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药耐药性(MDR)是用化疗药物成功地治疗肿瘤的主要障碍之一。其机理涉及诸多因素。应用JSB-1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PAAP)对42例急性白血患者mdrl基因天达产物P170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170表达率为33.3%,其中初诊患者P170阳性率为23.3%,复发患者58.3%,初诊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复发组阳性率(P<0.05)。另外P170表达阴性组病人缓解率67.9%显著高于阳性组缓解率28.9%(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产物P17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38例首次手术及15例复发卵巢癌腹水中提取癌细胞(ACC),并抽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PBL),用荧光单克隆抗体P170标记上述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化疗前21%卵巢癌细胞P170阳性;②复发组ACC之MDR1表达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③化疗期间及PBL及ACC的MDR1,表达随  相似文献   

3.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特点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多药耐药P-糖蛋白(P-gp)及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73例初治、23例难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P-gp的表达。结果发现,P-gp阳性率在初治者及难治者分别为29.5%及65.2%,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难治者以P-gp高表达为主。不同AML亚型、不同患者P-gp表达差异显著,以杂合性白血病表达最高(75%),M3表达最低(3.6%)。P-gp+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16.9%,显著低于P-gp-者的76.5%(P<0.001)。P-gp+M1、M2、M5患者的CR率分别显著低于相应的P-gp-者(P值分别为<0.005,<0.001及<0.05)。提示P-gp是成人AML预后差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检测方法,探讨MDR1基因表达检测的临床价值,我们采用RT-PCR1方法定量检测了K562、K562/ADM细胞株和3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MD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耐药K562/ADM1细胞系的MDR1表达较高,而K562敏感细胞系无表达。2)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阳性表达率40.0%,表达值为0.2208±0.0896。3)5例正常人对照均无MDR1阳性表达。4)初治急性白血病MDR1阳性表达组缓解率为41.7%,明显低于阴性组88.9%(P<0.01)。我们认为RT-PCR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定量检测MDR1表达手段,有临床实用价值;另外,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表达检测的结果表明,MDR1表达增加是化疗的一个不利因素,且对化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HLA—DR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40例乳腺癌石蜡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根据HLA-DR阳性细胞的多少,40例病人分成两组:高阳性组(GH,〉3%)和低阳性组(GL,≤30%)。结果显示:1.HLA-DR表达与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组织学分极无关,但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显著相关(P〈0.05);2.高阳性组各时点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同于低阳性组(P〈0  相似文献   

6.
郭宏峰  乔振华 《白血病》2000,9(5):290-29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8例AL患者骨髓和1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复发难治组MDR1阳性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完全缓解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初治组MDR1阳性病例与MDR1阴性病例的首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45%和88.89%)之间有显著差异。MDR1的表达在FAB各亚型间略有差异。MDR1阳性的复发难治AL患者,经环孢酶素A(CsA)逆转多药耐药后,完全缓解显著增高。结论:MDR1基因过度表达可临床耐药,是预后的重要不得因素,是判断疗效及早期复发的一个重要标志。CsA有较好的逆转复发难治AL多药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1例原发、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了免疫表型及p170检测。同时对可判断疗效的80例患者(不含M3)进行了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3患者CD13、CD33高表达、CD34、HLA-DP、p170均为阴性,M2a患者CD7高表达而CD14、p170阳性率较低;M2b患者CD7为阴性,M4、M5的特点相似,CD14、CD15、CD38、CD33、HLA-DP均高表达,CD7弱表达,p170阳性率较高。免疫表型与AML预后关系分析结果显示CD34、CD15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而CD14、CD7、淋系相关抗原与预后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P170蛋白表达与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化学APAAP法检测急性白血病P170表达。结果6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的P170阳性表达率为23.3%,在AML各亚型中,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P170阳性表达率最低,可评价化疗效果者48例,P170阴性组总组解率为82.9%,P170阳性组总缓解率为30.8%,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170阳性表达与AL的  相似文献   

