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对1例9岁女性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采集骨髓液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活检和肝脏活检的组织切片后常规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用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患儿长期发热、贫血、血小板减低,肝脾进行性肿大,伴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呈进行性增高,多形性小淋巴细胞浸润骨髓基质,肝内增生浸润的淋巴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物CD3和活化细胞毒性标记物粒酶B,EB病毒mRNA阴性。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肝脏和(或)脾脏和(或)骨髓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诊断;EB病毒感染可能是γδT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后的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脏病理变化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肝病中心收治确诊的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儿的术前3d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HBV-DNA病毒栽量等检测指标。根据肝脏病理改变程度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炎症损伤两组及无肝纤维化和肝纤维化两组,分析与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Abl)、Ⅲ型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及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轻度肝脏炎症组57例,中重度肝脏炎症组22例,两组的ALT、AST、Abl及HBV-DNA载量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脏纤维化组19例,肝脏纤维化组60例,两组的肝纤维四项指标发现Ⅲ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及Ⅳ型胶原蛋白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HBV-DNA载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及HBV-DNA载量不能预测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脏病理炎症改变程度,肝纤维四项对评估患儿肝脏纤维化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肝穿刺活检为评估患儿肝脏病理改变的金标准,对于指导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52岁。因右上腹部疼痛3月余到我院就诊。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叶见6.0 cm×4.0 cm肿块,考虑原发性肝癌(PLC)。查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甲胎蛋白(AFP)正常。行腹部CT扫描示:肝右叶下段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内缘凹陷不平,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腹主动脉旁未见增大淋巴结。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PLC)。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均正常,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肝右叶肝细胞癌。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 d出院。因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女,39岁.因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功能异常,拟行肝穿刺复查治疗情况入院.有乙肝病史16年,母亲和妹妹均患有乙肝,无其他传染病家族史.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入院治疗.查体:身高155cm,体重70kg.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HBsAg、HBeAg及HBcAb均阳性,HBV-DNA 10.19×108copies/ml;丙氨酸转氨酶(ALT) 14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6U/L;铜蓝蛋白(CER)正常;自身抗体及甲、丙、戊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均阴性.B超检查示慢性肝损害、轻度脂肪肝;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示:慢性乙肝G2S3,重叠中重度脂肪变性.予干扰素a2a 500万单位隔日1次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肝穿刺活检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的肝脏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0例初诊疑为IHS患儿进行肝穿刺活检,并与临床最后诊断比较。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67%),该组患儿出现肝硬化者占30%。IHS首位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主,共15例。肝脏病理改变以淤胆、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肝纤维化、多核巨细胞形成为主。结论:肝穿刺病理检查能比较确切地反映肝脏病变,可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应当大力提倡。实时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用自动活检枪作肝脏活检安全,标本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候正琴  仇纯武  李春明 《临床荟萃》2011,26(20):1811-1813
抗病毒治疗是延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病进展的重要治疗措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指南[1]明确指出,对于有病毒复制,但肝功能持续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尤其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肝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肝脏炎症分级达G2级以上或肝纤维化分期达S2以上,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肝脏损害患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方法 收集这16例p^SS患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16例患均以肝功能异常起病,部分患得合并其他脏器受器,经检查确诊为pSS,这些患得中抗线粒体抗体(AMA)的阳性率较高,肝脏病理检查大多数为慢性活动肝炎表现。结论 pSS的肝损与病毒性肝损有不同特点。以胆管酶升高为主,治疗也与病毒性肝炎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28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肝功能、血清HBV-DNA及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 228例患者中病理符合病毒携带者49例(21.5%),肝硬化7例(3.1%),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36例(59.6%),中度28例(12.3%),重度7例(3.1%),重型1例(0.4%)。炎症分级G≥2者43例(18.8%);纤维化分期S≥2者49例(21.5%)。HBeAg阴性组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重于阳性组(P值均小于0.05)。HBV-DNA低载量组纤维化分期重于高载量组,而两组间肝组织炎症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不同程度病理变化,血清HBeAg、HBV-DNA均不能准确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对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并肝脏畸胎瘤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肝硬化并肝脏畸胎瘤误诊为肝癌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右上腹痛伴尿黄入院,经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诊断乙肝肝硬化,根据B超及CT检查显示肝右叶占位及甲胎蛋白(AFP)1320.00μg/L,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拒绝手术,经保肝、降酶及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及AFP改善,3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20个月,肝脏占位病变无变化,行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肝脏畸胎瘤。结论乙肝肝硬化并肝脏占位伴AFP增高者,易误诊,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尽早手术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CT参数分析。方法:选取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疑似肝硬化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阳性67例,阴性13例;肝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6例,C级3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阳性66例,阴性14例,多层螺旋CT检查肝硬化的准确率93.75%,灵敏度95.52%,特异度84.62%,阳性预测值96.97%,阴性预测值78.57%,Kappa值=0.777,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多层螺旋CT检查肝功能分级结果显示,A级56例,B级7例,C级4例,检出准确率91.04%(61/67)。肝功能C级体表面积大于A、B两组,B组肝脏体积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肝硬化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能够准确获取患者肝脏体表面积以及肝脏体积等数据,有效显示肝功能分级,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敬君 《临床荟萃》2007,22(12):897-897
患者,女,42岁。于2001年3月因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就诊。行淋巴结摘除术。术后病理示:淋巴结广泛坏死,伴组织细胞增生。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术后抗炎治疗半个月,病情平稳出院。2个月后又出现发热、盗汗,并于锁骨上、  相似文献   

12.
