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简峰  朱运凯  陈山  唐燕 《眼科新进展》2001,21(4):282-282
提上睑肌功能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的先天性和部分后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间接额肌提吊等手术 ,不能达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1 ]。我们对 40例 46眼患者行额肌瓣直接悬吊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0例 46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其中男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1岁 ,平均 10 .2 5岁 ;6例 6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后患者。所有患者眼球运动无异常 ,上直肌功能正常 ,重度上睑下垂 32例 36眼 ,中度上睑下垂 8例10眼。提上睑肌肌力测定 2~ 3mm者 2 4例 2 6眼 ,0~ 1mm者 16例 2 0眼 ,额肌肌力测定均超过 7m 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2例(24只眼)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首次手术前均为单眼或双眼中度至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次手术方式:4只眼为额肌缝线悬吊术,3只眼为额肌硅胶悬吊术,7只眼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10只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首次手术后出现1只眼上睑缘角状畸形,2只眼上睑内侧内翻倒睫,5只眼睑闭合不全,2只眼浅层点状角膜炎.再次手术方式:4只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20只眼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睑缘角状畸形、上睑内翻倒睫及双重睑不对称者术中一并矫正.结论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是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上睑下垂是由于上睑提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其中以先天性较为常见 ,临床对上睑提肌肌力低于 4mm者为重度上睑下垂 ,以其对视觉发育影响最重 ,手术一般借助额肌力量进行矫正。现就我科于 1999年 9月至2 0 0 1年 6月对 2 6例 3 4眼重度上睑下垂施行额肌腱膜悬吊术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2 6例 3 4眼全部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其中男 18例 2 2眼 ,女 8例 12眼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2 8岁 ,睑裂均≤ 4mm ,上睑提肌肌力 0~ 3mm ,额肌肌力 8mm以上 ,上直肌功能存在 ,Bell氏现象阳性。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方法较多[1-4]。作者在其基础上应用眼轮匝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无并发症,术后效果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汉族9例,少数民族21例;单眼22例,双眼8例;年龄2岁~25岁,平均年龄12.3岁。中度下垂6例,重度下垂23例,眼睑综合症1例。其中2倒重度上睑下垂系外院手术失败10-12年后至本院第2次手术。手术方法:成人局麻,儿童全麻。(1)患眼上睑按重睑画线;双眼下垂者同时手术,单眼下垂者另一眼同时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2)局麻病例行眼睑、眉弓及上睑内外侧方框…  相似文献   

5.
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科 1995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对 4 2例 4 8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4 8眼 ,男 2 3例 ,女 19例。年龄 3~ 32岁。中度上睑下垂 17眼 ,提上睑肌肌力 4~ 6mm。重度上睑下垂 31眼 ,提上睑肌肌力 <4mm。1.2 手术方法 除 4例 8眼全麻外 ,其余 38例 4 0眼均采用局麻。按照距上睑缘距离分内、中、外 3点高度分别为 5、6、5 .5mm连线 ,用美兰划皮肤切口线。如对侧眼为双重睑 ,可参照其皱壁的高度。双侧下垂者划对称性切口线。然后用2 0g·L-1利多卡因适…  相似文献   

