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摘要患者,女,57岁,因"暗红色血便十余天"于2010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有尿毒症病史14年,规则血液透析13年。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34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34例尿毒症患者均顺利完成透析过程,并发症少。结论详细了解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的阶段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女,30岁,已婚,因"上环1年余,发现节育环嵌顿1月余"于2010年12月10日9:00入院。自诉于2009年8月13日在外院上环,于2010年10月22日发现妊娠,遂在外院行人流术,术中发现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行B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现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3~71岁,每周透析1~3次,每次4~4.5 h.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炎36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9例,多囊肾肾病2例,痛风性肾病1例.诊断均参照第12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慢性肾衰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日益增加,透析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皮肤瘙痒,约占透析并发症的67%~86%.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2004年10月24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张明瑞教授针对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提出了组合型人工肾的概念,为预防和治疗长期透析并发症提供了治疗方案.现就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6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行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76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胫神经、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在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方面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周围神经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总结并发左心衰的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30例行血液透析的并发左心衰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血液透析、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强了血液透析护理,饮食、心理等护理,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2~3h后从烦躁、端坐呼吸转为安静、半卧位呼吸且呼吸平稳正常;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余下2例患者中1例患者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血液透析是快速缓解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纠正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加强对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头部外伤后十几小时于2005年12月12日15:00由门诊以"脑外伤"收住入院。入院诊断:中医(脑外伤、瘀血停滞),西医(左上颌窦后壁、颧弓  相似文献   

9.
冯婉娟 《淮海医药》2013,31(5):461-461
尿毒症患者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延长,尿毒症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如:顽固性高血压,皮肤搔痒,肾性骨病等,单纯低通量血液透析疗效不显著,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可有效的解决一些问题。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为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HP+HD联合治疗,现将临床效果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男,58岁,既往体健。因"尿酸高"在家自服丙磺舒0.5g,每日2次;碳酸氢钠1g,每日2次。近日查体时发现血脂偏高,医生遂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507)10mg口服,每日1次。患者于2009年12月7日晚20:00服阿托伐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作用。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的2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一年以下3例,一年以上23例,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例中老年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完善的护理方法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中老年尿毒症患者周到细致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透析充分,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中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命。结论完善的护理方法对于提高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76岁,因摔倒后右肩部、腕部及髋部肿痛伴活动受限14小时于2009年12月15日入院,初步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右肱骨近端骨折、右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21例,分别于透析治疗后1个月及透析后6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常规指标: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结果: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1个月后较透析前LA、LVEDd、IVSd及LVPWd有明显减小(P<0.05),6个月后LA、LVEDd、IVSd及LVPWd较1个月时亦有所减小(P<0.05);透析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腹膜透析组对心脏结构改善均明显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均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而腹膜透析效果更优于血液透析,随着透析时间延长,心脏结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医院感染现状,掌握医院感染漏报情况,从而为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该院于2014年12月9日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9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包  相似文献   

16.
4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265例血液透析维持1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有关临床分析。结果 265例患者中死亡40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12例,死于脑出血8例,死于重症感染的4例,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成活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及透析期体质量增长率较成活组高,而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浓度等反映忠者营养状态的指标均较成活组低。死亡组患者平均血液透析时间较成活组明显缩短。结论 心脏及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控制体重的增长,重视血液透析充分性、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预防该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24岁,已婚,孕2产1,末次月经为2004年6月4日。预产期2005年3月11日,因停经6个月阴道问断流血20d。于2004年12月14日上午9:00时诊断为“6月孕死胎”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18.
朱淑兰  赵立全 《天津医药》1997,25(9):542-542
血液透析过程并发出血性心包炎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死因,因此对此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 例1 男,26岁。主因纳差、恶心、下肢肿1年余,加重伴呕吐20天于1989年11月17日入院。6岁时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体检:血压24/19kPa,贫血貌。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4次/分,律齐,心尖部有Ⅱ级收缩期杂音及广泛的心包摩擦音。双肺下呼吸音低。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肝肋下2cm,质中,脾未及。双下肢明显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3g/L,血小板120×10~9/L,出血时间1分,凝血时间5分,血BUN 52.1mmol/L,Cr 1833.4μmol/L,Ccr 2ml/min。尿渗透压371mmol/L,尿蛋白( )比重1.010。住院后立即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用醋酸盐透析液常规透析)及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血液透析10次后,患者在11天内先后5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50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结果 50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收缩压、肌酐(Scr)、尿素氮(BUN)、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钾(K+)水平等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变化,心力衰竭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18%,其中45例(90%)患者心功能改善达2级以上;4例(8%)患者心功能改善达1级以上;1例(2%)患者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是纠正尿毒症伴发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究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治疗尿毒症伴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伴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来治疗尿毒症伴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浆肾素等,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