轻大鼠因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导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防治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经脉穴位针灸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定量物理刺激穴位手段来探索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机制受到关注。从经皮穴位电刺激、基于脑电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构建脑功能网络、脑电功率谱密度、相位同步性、复杂度特征和默认模式网络及各种客观变量(如针刺方式)影响等方面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归纳小结了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在脑电θ波段同步性、子频带能量变化、默认模式网络以及针对多穴位协同研究较少且结果模糊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对疲劳的改善效果. 方法 以9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记录额区(F3、Fz、F4)、中央区(C3、Cz、C4)、顶区(P3、Pz、P4)和枕区(O1、Oz、O21)共12导脑电信号在正常状态、疲劳状态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后状态下的数据,通过计算δ、θ、α、β频段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值G,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的脑电效果. 结果 对比正常状态,疲劳后δ、θ、α、β频段的G值上升,α频段G值的左右脑区不平衡性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后,δ、θ、α、β频段的G值下降,α频段G值的右脑区不平衡性减小. 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疲劳的改善有一定效果,脑电有明显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择期行CPB下CABG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II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和TEAS组,TEAS组患者诱导前30 min于足三里,肺俞穴和孔最穴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至手术结束,分别于切皮前(T0),CPB结束后30 min(T1),术毕时(T2),术后12 h(T3)和24 h(T4),取桡动脉血样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aO2和PaCO2,同时记录上述时间点潮气量和气道平台压,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和肺静态顺应性(static lung compliance,Cst),同时于上述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样本中多形核中性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rtrophil, PMN)数量,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记录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组患者T1~2时刻Cst增加,T1~4时刻OI值增加,RI值降低,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MN数量减少,且T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TEAS可减轻CPB下CABG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急性跑台运动大鼠血浆氨基酸及中缝背核(DRN)细胞外液5-HT含量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DRN立体定位术后,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TEAS组(n=10)。术后第2天,所有大鼠开始接受适应性运动,TEAS组介入TEAS治疗,取右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5mA,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天。术后第7天,行微透析采样,收集基础液后进行急性跑台运动(先以10m/min的速度运动10min,在随后4min内将跑速调至24m/min并持续运动1h,坡度为0),微透析采样直至运动后5h。记录运动中毛刷刺激频次;采用脑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连续观察运动前后大鼠DRN细胞外液5-HT水平动态变化;运动后5h时,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法(HPLC-UV)检测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1)TEAS组毛刷刺激频次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2)与运动组比较,TEAS组大鼠血浆总色氨酸(T-TRP)和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而血浆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P<0.01)、f-TRP/T-TRP(P<0.01)和f-TRP/BCAA比值(P<0.05)显著降低。(3)运动组运动后即刻DRN细胞外液5-HT水平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在随后2h内降低,而在运动后3h和4h时又呈升高趋势,显著高于运动后2h时;TEAS组在运动后各时段均低于运动组,尤以运动后5h为显著(P<0.05)。结论:TEAS足三里穴可有效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可能通过降低血浆TRP游离度和f-TRP转运入脑,进而减少脑内5-HT的部分合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对长期超负荷训练后大鼠心肌细胞过度自噬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穴位电刺激预处理保护运动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超负荷概念建立超负荷训练动物模型,取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超负荷训练组和穴位电刺激预处理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超负荷训练组和穴位电刺激预处理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穴位电刺激预处理组每次训练前进行穴位电刺激,20 min/次,取穴相当于内关和足三里。训练结束24 h内取材,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情况。结果:超负荷训练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聚集、嵴断裂、空泡化,肌浆网扩张,核膜皱缩、核固缩、核仁消失,染色质聚集、边聚,凋亡小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大量生成;与超负荷训练组相比,穴位电刺激预处理组心肌线粒体聚集、嵴断裂、空泡化及核膜皱缩、染色质聚集、边聚等表现明显减轻,同时凋亡小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生成显著减少。结论:超负荷训练使大鼠心肌细胞出现过度凋亡和过度自噬,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可以通过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抑制其过度自噬实现保护心脏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合酶(eNOS)和诱导型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体重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静止、假手术运动、去卵巢静止、去卵巢运动、雌激素、雌激素加运动6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5次60min、18m/min的平坡跑台运动训练,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3次17β-estrodial,每次50μg/kg体重。运动和给药正式处理14周后结束实验,亚硝酸盐法测定肝组织匀浆NO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eNOS和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运动组肝组织匀浆NO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去卵巢组肝组织匀浆NO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去卵巢运动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各组eNOS蛋白主要在肝窦周围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变化趋势基本同肝匀浆NO含量;假手术组、假手术运动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iNOS主要在肝细胞胞质中表达,而去卵巢组和去卵巢运动组部分肝细胞iNOS转位到核中表达。