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建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珠海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106例)和正常组(194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对发病后3周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以54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评定时间为发病3周后.结果:认知功能LOTCA各项目及总得分、LOTCA分测验,病例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得分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卒中后抑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LOTCA总得分较非抑郁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分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认知功能的广泛损害,抑郁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轻度认知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概率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水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起病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数量、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影响患者发病后出现轻度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年龄、神经缺损程度和病灶数量是危险暴露因子,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则是保护因子。结论建立的认知功能损害概率预测模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轻度认知损害的治疗和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评价效应。方法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d、3d以及7d利用SECF量表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共88名患者完成神经心理测试,POCD发生率在术后1d、3d以及7d分别为32.95%,26.14%以及19.32%;除定向和长记忆外,其余各项认知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ECF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与鳍恢复的相关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其病情状况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人,一组为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一组为认知功能异常患者.对着两组患者均进行一定的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指数、综合治疗指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体的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体运动能力以及ADL能力有了明显的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治疗,虽然两组患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正常组的效果显著,异常组的疗效较差,因此,在治疗老年脑卒中疾病时,应当将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工作作为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发病前体育运动对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11月30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512人进行短期随访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发病前体育运动相关变量,使用改良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量和随访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体育运动对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采用自助抽样法(bootstrap method)分析血清SOD的中介作用。结果  与不参加运动组相比,运动年限≥1年、每周运动天数≥3 d、每天运动次数≥1次、运动持续时间30~ < 60 min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MoCA量表得分较高。从运动年限和运动持续时间观察,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发病前体育运动对认知功能康复的效应不断降低,且3个月和6个月时血清SOD效应修饰作用较强。血清SOD在发病前体育运动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中介作用明显,均在10%左右。结论  发病前体育运动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认知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其机制与血清SO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的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的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对所有患者实施电解质平衡、血压控制等基础治疗以及血管内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分析,年龄≥80岁、高血压史、低密度...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不仅危及健康,而且是造成人类疾病死亡前3位的疾病之一。笔者总结我院2000年11月-2001年10月期间,经头颅CT或MRI检查的420例女性患者和488例男性患者,并对女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情况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蕾  龚涛 《保健医苑》2006,(6):14-15
脑卒中复发相当普遍,将导致患已有的功能障碍加重,并可使死亡率明显提高。脑卒中复发往往发生在首次脑卒中发生后的早期,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内是脑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脑卒中首次发病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协助认知和躯体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康复训练,干预组再予心理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巴氏指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和BI评分均偏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疗效更理想(P〈0.05)。认知水平与躯体康复疗效呈时效正相关(r=0.895,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助于提高其认知能力,使患者主动参与躯体功能康复训练,最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DT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立专业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临床应用MDT护理模式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肌力评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对比分析,比教HbA1C、LDL、TG、HDL、TC、PLT、Fib、BMI、高血压及吸烟史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TC、BMI、PLT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LDL、TG、HDL、Fib及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TG、TC、HDL、Fib、BMI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是减缓脑卒中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胃屏障功能的变化,并研究蔗糖通透性试验作为评价胃屏障功能指标的有效性.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将实验组犬制成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后,经胃管注入含50g蔗糖的生理盐水300 ml,分别于5和24小时检测尿蔗糖含量.脑栓塞后24小时处死犬进行全胃大体病理学分级和组织学积分评估,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把蔗糖通透性试验和大体病理学分级及组织学积分结果 做相关性分析,以判断蔗糖通透性试验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在脑栓塞后5小时[(406.19±188.44)mg]和24小时的尿蔗糖含量[(418.78 ±178.67)mg]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78.91±61.79)mg和(166.21±144.45)mg](P均<0.05).实验组和假手术组的胃大体病理学分级(1.70 ±0.95 vs. 0.30±0.48,P<0.05)和组织学积分(5.20±1.99 vs. 2.40±1.51,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尿蔗糖含量和胃大体病理学分级和组织学积分均呈正相关(r=0.89,P<0.05;r=0.83,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胃屏障功能快速、显著破坏.蔗糖通透性试验可靠易行,是评价胃屏障功能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丁苯肽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I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苯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肽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认知功能、神经...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半暗带与急性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老年性疾病。其治疗目标应是挽救可逆性缺血组织-缺血性半暗带(IP),以缩小梗塞范围和改善神经功能。在实验性中风和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区可逆和不可逆的缺血损害,影像技术和生化标志可为此提供线索。可逆不可逆损害演变的可能机制有诸多方面,且不同个体均具有差异。应根据不同个体的状况以及对IP的深入认识,确定较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团队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B...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临床初诊急性脑梗塞病人,出现症状后2~24h内分别行CT平扫、常规MR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 CT平扫对急性脑梗塞征象的显示率为37.5%,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显示所有脑梗塞病灶。结论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显示比CT平扫敏感性高,对临床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尽早溶栓治疗,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电图改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IS患者,均在入院24 h完成脑电图检查,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并在2周内进行NIHSS评分.结果 120例AIS患者经脑电图检查均检出异常情况,检出异常率:小卒中<中卒中<大卒中,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