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放免法测定2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取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术前低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天(P值分别<0.05和0.001),术后3天又恢复到术前水平。上述血清皮质醇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兆桐  彭黎军 《癌症》1994,13(4):327-328
我们对24例食管贲门癌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数的变化及与胸腔引流量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T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天(P<0.05),KPTT手术前后无差异。R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即刻(P<0.05),血小板凝集与粘附在术前明显低于后即刻笔手术后1天(P<0.05)。术后24小时内各项凝血提数均降低的患者,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增多。提示围手术期凝血指数的变化与胸腔引流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2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数的变化及与胸腔引流量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T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天(P<0.05),KPTT手术前后无差异。R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即刻(P<0.05),血个板凝集与粘附在术前明显低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天(P<0.05)。术后24小时内各项凝血指数均降低的患者,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增多。提示围手术期凝血指数的变化与胸腔引流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和结果收治70岁及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119例,其中前6年54例,后4年65例。后期患者中、晚期(Ⅲ、Ⅳ期)比例高于前期,后期Ⅰ、Ⅱ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率显著较前期提高(91.7%和67.7%,P<0.05),Ⅲ、Ⅳ期病例间无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但后期住院死亡率较前期明显降低(18.5%和38.9%,P<0.05)。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指征应根据其肿瘤分期和全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食管贲门癌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对30例病人和对照组20例非肿瘤病人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与对照组及手术前后相比较。结果显示: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CIC)增高,P<0.01。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可以认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可作为食管贲门癌病人辅助诊断、预后监测和疗效判断的一项免疫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DKT系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荧光法,对2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患者术前T3、T4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8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5周手术根治组T3、T4值明显高于术前,T8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探查组T3、T4、T8值与术前无差异(P>0.05)。并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70岁以及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贲门患者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和结果 收治70岁及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119例,其中前6年54例,后4年65例,后期患者中,晚期(Ⅲ,Ⅳ期)比例高于前期,后期Ⅰ,Ⅱ肿瘤瘤根治性切除率显著较前期提高(91.7%和67.7%,P〈0.05),Ⅲ,Ⅳ期病例间无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但后期住院死亡率较前期明显降低(18.5%和38.9%,P〈0.05)。结论 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  相似文献   

8.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斌  李木泉 《癌症》1998,17(2):134-136
目的:为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食管癌9例,贲门癌24例)。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发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7.3%),以肺部感染为主;五年生存率:食管癌25%,贲门癌27.3%。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衡量患者的生理年龄及病灶情况;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1994年12月,作者对193例贲门癌患者行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与同期贲门癌手术,食管-胃端端吻合术相比较,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前者分别为0、3.6%和6.5%,后者分别为2.5%、7.0%和1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不仅具有抗返流作用,而且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也低于食管-胃端端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贲门癌术式。  相似文献   

10.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三年以上生存期的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80例手术治疗后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9例生存期3年以上,占11%,且有1例生存期6年。结合临床资料,将生存期3年以上病人与其它随访病人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提示,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生存期较长者与下列因素有关:(1)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P<0.01。(2)直线加速放疗,剂量40~60Gy,P<0.05。(3)术后BCNU化疗,P<0.01。  相似文献   

12.
何建胜  严福来 《浙江肿瘤》2000,6(3):164-165
「目的」探讨27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经治的27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病人术前状态,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探讨相关因素。「结果」全组272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生吻合口瘘15例(发生率5.5%),其中颈部吻合口 6例,胸部吻合口瘘9例,残废例(瘘死亡率13.3%)。患者营养状态及手术操作与吻合口瘘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重视手术操作规范技巧  相似文献   

13.
肿瘤切除前后患者血清Tuftsin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肿瘤怠者切除前、后血清Tuftsin水平,探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确立Tuftsin在肿瘤免疫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术前组血清Tuftsin水平均值明显低于术后组和对照组(P<0.001);术后组血清Tuftsin水平均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对肝瘤患者应最大限度地切除,增加机体内血清Tuftsin的含量,有利于激活患者NK细胞、T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贲门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手术治疗的86 例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组42 例;单纯手术治疗组44 例。术前化疗方法为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动脉,注入5 F U 1.0 g、 D D P100 m g、 M M C 20 m g。结果 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组术后3 年生存率为52.4% ,5 年生存率为 35.7% ,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术后3 年生存率 31.8% 、5 年生存率20.4%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提高贲门癌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食管腺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PEAC)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106例PEAC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3603例食管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EAC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2.8%和23.5%,与食管鳞癌相似;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及手术切除性质。其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0%,低于食管鳞癌(P<0.01);其手术5年后死于转移复发的占82.4%,高于食管鳞癌(P<0.01)。辅助放疗对Ⅰ、Ⅱa期患者有一定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结论PEAC和食管鳞癌相比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患者预后差。手术是其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指征为0、Ⅰ、Ⅱ期及估计可切除的Ⅲ期甚至Ⅳ期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辅助放疗可能对N0患者有所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5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且升高水平与食管病变长度呈正相关;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放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降低程度在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病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表现的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关系;而放疗后水平下降,可能是由于放射治疗降低了免疫细胞对sIL-2R的释放所致。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血清sIL-2R有可能作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患者若干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25例食管鳞癌患者及55例健康志愿者入组研究。检测外周血清中IgG、IgA、IgM、C3、C4的含量,对比常人组与患者组;术前、后组;输血组、不输血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指标中受测各Ig的含量与常人组比较均见降低(P<0.05);补体C3、C4含量均见升高。手术后7天受损的体液免疫功能仍无明显恢复(P<0.05)。围术期输血能加剧术后Ig的改变(P<0.05)。补体的变化不明显。结论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受损,血清中Ig含量降低、补体升高。手术及围术期输血进一步加剧这一损害。  相似文献   

18.
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化疗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Zhang B  Cai Y  Zhang Q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77-280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可手术的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37例,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A组)253例;术后辅助化疗组(B组)284例。A组术前联合化疗,每周一次共4次,休2周行根治性手术。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开始化疗、化疗方案和完成化疗周期相同。结果(1)Ⅲ期患者,A组5年总生存率(OS)59%,无病存活率(DFS)54.9%,均明显高于B组28.3%和20.8%(P<0.05)。(2)Ⅱ期患者,A组8年OS81.4%,DFS76.3%,均高于B组67.4%和62.9%(P<0.05)。Ⅲ期患者,A组8年OS46.9%,DFS40.6%,也高于B组20.7%和13.3%(P<0.05)。(3)A组T3、T4和转移淋巴结数≥4个的患者,5年、8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可手术的Ⅲ期乳腺癌,术前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8年生存率,明显改善Ⅱ期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端端吻合的测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人认为食管癌切除后保留食管末端(包括食管下括约肌)、食管端端吻合并行胃底折叠术可防止术后的胃食管返流。作者对行此术式的14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食管压力测定。术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在正常范围,为2.57±0.21kPa,与正常人对照组2.51±0.48kPa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到1.66±0.40kPa,与术前值有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胸腔胃压力为1.09±0.44kPa,残余食管压力为1.02±0.36kPa,相差无几,说明食管与胃之间存在一共通腔。可以认为,保留的食管下括约肌已不再能起抗返流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戎铁华  刘广森 《癌症》1995,14(4):280-282
我院自1966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分别1775例及610例,可切除肿瘤并作食管与胃或肠吻合者分别为1592例及496例,前者5例,后者1例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故狭窄率分别为0.3%(5/1592)及0.2%(1/496),二者合计为0.3%(6/2088),本文讨论了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成因,分级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