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和雌激素均能上调去卵巢大鼠肝组织合成NO,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穴位电针刺激对大鼠骨骼肌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在大鼠穴位上进行电针刺激,观察刺激组和对照组大鼠骨骼肌胞浆内Ca2 浓度的变化,以及两组Ca2 变化速度和幅度的差别,探讨穴位电针刺激对肌肉快速收缩和舒张的积极效果.方法:对大鼠活体"大椎"、"命门"、"足三里"、"承山"4个穴位施加频率小于1000Hz、持续15分钟的音频脉冲调制波电针刺激,效应20分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以同一程序处死,分离出单个骨骼肌活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结合的方法对骨骼肌单个活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动态变化的差异,发现穴位电针刺激可以改变骨骼肌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即胞浆内的Ca2 浓度在肌肉收缩时出现了较快、较大幅度的升高,肌肉舒张时出现了较快、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负加速度交替暴露后急性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探讨正、负加速度交替暴露后,易发生加速度引起意识丧失(G-indnced less of consciousness,G-LOC)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正加速( Gz)组和正、负加速度( Gz和-Gz)交替组。于暴露后即翔麻醉采血、取脑。测定脑组织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结果: Gz组和 Gz、-Gz交替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增多,有显著性差异; Gz、-Gz交替组与 Gz组比较,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增多,有差异性。结论: Gz、-Gz交替暴露和单纯 Gz、-Gz暴露均可使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增多;且 Gz、-Gz交替暴露增多明显。说明 Gz、-Gz交替暴露对大脑所致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c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44,自引:11,他引:33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5min训练组、90min训练组、150min训练组和急性力竭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8周,每周6次。测定大鼠胸主动脉构建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腹腔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和血液中NO、CD4+/CD8+的变化。结果:90min训练组、150min训练组胸主动脉cNOS活性显著上升,与之相对应的血浆NO的水平也显著上升(P<0.05)。急性力竭组胸主动脉iNOS水平显著上升(P<0.05)。150min训练组及力竭运动组腹腔巨噬细胞iNOS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血液CD4+/CD8+的比值在90min训练组、150min训练组均显著上升(P<0.05),而在急性力竭组则显著下降。结论:(1)适量的运动训练可引起胸主动脉cNOS活性增强,可能是适量运动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之一。(2)适量的运动训练可以引起腹腔巨噬细胞iNOS活性适度增加,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力竭运动引起的腹腔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的过度增强,则可能与大强度运动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功能强肌仪对24只兔股四头肌进行5—10周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电刺激训练,通过光镜观察、图象分析、组化和生化测定表明,电刺激(在动物能忍受的强度内)可使肌组织产生适应性改变:肌纤维(F)增粗,毛细血管数密度(C)和C/F增加、酶活性增强和糖元储量增加等。但未见肌组织的明显损伤。提示,电刺激方法较安全,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采用-30°尾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n=10):对照组(CON)、30 d尾吊组(TS)和30 d尾吊+多穴位刺激组(TS+MA)。CON组自由活动;TS组大鼠尾吊30 d;TS+MA组大鼠尾吊30 d,外加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双侧对称穴位隔日刺激30 min。结果 TS组大鼠比目鱼肌肌纤维束排列不规则,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小,间质水肿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TS+MA组与TS组变化相似,但肌细胞核数量增多,没有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与CON组比,TS和TS+MA组大鼠Ⅱ型肌纤维数量均出现显著增加(P0.01);与TS组比,TS+MA组肌纤维数量显著下降(P0.01)。与CON组比,TS组大鼠比目鱼肌指数显著降低(P0.05),TS+MA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多穴位电针刺激对抗模拟失重所导致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作用明显,但更好的穴位刺激处方和刺激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初发、复发性高原肺水肿血清NO、NOS、iNO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初发、复发性高原肺水肿(pHAPE、rHAPE)在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方法:实验分为三组:①对照组(C组、16.例),②pHAPE组(18例),③HAPE组(10例);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NO、NOS、iNOS。结果:C组高于pHAPE和rHAPE组,P〈0.05-P〈0.01;两组治疗前低于治疗后,P〈0.01;NO两组前前相比,P〉0.05,两组后后相比,P〈0.05;NOS、iNoS两组前前、后后相比,P〈0.01。结论:缺氧引起了NO、NOS、iNOS的下降,以rHAPE更明显,治疗后分泌增加。这些改变提示它们在HAPE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 (5 5 %~ 75 %V0 2max)耐力运动锻炼对正常及肺气肿大鼠膈肌、腓肠肌和心肌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先随机分为 2组 ;肺气肿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缓慢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 80 0 EU/kg ,正常组一次性气管内滴注等体积 0 9%氯化钠。 4周后分别将 2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静息对照和运动组共 4组 ,即 :正常对照组 (NC ,n=10 ) ,正常运动组 (NE ,n =10 ) ,肺气肿对照组 (EC ,n =12 )和肺气肿运动组 (EE ,n =11)。然后NE组和EE组进行同等强度和时间的电动平板跑步锻炼。在末次运动锻炼结束后 48~ 72小时处死大鼠 ,用组织化学方法染色 ,光密度分析测定膈肌肋部、腓肠肌和心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评价相应肌组织的氧化代谢能力。结果 :运动锻炼后NE和EE组心肌和腓肠肌肌纤维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SDH活性升高 (P <0 0 5 ) ,但膈肌肌纤维中SDH活性仅在EE组有提高 (P <0 0 5 )。LDH在各组不同肌纤维中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抗负荷力量训练中应用电刺激对肌力及F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名男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Ⅰ)与实验组(Ⅱ),进行下肢抗负荷力量训练。实验组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对受试者股四头肌实施电刺激。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进行60°/s、240°/s的等速肌力矩测试和FT%的无损伤测定。据测试,对照组60°/s、240°/s等速伸膝肌力矩以及FT%分别提高5.72%、7.71%(P<0.01)和2.50%(P>0.05);实验组相应值分别为8.60%、11.23%(P<0.01)和8.90%(P<0.01)。组间比较,两种速度下的等速肌力矩及FT%的增长差异显著。表明肌肉动态力量训练中辅以电刺激,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并对骨骼肌FT%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