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261例住院并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评分.结果 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36.02%,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明显关系,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结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头颅CT或头颅MRI(1.5T)进行病灶定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约36.7%,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评级、合并焦虑进行回归分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t检验,并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日常力及焦虑与卒中后抑郁相关,不同程度抑郁其神经功能缺的员有显著差异,病灶< 4cm^3组与>10cm^3组抑郁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焦虑、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病灶大小均为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兰  孙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9):516-516,52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对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0%,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之间有明显关系。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有利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定。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卒中次数、婚姻状况、陪护情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论:日常生活能力、卒中次数、婚姻、家属陪护、抑郁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对1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在发病1个月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分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PSD两组。结果卒中后1月时,PSD的发病率在神经功能缺损组中明显高于神经功能正常组;在生活能力依赖组中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独立生活能力组。结论脑卒中后PSD的发病率在卒中后有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需依赖的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周、第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入院后第1周为31.31%,第4周为37.88%;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的患者,其抑郁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而抑郁的存在可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有关,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毅  戢秋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27-727,73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2)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和NFDS评分高。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4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性别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于丽华  于丽荣 《中外医疗》2011,30(30):15-16
目的调查首发中风病人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66例首发中风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中风后1周CES-D分值,MBI及社会支持情况,应用多因素分析。结果 PSD的发生率为72.9%,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中风后抑郁症状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社会支持水平、年龄、性别是中风后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上述因素是本组PSD患者的主要相关因素,为预防PSD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许丹芸  倪恒祥  王军 《安徽医学》2012,33(5):540-543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4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CCMD-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SSS)及MMSE进行诊断和评估,通过两组间相关因素比较,并经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PSD总发生率为32.5%,其中轻度53.75%,中度35.00%,重度11.25%;对PSD影响有显著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家庭关系不和睦、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存在合并症者。结论上述因素是本组PSD患者的主要易患因素,可为PSD的早期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PSD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41例和非PSD组84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PSD发生率为32.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部位、数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均与PSD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性质与PSD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5.
叶越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7-18,21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日后积极采取早期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268例进行调查,其中出现PSD共100例,本研究对100例PSD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病次数、病程、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指标作为可能影响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8例脑卒中患者全部纳入调查研究,出现PSD共100例,发生率37.3%。脑卒中后抑郁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脑卒中的位置、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发生脑卒中的次数、脑卒中后抑郁的病程及合并症关系密切(P〈0.05或P〈0.01),而与脑卒中的性质关系不大(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临床进行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从而进一步降低PSD的发病率、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择144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初步筛选,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进行,并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为卒中抑郁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卒中无抑郁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附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抑郁,对243例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变性质、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等各项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9%,与性别、病变性质和病灶数目无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单身及离异和病变部位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伟安 《海南医学》2011,22(24):62-6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来我院神经科住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5例。通过对卒中后抑郁(PSD)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影响抑郁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5.86%。根据HAMD评分分为轻度25例(48.0g%),中度21例(40.38%),重度6例(11.54%),数据显示绝大部分PSD属于轻中度抑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DNF评分、ADL评分等多个指标均为具体意义的相关因素俾〈0.05)。结论PS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应对PSD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努力降低PSD的发生率,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