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16例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和6例心搏骤停患者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设置起搏器频率为70次/min,输出电压为5.0V,感知电压为2.0mV,沿鞘管推送电极至体表心电图显示脉冲信号及起搏心律。结果 操作时间2~12min,平均(5.5±2.2)min。2例发生电极脱位,重新调整后起搏正常。16例心律失常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6例心搏骤停患者中5例起搏导管到位后无有效起搏夺获,呈电-机械分离,最终抢救失败,余1例起搏成功,但终因原发病不能控制而死亡。结论 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操作简单,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起效迅速、成功率高,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明  金茹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60-1362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于床旁应用无球囊普通电极导管,以心腔内心电图(IEG)引导,心脏起搏时体表心电图II、III、aVF的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定位行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病情稳定后行胸透或心脏彩超证实电极导管的位置。结果:28例均取得成功,未有并发症发生,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完全起搏时间约15min。测起搏阀值低于1V。28例均为右心室起搏,其中右室流出道起搏1例,心尖部起搏27例,维持临时起搏时间6h至7d不等。5例患者在推送电极导管至右室的过程中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适当调整电极导管方向后消失,1例出现膈肌起搏,调整起搏电极位置及起搏电压后消失。4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电极在右室流出道1例,电极在心尖部3例,18例经胸部透视证实电极在右室心尖部。结论: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是一种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实用的急救措施,适合条件有限的、没有床旁X线机、没有导管室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3.
李巧惠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71-1072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它既可以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见于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又因为它发生的机制和病因各异,预后差别很大。本文通过对器质性和非器质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这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88-158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病因及心电图改变。方法:收集43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资料,对其中长R-R间期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2例患者中检测24h内出现长R-R间期42例,发生率9.7%;明确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4例,占81.0%;心电图表现以心房颤动所占百分比最高;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长R-R间期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主要为心房纤颤。主要病因为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区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惠萍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8):474-474,492
<正>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本组12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常规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其中冠心病45例,心肌炎11例,心肌病4例,风心病14例,退行性钙化瓣膜病3例,原因未明51例,年龄25~70岁。平均54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医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12导动态心电图(AECG),统计2种诊断方法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包括检出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检出例次情况等。结果在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中,12导AECG检出率91%,常规心电图为63%,2组对比12导AECG检验准确性更高(P<0.05)。12导AECG检出总例次为155次,常规心电图为86次,12导AECG在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类型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而二者在心房颤动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AECG检出1种心律失常例次占比低于常规心电图,而检出2种、3种心律失常例次高于常规心电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2导AECG可有效鉴别心律失常心电信号波动,提升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对各类型心律失常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起搏器特殊功能监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植入DDD(R)永久起搏器并进行常规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患者58例,比较ECG及Holte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olter检出起搏功能异常的1例(2%),感知功能异常的18例(31%),自身心律失常32例(55%),与起搏相关心律失常8例(14%);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特殊功能包括模式转换31例(53%)、频率应答18例(31%)、频率滞后11例(20%)、自动阈值管理10例(17%)、心室起搏管理8例(14%)、房室间期自动搜索9例(16%)。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及感知异常、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可做为起搏器随访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乌头类药物中毒53例临床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乌头类药物中毒对心脏的作用和影响 ,对 5 3例乌头类药物中毒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并对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心电图改变类型与中毒轻重有关。检出异常心电图 44例 ( 81.1% ) ,心电图改变多种多样 ,但室性心律失常是其主要表现 ,室速、室颤是致死主因之一。提示乌头类药物中毒对心脏的危害极大 ,常规心电图检查对中毒患者的及时诊治起到一定的辅佐作用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应用气囊漂浮电极经股静脉穿刺施行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 2 1例 ,均获得了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1例病人中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6~ 78岁 ,平均45 .3岁。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14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7例。基础心脏病有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 ,心肌病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13例。病人均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临床表现 ,均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烟酰胺及钾镁合剂治疗效果不佳。1.2 治疗方法用改良 Seldinger法穿…  相似文献   

10.
<正>通常认为,器质性心脏病发生Lown分级3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心室颤动而致猝死,属恶性心律失常。笔者收集经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3例,现就其临床和心电图(ECG)资料作分析,旨在探讨DCG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1.
