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志福  喻松仁  丁敏 《光明中医》2014,(9):1816-1816
汗病是指一系列以汗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临床上以自汗、盗汗最为常见,其它尚有头汗、手足汗、半身汗、阴汗、腋汗、黄汗、红汗、战汗、狂汗、绝汗等。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典籍《内经》就已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据考,《内经》全文涉及"汗"之字有60个篇章共322次。其中《素问》34个篇章共127次,《灵枢》26个篇章共195次。  相似文献   

2.
解读《内经》之"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菲 《吉林中医药》2008,28(7):477-479
汗为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产物.通检<内经>中200处的论汗内容后不难发现,其对人体出汗之源、出汗的机理、汗与五脏、汗与津液、汗与血的关系有深刻揭示.<内经>从外感性和内伤性两方面论述了病理汗出,认为出汗是病理过程中的主要体征,可根据出汗辨疾病顺逆和病情发展.对<内经>汗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内经》辨汗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5.
吴勇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0):443-444
本文就《内经》对汗的生理作用的认识,归纳为协调阴阳和调畅气血两个方面,以冀通过有关的阐述,对汗法研究和汗证治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内经》对“汗”论述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内经》关于汗出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英 《河北中医》2008,30(2):188-188
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生理现象,《内经》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如《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之于阴谓之汗”,《灵枢·决气篇》中“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明确阐明了汗出的机制。《伤寒杂病论》所创汗法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世历代医家提出的“阴虚盗汗”、“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治疗学的角度出发,就发汗以祛邪、止汗以扶正、禁汗以防变3个方面论述了《内经》的理汗思想。并认为发汗、止汗、禁汗是后世汗法研究和汗证治疗的理论渊薮。  相似文献   

9.
浅析《内经》从脏腑论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内经》相关条文,认为《内经》对汗证与脏腑病位的关系认识较为全面,提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亦与肺、脾胃、肝胆、肾等脏腑有关。这些论述对于指导后世医家临床辨证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证候,提出相应治法与方药。  相似文献   

10.
武天立 《山西中医》1993,9(2):10-11
《黄帝内经》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中在中医妇科生理、病理、诊断、辨证等方面的理论阐述甚详。本文就《内经》妇科生理观、病理观作一探讨。 一、生理观 《内经》对中医妇科的生理有独特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  相似文献   

11.
探讨"和"—这个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范畴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揭示了"和"的本义、读音及其引申含义;论述了其哲学与社会学内涵,以及几千年间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尤其是《黄帝内经》中"和"在治疗目的、治疗手段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汗证;病因病机;治法《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灵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3.
谈《内经》卫气运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萍 《四川中医》2004,22(2):20-21
本文归纳总结《内经》条文,对卫气运行之规律、特点、根于肾等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冯文林 《中医教育》2011,30(3):80-81
笔者在内经教学的4年中,时常有学生对内经中一些看似矛盾而似乎又有些合理的论述提出疑问。本文从中选取两个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的问题,结合《内经》相关原文来进行讨论,即《内经》中出汗致皮肤病然而汗法又能治疗皮肤病,以及《内经》中咸致瘀与咸亦能软坚。通过此文论述以期达到对《内经》初学者解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望面色,即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历代中医文献在有关望诊的著述中颇为注重望面色,尤其《内经》中就有关于望面色的详细记载。兹将有关论述,作一浅析。一、来源及意义色诊来源于五行学说,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为人食天地间的五气、五味所化,乃内脏生气的外荣现象。《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  相似文献   

17.
18.
19.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出异常予以五脏分证。总结《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论述,尤其是"审因辨汗,五脏分证"的特点,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七损八益”探究阎晓天(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内经》中医名词,注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自然界和人体的重要篇章,其中在论述如何调养人体阴阳之时开宗明义道:“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