9.
麻生文  戎有平 《白血病》2000,9(1):19-21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免疫表型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2例初治ANLL患者进行了MDR,基因及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ANLL患者MDR1阳性表达率为30.7%,其中M3明显低于其他亚型。MDR1阳性ANLL患者CD34表达率显著高于MDR1阴性者;而其安全缓解率(37.5%)则低于后者(88.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头颈部鳞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17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JSB-1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头颈部鳞癌(口腔癌14例,唇癌10例,皮肤癌6例)患者mdr1基因产物P170进行检测。结果P170表达率为63.3%,其中初诊组患者P170阳性率为47.4%,复发组患者90.9%。初诊阳性率明显低于复发组阳性率(P<0.01)。以唇癌P170阳性表达率最低。另外对10例唇癌病人进行初步观察,P170表达阴性组化疗有效率(CR+PR)92%,显著高于阳性组47.6%。结论提示头颈部鳞癌多药耐药与P1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P—gp,MRP,GST—π表达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机理,应用BEL-7402细胞株,通过不断提高培养液中阿霉素(Doxorubicin)的浓度,长期筛选培养,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BEL-7402/Dox。经MTT法检测BEL-7402对长春新碱(VCR)等8种抗癌药的抗性提高了27倍~1100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细胞株表面MDR1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脱甘肽硫转移酶GST-π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了MDR及MRP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析发现,93.5%~97.4%的BEL-7402/Dox细胞表面P-gp表达阳性;84.7%~90.2%的BEL-7402/Dox细胞表面MRP表达阳性;BEL-7402细胞与BEL-7402/Dox细胞GST-π的表达无明显变化。RT-PCR证实此细胞株中有MDR及MRPmRNA的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杨丽萍  于明华 《白血病》2000,9(5):276-278
目的:探讨CD4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CE4在AML患者中表达率为40.2%,M5中阳性率最高92.9%,M4次之为55%,CD4^+AML高表达HLA-DR,CD38、CD33、CD15、CD14、TB系列抗原阴性。CD4^+AML中可见11q23、inv(16)、t(9;22),未见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但伴11q23和inv(16)异常的AML频繁表达CD4,阳性率分别为86.3%、60.2%。CD4^+AML在年龄、性别、肝脾肿大、CNS-L、DIC、1疗程CR率等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不同。结论:CD4^+AML是一种起源较高的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髓系白血病,CD4的表达对AML-M4、M5尤其是M5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人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J  Hua D  Xia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302-30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1)P糖蛋白(Pgp)表达在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A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单克隆抗体UIC2检测了151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7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Pgp表达。结果Pgp+在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20.5%,明显低于Pgp患者的78.5%(P<0.001);Pgp+在ALL患者的CR率为66.7%,与Pgp-患者的8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患者的6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Pgp患者(AML:66.7%∶8.7%,P<0.001;ALL:50%∶9.5%,P<0.05);Pgp+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期(DFS)较Pgp患者短(AML:5个月∶13个月;ALL:4个月∶13个月)。结论Pgp过度表达是成人AL的不良预后因素,是判断疗效及早期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多元耐药MDR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15例急性白血病(AML12例,ALL3例)患者的骨髓细胞通过RTPCR等法,检测MDR1,分析其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15例(AML8例,ALL1例)的MDR1表达阳性(阳性率60%)。其中6/9例经化疗不缓解。1/9例部分缓解,2/9例完全缓解,在MDR1表达阴性者中,5/6例完全缓解,1/6例不缓解。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MDR1基因表达和化疗的效果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Bcl—2,P170,CD34表达及临床预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估急性白血病Bcl-2,P170,CD34表达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Bcl-2,P170,CD34的表达。结果Bcl-2P170,CD346高表达的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率低于低表达或不表达者(45.5%v77.4%,50.0%v78.6%,57.1%v75.0%,P〈0.05),未CR和早期复发率高,分别为81.8%,78.6%,64.  相似文献   

16.
CD3AK细胞和L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性23例,女性28例)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以CD3McAb(CD3单克隆抗体)和小剂量IL-2(500u/ml)共同诱导的CD3AK细胞治疗,另一组(20例)输注大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常规LAK细胞治疗,以探讨降低IL-2用量、提高杀伤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D3AK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缓解均优于LAK组。CD3AK组PR+MR率较LAK组高29.0%,S+P率和死亡率分别较LAK组低12.4%和9.6%。同时比较了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体外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CD3AK细胞增殖率高于LAK细胞(P<0.01),靶细胞抑制率二者在0.05水平无显著差异。提示CD3McAb在刺激杀伤细胞活性,尤其在提高其增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CD3AK/IL-2能更有效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任金海  董作仁 《白血病》1998,7(4):195-197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基因表达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半定量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38例AL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组LRP基因的表达,并LRP/β2M≥0.3定为LRP^+,结果发现初治组合LRP的阳性率为44.4%,LRP^+与LRP^-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37.5%和90.0%(P〈0.05),复发及难治组LRP基因表达的阳性  相似文献   

18.
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MDR1和WT1与临床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锋  汤屹 《白血病》2000,9(1):22-23
目的:探讨MDR1和WT1两种基因在临床耐药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和1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1基因和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两者在初始敏感组分别为14.81%和13.33%,在难治复发组分别为60%和55.57%,两组差别均有显著性(P均〈0.01),MDR1和WT1的相关性,γs=0.280,P〉0.2。结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6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DNA、EB病毒潜在膜蛋白(LMP-1)的表达。结果发现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1的表达率分别为80.4%和53.3%,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1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学分级有关。提示EB病毒NDA的存在和LMP-1表达与细胞癌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中证实一组有生物活性载体:磺胺(SU)、9-氨基吖啶(ACD)、异烟肼(INH)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M)、2,4-二氯(D)或2,4,5-三氯(T)的萘氧乙酸、2,3,5-三氯苯甲酸(TB)、α-萘乙酸(NAA)的衍生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多聚酶(DP)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抑酶力最强的化合物。方法:参照K.Ono法分离、纯化并检测DP活性。MTT法测定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IC50。结果:1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中5个化合物在100μg/ml浓度下对DP粗酶抑制作用大于50%,抑制率分别是A8403(2,4-D-ACD)78.5±5.5%,A8845(2,4,5-T-SMZ)75.8±16.0%,A8601(NAA-SN)74.5±6.0%,A8874(2,4,5-T-INH)73.4±2.9%,A8873(4M-INH)71.0±12.1%。其中A8403(9-2,4-二氯苯氧乙酸氨基吖啶,2,4-D-ACD)抑制DP能力最强。对DPα的IC50为3.4142μg/ml,对DPβ的IC50为3.7523μg/ml。A8403对体外培养的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及He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