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荣德 《光明中医》2022,(23):4400-4403
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方,主要条文为“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单从条文本义看,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疾病,经过现代临床推广,适用范围扩大。此文简介近几年来桂枝芍药知母汤应用于内科、外科、骨科、产科、妇科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情况,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字义和文献资料的考证,“魁羸” 一词指“高而肿起不平”。赵开美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此词即此义,而俞桥本“尫羸”之“尫”字,徐镕本“尪羸”之“尪”字皆为“魁”之误字。  相似文献   

3.
裴正学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亚败血症(Wissler—Fanconi综合征)临床以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血沉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对此病之治疗除常规应用激素外,尚无根治之法。本病属自身免疫病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有“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颇似本病的临床表现。裴正学教授认为上述经文中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等症说明机体自身免疫之不足,正气既衰,邪气乘虚而入,正邪相争,则见发热、关节及全身疼痛、皮疹、血沉加快等症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调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九王)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芍药、知母、甘草、生姜,白术、防风、附子九味组成。多年临证,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随症加减,应用于内科因“寒湿阻络,痰饮内停”所致之证,每能应手取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清代李彣《金匮要略广注》中称赞桂枝芍药知母汤:"此一方而数方俱焉,精义备焉,诚治历节病之圣方。"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也善用此方治疗痹证[1]。  相似文献   

6.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历来多数注家以方测证,认为是“湿热”为病或寒湿化热所致,如尤在泾等。其中大专院校统编教材也认为是:“风寒湿外袭,渐次化热伤  相似文献   

7.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出自《伤寒论·太阴病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河北中医》1980年4期13页谌桂娥同志“对《太阴病证治》的初步认识”一文,论及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的“表里双解”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文章结合周全副教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药的组成,功用及疗效,说明其在临床运用中的理论基础,并附典型病案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桂枝芍药知母汤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由桂枝、白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之功效,主治风湿历节。其条文为:“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方中桂枝、麻黄、防风温散寒湿于表,芍药、知母和阴行痹于里,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同时麻、桂得术能兼除表里之湿,合以附子可温经复阳;生姜既助麻黄散寒,又助白术、甘草和中。诸味相伍,合而用之,则表里兼顾,风湿俱去,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  相似文献   

10.
桂枝芍药知母汤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由桂枝20克、芍药15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麻黄10克、生姜20克、白术25克、防风10克、附子10克组成。《金匮》云:“诸肢节疼痛,身体魁嬴,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相似文献   

11.
王文锐 《国医论坛》2021,36(5):11-12
本文作者临床异病同治,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热疼痛、腱鞘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痛、不明原因关节疼痛诸案,因其病机均为风湿热痹阻、气机不畅,与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相符,故收佳效.  相似文献   

12.
桂枝加芍药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芍药汤药用:“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此方再加大黄二两,则为桂枝加大黄汤。  相似文献   

13.
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作为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第15首,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桂枝、麻黄、附子、知母、芍药、白术、防风、生姜、甘草9味药组成,功用祛风除湿、散寒除痹、佐以滋阴清热,主治风寒湿侵淫兼见化热伤阴之历节、痹证、鹤膝风等病证。在“传承精华,古为今用”的号召下,立足于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厘清此方历史沿革以及组成、方义、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等方证关键信息。再进行现代文献统计分析时,发现临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病症广泛,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以及骨科疾病的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腔积液等疾病,亦可用于内分泌系统、妇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机总责风寒湿或兼热邪袭人,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古今文献,探明其沿革演变规律及方证关键信息,以为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成药研发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服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之66.67%;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历节病之主方,后世医家往往将此方解读为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而设,具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之功。本文根据仲景疾病分类、身体疼痛诊治经验,结合《金匮要略》历节病之病理机制论述,《神农本草经》相关记载,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进行了新诠释。认为历节乃因枯泄相搏、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外邪侵袭等所致。是方以桂枝汤加桂枝一两、炮附子二枚治肢节疼痛;麻黄、知母、白术,三者利水消肿以祛水湿而治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加重生姜二两,温散水湿、和胃降逆以治温温欲吐;防风祛风胜湿,共奏祛风胜湿、利水消肿、散寒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6.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贵明  周维富  荣强 《陕西中医》2000,21(11):494-494
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芍药、知母、防风、麻黄、附子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总有效率为97.2%,提示本方有温经散寒,祛风清热,除湿止痛,蠲痹祛邪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探讨陈兆军教授基于“态靶因果”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陈兆军认为膝骨关节炎是虚、寒、湿、瘀多个状态的叠加,存在“虚损态→寒湿态→郁滞(热)态”的演变规律。其临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牛膝、桑寄生以调虚损、寒湿之态,用鸡血藤、蜈蚣以调郁滞之态,同时牛膝、鸡血藤、蜈蚣能抗炎镇痛,共同打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精辟阐述了“历节”病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规律,为后人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本文对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越婢加术汤作了例析。  相似文献   

19.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顽痹8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伟 《吉林中医药》2008,28(3):187-187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附子组成.笔者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顽痹83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家坤 《河南中医》2001,21(6):31-32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载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 79条 )对此两方的作用 ,历代医家甚少提出异议 ,多认为桂枝加芍药汤是解表和脾之剂 ,桂枝加大黄汤为解表攻下之方。在此 ,笔者试就两方作用问题 ,略陈管见 ,以就正于同道。1 桂枝加芍药汤能否解表的问题桂枝加芍药汤是由桂枝汤加重芍药的用量衍变而来 ,据此 ,有的医学家认为本方有解表调中之用。如《医宗金鉴》云 :“本太阳中风 ,医以桂枝汤发之而反下之 ,因而邪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