经股静脉床旁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在紧急心脏起搏治疗中无X线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快速、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均采用漂浮电极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所有患者均在床边无X线条件下进行,起搏方式为按需心室起搏(CVP)。结果所有患者均起搏成功,最快3.8min,最慢23.1min。5~10min内起搏成功28例。从股静脉穿刺成功至起搏完成时间为8.5±3.65min。结论在急症无X线透视时,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静脉床边漂浮电极导管临时起搏具有起搏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很少,不需搬动患者,不需特殊设备,非常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右颈内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 inger法穿刺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球囊漂浮电极导管,根据体表起博心电图图形特点和导管深度行床旁临时右室起搏。结果:46例均经右颈静脉穿刺,在床旁放置带囊临时起搏电极于右心室,都达到迅速有效起搏,从穿刺到右心室起搏,平均时间为6m in,所有患者均无气胸、栓塞、严重心律失常、局部血肿、心脏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颈内静脉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右室临时起搏是一种较安全的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起搏心电图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从鞘管推送电极至心电监护出现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然后连接临时心脏起搏器,并设置起搏频率超过患者自主心率20次/min,输出电压为3~5V,感知灵敏度为2mV。起搏器完全起搏后,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根据Ⅱ、Ⅲ、avF导联起搏QRS图形调整电极位置,直至Ⅱ、Ⅲ、aVF导联起搏QRS主波向下,V1-V6导联起搏QRS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结果8例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全部一次插管成功,操作时间5~10min,插管深25~30cm。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由起搏心电图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右股静脉穿刺床边紧急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紧急心脏起搏救治的新方法。方法 :40例病人均采用非X线条件下 ,经右股静脉插入电生理标测电极导管 ,以体表心电图为指导 ,于床边行紧急起搏。结果 :电极到位率 97 5 % ,心脏有效起搏率 97 5 % ,除 3例病人死于非起博因素外 ,其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 :此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 ,为救治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 ,尤其适合不能搬动而又需紧急心脏起搏的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研究起搏脉冲引导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设置起搏器频率超过患者自主心率0次/min、输出电流为5 mA、感知电压为3mV,沿鞘管推送电极至心电监护显示脉冲信号及起搏心律.结果 18例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操作时间5~10min,平均6.9 min).1例患者开始时起搏效果不良,约 h后好转;例患者起搏效果差;后3例操作时间均超0 min.1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由起搏脉冲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起效迅速、成功率高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经不同静脉途径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床旁植入漂浮电极,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测量导管到右心室心尖的深度及从静脉穿刺到心室搏起所需时间。结果经左锁骨下及右颈内静脉入路植入,导管达心尖深度分别为(36.31±2.82)cm,(29.50±3.15)cm,从静脉穿刺到心室搏起所需时间为(8.61±3.62)min,成功率为100%。结论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应用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是一项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急救技术,只要操作正确,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内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通过插入导管的长度和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的指导,植入球囊漂浮导管至右心室行临时心脏起搏。结果成功起搏55例(97.22%),开始穿刺到成功起搏时间(6.7±3.5)min,植入深度(37.5±3.5)cm,留置电极导管时间1—14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能迅速安全行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在急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普通电极导管对91例心律失常急症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其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6例,高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心脏骤停11例,室速3例。结果起搏成功89例,占97.8%;窦性心动过缓者、房室传导阻滞、室速者全部成功,11例心跳骤停9例成功。结论普通电极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治疗心律失常急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报告20例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骤停患者于床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心腔内心电图引导植入临时起搏器,均取得成功,未有并发症发生。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完全起搏时间约30—80s(中数55s),自静脉穿刺到固定好电极约需4—12min(中数8min)。左锁骨下静脉利于电极送达右心室,心房与心室内心电图不同可判断电极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如位于右室。无论电极在任何部位只要起搏好且牢固,即可。本文20例患者电极7例位于右室心尖部,7例位于右心室流出道,6例位于右心室中部。维持起搏时间24h到17天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总结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心脏急症的经验。方法对340例伴发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动态心电监测下采用床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法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评估临床可操作性、适应症、起搏后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等。结果 318例次经床旁盲插导管成功,成功率93.5%。平均操作时间3~15 min。应用于心脏疾病及心脏疾病以外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的急救,导管置入都能成功起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起搏应用过程中发生室颤、心脏穿孔、血气胸、导管脱落以及感知起搏不良等相关并发症25例,占7.35%。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心脏急症的治疗中具有快捷、损伤小、灵活性高、疗效好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为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