由于肝活检推行难度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检查及肝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确立临床诊断。但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有些患者病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及肝功能指标变化轻微,易造成临床诊断不正确。为此,我们对86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对临床诊断和病理学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再评价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住院并经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8例,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等方法分析临床上常规肝功能检查指标与肝脏炎症分级(G)、纤维化分期(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明显肝损害(G2~4,S2~4)的价值。结果白蛋白(A)和白/球蛋白比(A/G)与G、S和病理分度的相关系数最大,呈显著负相关。总蛋白(TP)与G、S无显著相关性;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与S无显著相关性,其他指标均与肝组织病理结果显著相关;而在与G有相关性的肝功能指标中,ALT的相关系数最小,为0.198。根据ROC曲线得出以A<41.45g/L诊断明显肝损害的准确性较低,而以A/G<1.37在诊断明显肝损害、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适应证中有一定准确性。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组织损害关系较密切的肝功能检查指标首先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A及A/G,在正常的低值(A<41.45g/L、A/G<1.37)即对诊断明显肝损害有一定准确性,可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经检查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92例,均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且根据结果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54例以及早期肝硬化组38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早期肝硬化组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肝脏表面被膜、肝静脉清晰度、肝脏边缘形态、脾脏面积、胆囊壁以及肝内韧带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肝硬化的肝脏各指标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可用于患者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测定4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同时行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比较病理各期所对应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并对肝纤维化程度与剪切波速度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期除S0与S1期剪切波速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的剪切波速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剪切波速度与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889,P=0.000)。结论 ARFI技术可以直接测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的弹性参数,并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B超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轻、中度肝脏病变的检查结果及B超检查对于大三阳和小三阳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轻度慢性肝炎(48.41%)、中度慢性肝炎(28.57%)及肝硬化(23.02%)比例与B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患者光点增强(52.28%)、弥漫性肝病(32.95%)、肝硬化(14.77%)、肝内占位(0.00%)与小三阳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病理结构改变具有特异性,且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肝脏、脾、胆囊会出现声像图异常,B超检查对于轻、中度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与病理学检查的准确率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7.
肝静脉闭塞病——附1例尸检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性,2岁7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经尸检证实为肝静脉闭塞病(VOD).其姐姐亦于3岁时出现类似症状而夭折。姐弟俩均嗜吃茶叶,分析茶叶可能是本病的病因。由茶叶而致的VOD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结合文献对VOD的病理诊断及其发生机理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44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肝功能、血清HBV DNA及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 244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硬化7例(2.9%,7/244),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43例(58.6%,143/244)、中度32例(13.1%,32/244)、重度9例(3.6%,9/244),病理无明显改变者53例(21.7%,53/244);炎症分级(G)≥2者48例(19.7%,48/244);纤维化分期(S)≥2者54例(22.1%,54/244).对HBV DNA阳性者,HBeAg阴性组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均<0.05).HBV DNA低载量组患者肝纤维化分期高于高载量组,但两组间肝组织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数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HBeAg、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肝局部结节增生三例误诊为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厚上  李涛  艾力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91-891
1病例资料【例1】男,41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方叶占位性病变。CT、MR I检查均示肝方叶有一3 cm×2 cm大小的实质性占位病变,考虑为小肝癌。查肝功能正常,甲胎球蛋白(AFP)阴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方叶有直径2 cm突出肝面的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质地中等,无包膜。行肿物切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肝良性病变。石蜡切片镜检示肝小叶结构正常,局部汇管区小胆管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痊愈出院。【例2】男,38岁。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3个月。B超、CT检查均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癌。…  相似文献   

20.
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诊治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双侧睾丸多发性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该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侧阴囊隐痛,睾丸触摸到肿物,双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磁共振均提示双侧睾丸恶性肿瘤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双侧睾丸肿物切除术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为表皮样囊肿,腹股沟淋巴结慢性炎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表皮样囊肿.随访7个月无不适.结论: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B超、磁共振检查对诊断本病有筛查作用,但主要依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