6.
三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42例47眼,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25例28眼、额肌瓣悬吊术10例12眼、阔筋膜悬吊术7例7眼,比较手术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成形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兔眼恢复时间短,效果满意;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形欠自然、兔眼恢复时间长;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效果最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重症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52例72眼重度上睑下垂进行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治疗。结果:本组52例72眼随访1~6a,2例4眼矫正轻度不足,2例4眼重睑轻度不对称,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上睑弧度及双重睑自然美观,恢复了上睑功能。仅部分病例早期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手术中的上睑缘位置高低,额肌缝合睑板的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异体阔筋膜悬吊术,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治疗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对189例(189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住院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80例,异体阔筋膜悬吊术39例,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70例.结果 三种手术方法均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异体阔筋膜悬吊术,双重睑形成好,但复发率高,取材困难;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手术合乎生理要求,但术后易发生睑裂闭合不全及结膜脱垂;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取材方便,复发率低,但双重睑形成差.结论 异体阔筋膜悬吊术,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条件及意愿综合评估,灵活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分析分别采用用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98例133只眼,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 额肌瓣悬吊术组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组矫正上睑下垂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术后有5例睑缘弧度不自然(6.9%),后者术后睑缘弧度均较自然.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都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但后者较符合眼睑生理解剖,术后睑缘弧度更自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复发的原因,指导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术前了解前次手术方式,分析失败原因,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以提上睑肌肌力为依据,考虑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mm者均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6mm者,均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6mm之间者,若前次手术是利用额肌的手术,可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我们采用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患者26例30眼术眼睑缘弧度无畸形,双重睑自然,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下1~2mm,或与健眼基本对称。结论: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再次手术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100眼)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单切口,分3组:第1组利用额骨膜缝线式吊术,治疗年龄在3月~1.5岁的患儿。第2组利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4—8mm的患儿。第3组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0~6mm的患儿。结果随访6月~2a,额肌瓣组病例全达满意效果,而上睑提肌组12眼,矫正不足,额骨膜缝线悬吊组4眼上睑垂睑线消失。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为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加上横韧带加强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比较.方法23例26眼,其中额肌瓣悬吊术(A组)9例11眼,提上睑肌缩短术加上横韧带加强术(B组)14例15眼,以睑裂高度、双侧睑裂大小等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样本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平均随访17个月,复发性上睑下垂A组1例,B组2例,睑裂闭合不全A组2例.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重度上睑下垂均有效,但后者术后效果更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上睑下垂手术方式较多,从解剖和生理角度看,上睑提肌缩短术破坏性小,效果好,但一般认为上睑提肌肌力<4mm者不宜行此手术[1],本组对于上睑提肌肌力≤4mm者,选用单纯外路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4例19眼,双眼5例,单眼9例。年龄4-14年,均为单纯件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前检查睑缘遮盖瞳孔1/3者7眼、1/2者12眼,上睑提肌肌力4mm老例2眼,其余均<4mm,所有病例无上睑皱餐,Bell征阳性,翻转上睑不能自行复位。手术方法:(1)术前定位:患儿平视正前方,相对角膜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与并发症。

方法:对40例58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28眼行额肌腱膜瓣悬吊术,20例30眼行改良的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6mo,提上睑肌缩短术组及额肌瓣悬吊术组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正矫率分别为:8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倒睫、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等,提上睑肌缩短术组少于额肌瓣悬吊术组,且有更好的外观。提上睑肌缩短术后6mo复诊时,眼睑闭合不全15眼,暴露性角膜炎共1眼,结膜脱垂2眼; 额肌瓣悬吊术后6mo随诊,眼睑闭合不全23眼,暴露性角膜炎2眼,上睑倒睫3眼。

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均能有效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但前者并发症少,术后外观好。  相似文献   


15.
单切口直视下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采用单切口直视下分离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重度上睑下垂(下垂度〉4mm)患者20例(25眼),其中男性12例(15眼),女性8例(10眼);年龄3~38岁,平均(13.0±9.5)岁。先天性上睑下垂17例(21眼),后天性上睑下垂3例(4眼)。典型病例(见附3页图①、图②)。术前检查上睑缘位置、视力、屈光度、斜视及有无合并小睑裂综合征。所有患者提上睑肌肌力〈4mm,额肌功能完备。  相似文献   

16.
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手术矫正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作者自1984年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8例20眼,效果较满意。经过1-10年观察,末发现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8例20眼均为重度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双眼2例,占11.1%,单眼16例,占88.9%,右眼11眼,占55%,左眼9眼,占45%。男8例,占44.4%,女10例,占55.6%,男:女为1:1.25;年龄最小5岁,最大53岁,平均19.8岁。年龄最大53岁的女病例,4年前曾在外院行额肌悬吊术失败后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得到矫正。术前检查:1视力:1.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可行性。方法 对30例41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将睑板于适当位置缝线后自眼轮匝肌后向上悬吊于额肌上,借助额肌力量提吊眼睑。结果 效果良好者22眼占53.7%,满意14眼占34.1%。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126例(148眼)。术后随访3月~6年,观察其效果:结果我院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148眼中,除3眼下垂复发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保留额肌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代替上睑提肌的开睑作用,是目前符合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性。方法:20例(25眼)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利用额肌力量提起上睑。结果:术后1~4a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1mm20眼,2mm5眼,无复发。结论: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李兵  信鸽  李寅伟 《眼科研究》2001,19(6):506-506
上睑下垂是一种既影响外貌又影响视功能的常见眼病 ,目前的手术方法有多种 ,借助额肌力量矫治上睑下垂的方法颇多。作者认为经眶膈后额肌筋膜移转替代上睑提肌功能的术式优点多 ,患眼于术后能自主开闭 ,上睑无臃肿 ,睑球无分离 ,外观自然 ,在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时均可获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6例 ,30眼 ,男 18例 ( 2 1眼 ) ,女 8例 ( 9眼 ) ,单眼 2 2例 ,双眼 4例 ;年龄 4~ 2 5岁 ,先天性上睑下垂 2 4例 ( 2 8眼 ) ,外伤性上睑下垂 2例 ( 2眼 )。以上均为中、重度上睑下垂。1.2 手术方法 :( 1)术前准备 :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