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方法对13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MP感染的肺心病患者的sIL-2R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  相似文献   

2.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健康人血清sIL-2R平均值为314.8±71.9u/ml。COPD组和肺心病组血清sIL-2R平均伍分别为582.4±285.9u/ml、793.2±476.3u/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COPD和肺心病组间比较结果:肺心病组明显高于COPD组(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以及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因子(CD3、CD4、CD8),并与10名正常人的同样指标作对照。经常规治疗后(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再测定病人的血气分析及血中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中的CD3、CD4、CD4/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8、IL-4、IL-5、SIL-2R、TNF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常规治疗后,血中PO2明显提高,CD3、CD4、CD4/CD8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CD8、IL-5和TNF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各项指标变化可能与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MOT)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对40例MO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NC)妇女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同步检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MOT组IL-2、CD+3、CD+4、CD+4/CD+8均低于NC组,sIL-2R、CD+8均高于NC组(P<0.01~0.001),其中CD+3、CD+4、CD+4/CD+8与IL-2呈正相关,与sIL-2R呈负相关(P<0.01~0.001)。提示本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4/CD+8值的降低与IL-2活性下降和sIL-2R水平增高有关,它们均可能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测48例RA患者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细胞、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8细胞与正常人相近(P>0.05),血清IgG、IgA、IgM、CRP、IL-2及SIL-2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RA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紊乱,本文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血浆免疫指标变化与糖尿病足部感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在糖尿病足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办法。方法:以健康志愿者(NC)和糖尿病(SDM)患者为对照,动态观测糖尿病足(DF)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2R)、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CH50)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结果:①DF和 SDM组sIL-2R显著高于 NC组(P<0.05),NKCA及 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同时DF患者sIL-2R较SDM患者显著增高(P<0.05),NKCA及 CD4/CD8 较SDM患者显著降低(P<0.05);在 DF组中溃疡及坏疽患者 sIL-2R显著高于高危足患者,NKCA显著低于高危足患者(均 P<0.05);②25例 DF患者治疗后,sIL-2R逐渐下降,NKCA、CD4/CD8逐渐升高,至观察终点与治疗前比较,三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在DF患者,sIL-2R与病情严重性呈显著正相关(r=0.734,P<0.01),与治疗过程中PG2h变化亦呈显著正相关(r=0.467,P<0.05),NKCA与FPG,PG2h呈显著负相关(r=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法检测临床确诊的48例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血清28例脑脊液(CSF)中sIL-2R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MS病人血中mIL-2R的表达。结果表明(1)MS患者组用激素治疗前血清及CSF中,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C)(P〈0.01),其中MS急性复发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NC组(P  相似文献   

8.
观察11例烧伤病人血清免疫抑制作用与氧自由基的关系。结果显示:烧伤病人血清MDA,sIL-2R升高(P<0.01);病人血清能抑制正常人PBMC产生IL-2(P<0.01);抗氧化治疗可降低病人血清sIL-2R水平和血清的抑制作用(P<0.05)。提示氧自由基是烧伤病人血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T-B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嗜酸粒细胞(EO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百分率表达与气道高反应(AHR)的关系。方法: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强的松20mg/d,疗程一周,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并检测外周血EOS、SIL-2R、IgE、CD3、CD4、CD8和HLA-DR百分率。结果:EOS、SIL-2R、IgE水平及CD4、HLA-DR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而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明显好转(P<0.01)。结论:EOS、SIL-2R、IgE和CD4、HLA-DR百分率表达增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ITP患儿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D8显著升高,CD4/CD8显著下降(P<0.01),且sIL-2R和CD4/CD8呈负相关(r=-0.581,P<0.01);缓解期sIL-2R明显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CD8、CD4/CD8比值较急性期变化不明显。结论提示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ITP患儿病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CPHD合并PTE患者28例(CPHD PTE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CPHD患者30例(CPH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氧分压(PaO2)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CPHD PTE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干湿啰性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与单纯CPHD患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顽固性右心衰及双下肢不对称水肿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PHD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HD PTE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PHD患者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低氧血症、血浆D-dimer及SPAP的升高,尤其是出现双下肢不对称水肿等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合并PTE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甭胆碱脂酶(Ch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测定法测定3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30例正常人血清ChE活性。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hE活力明显低于缓解期(P<0.001);亦明显低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hE是反映慢性肺心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sIL-2R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5例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人,CD8与sIL-2R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经相关分析,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比值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月平  邱志坚 《重庆医学》2011,40(9):881-882,88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CPHD合并PTE患者41例(CPHD+PTE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CPHD患者38例(CPH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浆D-二聚体水平、PaO2变化情况。结果 CPHD+PTE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干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与单纯CPH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顽固性右心衰竭及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PHD患者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竭、低氧血症、血浆D-二聚体的升高,尤其是出现双下肢不对称水肿等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合并PTE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6 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 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sICAM 1和sIL 2R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 =2 0 .5 6 0 ,16 .72 7,P <0 .0 0 1) ;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t =17.72 5~ 2 5 .919,P <0 .0 0 1) ;手术治疗后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t=11.179,15 .6 2 6 ,P <0 .0 0 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 1与sIL 2R水平呈正相关 (r =0 .76 6 ,P <0 .0 0 1)。④结论 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结果表明:sIL-2R显著高于正常人,且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手术治疗1个月、3个月后,sIL-2R均有明显下降,但有转移的患者降低不明显。术后1周sIL-2R变化不明显,可能与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提示血清sIL-2R可作为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之一。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和D-二聚体(D-dimer)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同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各组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比较各组BNP、D-dimer含量的差异和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2.74±0.87)μg/L、(2.09±0.77)μg/L,均较单纯性COPD组患者的(1.67±0.65)μg/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H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BNP水平分别为(919.34±189.33)pg/mL、(213.60±31.74)pg/mL,较单纯性COPD组患者(37.30±12.74)pg/mL明显增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D-dimer含量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B型脑钠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变化、疗效监测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肝硬变患者和35名正常人血清中sIL-2R含量。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后sIL-2R含量下降。结论:测定肝硬变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水平升高与病灶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