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LM609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这为子宫内膜能够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提供了一个依据;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由此证实抗血管治疗EMs的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接种于8天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EMs 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YH-16)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重组人内皮抑素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YH-16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EMs在位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为子宫内膜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重组人内皮抑素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并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抗血管途径是治疗EMs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生成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4月取因EMs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冶疗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内皮抑素YH-16[YH-16组,2mg/(kg·d)]、沙利度胺[thalidomide组,50mg/(kg·d)]、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LM609组,250μg,每周2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anti-VEGF组,3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连用14d;每隔2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1次;治疗结束后病灶组织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每组SCID小鼠各10只。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EMs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各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缓慢,并且YH-16组用药后期病灶体积有缩小趋势;YH-16组、LM609组和anti-VEGF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各治疗组M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给予治疗,治疗组(n=10)腹腔注射YH-162mg/kg·d-1,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连用14天;每隔3天测量异位病灶体积1次;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缓慢,并且用药后期病灶体积有缩小趋势;治疗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治疗组MVD及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了病灶部位VEGF的表达量,进而抑制病灶血管生成达到治疗EMS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和细胞内粘附分子(ICAM)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15例)、异位病灶组织(15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分3批对这些组织进行整合素β3和ICAM的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并用VDS扫描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每批结果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3批结果趋势相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和ICAM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量。而异位病灶组织整合素β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CAM表达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从子宫内膜到异位病灶,整合素β3和ICAM均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和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生长行为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SCID小鼠腹壁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第3周治疗组(n=10)腹腔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3 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 d;测量病灶体积及组织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治疗组MVD及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单克隆抗体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必须依赖于足够的血运,新生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⒌墓丶街?与血管生成有关的因子VEGF、IL-8、bFGF、整合素等均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过程,提示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方面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而且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认识的进一步深入,针对抗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极有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现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激活内皮细胞增殖种植,并增加血管通透性,是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病灶活性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目前运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及基因治疗阻断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激活内皮细胞增殖种植,并增加血管通透性,是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病灶活性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目前运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及基因治疗阻断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4、α5、β1亚单位及αvβ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 2 7例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的表达 ,并选择同期正常育龄 13例子宫内膜进行对照。 结果 :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在正常子宫内膜以及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α5在内异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而αvβ3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有极显著性的阳性表达 ,以增生期异位灶为甚。结论 :推测内异症中整合素α5的低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中αvβ3的高表达可能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明。近年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某些血管生成因子活性增高或抑制因子活性降低,造成血管生成过度,促进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免疫系统、类固醇激素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联。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传统的激素和手术治疗,具有较大不良反应及较高复发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抗血管生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开辟了新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Wu J  Zhang J  Liu Y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04-206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和细胞内粘附分子(ICAM)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15例),异位病灶组织(15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分3批对这些组织进行整合素β3和ICAM的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并用VDS扫描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每批结果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3批结果趋势相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和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疾患,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理论认为,经血逆流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因子协同作用、遗传免疫缺陷和血管生成在EM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时,不可避免要经受局部缺血、缺氧等微环境改变。综述缺氧与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免疫损伤的关系,以及雌激素在缺氧条件下对于异位内膜病灶的作用。从异位内膜病灶局部缺氧角度,分析传统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或抑制血管生成对于EMs的治疗意义,为EMs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研究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在原代子宫内膜细胞中过表达和静默PTEN表达。Matrigel胶三维培养观察不同PTEN表达组细胞血管生长拟态。利用SCID鼠构建人鼠嵌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HE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PTEN表达组人鼠嵌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PTEN高表达组相比,PTEN低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细胞更易在Matrigel胶上形成血管拟态,血管生成明显增加;PTEN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组织更易在SCID小鼠体内形成异位病灶,VEGF表达相对较高。结论:PTEN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对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PTEN基因有用于治疗EM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异位内膜OPN的阳性表达率(73.21%)与在位内膜(70.00%)相似,与对照组(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异位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率(100.00%)与在位内膜(55.00%)及对照组(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异位内膜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76.79%)与在位内膜(60.00%)及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PN、整合素αVβ3与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6和0.568,P均〈0.01),OPN与整合素αVβ3呈正相关(rs=0.738,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OPN、整合素αVβ3的高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的黏附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艳  刘彦 《生殖与避孕》2007,27(2):133-136
新生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体内某些血管生成因子活性增高或抑制因子活性降低,造成血管生成过度,是促进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的关键步骤。对血管生成过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认识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基础,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又一可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明.近年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某些血管生成因子活性增高或抑制因子活性降低,造成血管生成过度,促进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免疫系统、类固醇激素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联.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传统的激素和手术治疗,具有较大不良反应及较高复发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抗血管生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开辟了新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至今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表达增高,与该病密切相关。COX-2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主要是通过调节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酶的表达来起作用;COX-2还可通过血管生成途径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生长,这种作用是基于提高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就近年来COX-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中病灶体积及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1ml·kg-1·d-1灌胃)和LEF组(来氟米特35mg·kg-1·d-1灌胃),计算移植病灶体积,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异位病灶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LEF组用药后异位病灶体积[(71.98±11.71)mm3]与对照组[(121.09±25.59)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组用药后异位病灶体积与生理盐水组[(90.19±10.0)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组用药后TGF-β1表达(103.41±3.31)与对照组(181.63±4.90)和生理盐水组(176.92±5.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可能通过抑制TGF-β1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