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 Ⅰ、Ⅱ类牙列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美学、舒适度、咀嚼功能、基牙健康状况和牙龈指数等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修复,术后6个月患者均认为美学效果好,主观感觉舒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基牙状况健康,牙龈指数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 Ⅰ、Ⅱ类牙列缺损近期临床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陈汝军 《临床医学》2011,31(6):102-103
目的应用磁性附着固位可摘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探讨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Magfit磁性附着体为1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磁性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结果随访1~4年,12例患者中除1例基牙松动度增加外,余11例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检查基牙无病变。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MK1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K1型精密附着体的特性.方法应用MK1精密附着体(德国产)修复多种牙列缺损患者31例,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全部病例使用精密附着型可摘局部义齿后,固位作用良好,异物感减小且外形美观.随访3年1例基托折断、1例锁轴脱落,其余使用情况良好.结论MK1精密附着体的优点是连接装置位于义齿内,不显露,不影响美观,义齿取戴过程中对基牙不产生侧向的作用力,不损伤基牙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I、II类牙列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美学、舒适度、咀嚼功能、基牙健康状况和牙龈指数等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修复,术后6个月患者均认为美学效果好,主观感觉舒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基牙状况健康,牙龈指数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I、Ⅱ类牙列缺损近期临床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志清 《临床医学》2021,41(7):61-63
目的研究Vitallium铸造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对基牙牙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开封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06例,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研究组(Vitallium铸造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和对照组(钴铬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前及修复6个月后基牙牙周情况(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比较两组患者修复12个月后基牙松动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6个月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水平均较修复前显著上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修复12个月后,研究组基牙无松动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身义齿固位及稳定、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程度、舒适程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Vitallium铸造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效果良好,对基牙牙周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床上通常采用卡环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远中游离端牙缺失,但修复后常出现义齿固位不良、稳定性差、影响美观的问题.而新型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局部义齿兼有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的特点,在提供良好固位的同时更有良好的稳定性能.目的:评价MK-1精密附着体町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l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访1年观察实验,于2006-09/2007-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完成.对象:选择2006-09/2007-09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单侧远中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26例,均有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史.修复所用的MK-1附着体是一种被动制锁式附着体,其阳性部件和阴性部件高度嵌合,并由固位锁锁定,能为义齿提供准确的固位.方法:行MK-1附着体固定-可摘联合义齿修复,分别在义齿修复前、修复3,6,12个月后,测试义齿的咀嚼效能和患者主观满意度.主要观察指标:用咀嚼效能测定法测试MK-1精密附着体义齿和对侧正常牙齿的咀嚼效能.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主观评价义齿的固位效果、美观性、舒适度及咀嚼能力,其评分标准为:满意(≥8分),一般(6~8分),不满意(≤6分).结果:MK-1精密附着体义齿单侧咀嚼效能为0.83±0.42,对侧正常牙齿为0.89±0.38,两者比较筹异无显著件意义(P>0.05).88.2%的患者对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美观性、舒适性感到满意.2例出现缺牙区牙槽骨吸收,重衬义齿可摘部分后症状消失.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远中游离缺损失患者无生物相容性反应,12个月随访稳定及固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 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对基牙牙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且行M 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一时期35例行普通卡环义齿修复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基牙牙周相关指标变化,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修复前两组患者SBI、AL无明显差异(P >00.5),修复后均显著改善(P <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除对照组修复后6个月与修复后1年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修复后0个月两组患者GCF、GCF‐ALP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随访期间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 <00.5),远远高于研究组(P <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与普通卡环义齿比较可显著改善基牙牙周状况,提高美观满意度与舒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K1型精密附着体的特性。方法:应用MK1精密附着体(德国产)修复多种牙列缺损患者31例,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现象。结果:全部病例使用精密附着型可摘局部义齿后,固位作用良好,异物感减小且外形美观。随访3年1例基托折断、1例锁轴脱落,其余使用情况良好。结论:MK1精密附着体的优点是连接装置位于义齿内,不显露,不影响美观,义齿取戴过程中对基牙不产生侧向的作用力,不损伤基牙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精密附着体具有固位性强、美观性好、舒适耐用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中,球帽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义齿中应用较多。目的:比较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行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的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每种修复方式15例,3年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及基牙牙周健康情况。结果与结论:磁性附着体组患者满意度中美观性、固位情况、咀嚼功能及舒适程度优于传统卡环固位组(P〈0.05),球帽附着体组患者满意度中美观性、舒适程度优于传统卡环固位组(P〈0.05),磁性附着体组患者满意度中固位情况、舒适程度优于球帽附着体组(P〈0.05)。牙龈指数: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P均〈0.05);基牙松动度: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P均〈0.05);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牙周袋深度增加程度轻于传统卡环固位组(P〈0.05);牙槽骨高度: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P均〈0.05)。结果表明使用精密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较传统卡环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磁性附着体在修复下颌覆盖义齿时较球帽附着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提供满意的固位力,更好地保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10.
吴伟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08-1309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He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骆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L Acrylock 4315型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ZL Acrylock4315型精密附着体修复双侧,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15例,观察游离端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ZL Acrylock4315型精密附着体可摘义齿固位,稳定性好,异物感明显减小,美观。观察1年,无义齿折裂,附着体锁轴松动情况。结论:ZL Acrylock4315型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12.
了解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适当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其中附着体义齿33例,套筒冠义齿26例,磁性固位体义齿9例。修复成功率达92.64%,经随访发现修复1、2、3年后缺牙区牙槽骨颊舌侧吸收厚度、高度及近远中吸收厚度、高度均与修复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修复义齿咀嚼功能,维持美观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弹性栓道式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弹性栓道式附着体在牙列缺损局部活动义齿中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弹性栓道式附着体为18例患者设计制作26件义齿。结果:最长者经2年零6个月观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患者戴用该义齿后,咀嚼功能良好,美观舒适,基牙无病变,是一种较理想的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23-3724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套筒冠修复牙列缺损,观察组患者采用套筒冠联合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义齿美观程度、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固位功能5个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美观程度、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黏膜压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筒冠联合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伟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08-1309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v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v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太极扣附着体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的咀嚼效率、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结果修复3个月、6个月后与12个月后,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修复3个月、6个月后与12个月后,观察组的GI和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太极扣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有更高的患者的咀嚼效率和更低的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行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主观感受。方法:为46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制作19件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每件义齿设计1 ̄2副附着体)和27件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戴用义齿经1 ̄2次修改,于修复后1个月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在外观、舒适性、稳固性、咀嚼功能、语音功能5个单项满意度及均满意度方面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易清洁单项的满意度上低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行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较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牙周指数及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卡环固位体义齿覆盖修复,观察组接受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比较两组牙齿松动情况、牙周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牙槽骨高度)、美观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牙齿松动度优于对照组,牙周袋深度较对照组浅,龈沟出血指数较对照组低,龈沟液量较对照组少,牙槽骨高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美观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接受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固位效果显著,能优化牙周健康水平,提高美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球状快套冠外附着体义齿在牙列双侧游离端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球状快套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25例患者经过6个月-3 a临床随访,球状快套冠外附着体义齿在牙列双侧游离端缺损修复中,义齿美观舒适,摘戴方便,固位力强,稳定性好,对基牙损伤小。结论球状快套冠外附着体义齿是双侧游离端缺损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