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疾病方面应用广泛,文中首先论述了血瘀证在肺系疾病方面的表现,接着指出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及配伍特点和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疾病病种中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慢性肺系疾病血瘀证与蛋白C(PC)抗凝活性的关系,测定了37例慢性肺系病血瘀证患者的PC抗凝活性,结果PC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肺系疾病非血瘀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TC活性检测可作为慢性肺系疾病血瘀证辨证的辅助客观指标,对PC抗凝活性的动态观察亦有助于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瘀血是肺胀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血黏稠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是其常见病理表现,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这些病理改变,而且活血化瘀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风药质轻味辛,具有发散解表、祛邪开郁、通阳化湿、调畅气机、通络开窍、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伟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风药加以总结及运用,不仅长于运用风药发散祛邪,而且善于使用风药调畅气机,开发郁结,在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肺系常见慢性病,病情容易反复,中医认为瘀血内阻是贯穿COPD病程的始终,现代医学也认为COPD患者不论肺局部还是全身均存在着高黏、高聚、高凝,血小板活性增高及微血栓形成,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会仍认为,肺系疾病的病位在肺脾肾,肺脾肾亏虚为本,滞、痰、瘀、热为标,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为诱因;强调从肺脾肾论治,主张以“急则标本兼治”“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兼顾补气理气、清肺化痰、活血化瘀,重视调畅气机,擅长运用虫类药及膏方.  相似文献   

7.
肺及肺系疾病属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因此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对其治疗已取到了系统经验。但有很多肺病者因迁延失治.而形成肺胀、肺心同病时.若仍采用常法治之,多疗效不佳。我们在临床中,对此类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均获得显效。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系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肺炎、慢支感染等)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均与瘀血有关。运用活血化瘀治疗肺系疾病,因其病种及临床见症不同,常与清肺、化痰、逐饮、止血、软坚、和络及扶正(益气、养阴、温阳、固脱)等法组合运用。现分述如下: 一、化瘀清肺法此法常用治肺炎、慢阻肺伴感染,支气管哮喘及肺脓疡等病。症见发热、咳喘、胸闷胁痛、痰黄(或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肺源性心脏病人进行辨证治疗.结论: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能增进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气体弥散功能,改善循环淤血,并增强心脏工作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瘀辨治肺心病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痛”)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从文献报道来看,活血化瘀法在肺心病的临床应用上也结合了益气、温阳、利水、清肺、化痰、补益肺肾等不同治法。其辨证较为灵活。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纤维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纤维化以其副作用小,抗肺纤维增生的作用正受到临床的重视.但纵观本类药物的应用,均是应用于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肺组织增生,肺纤维化及肺泡结构破坏的中、后期的"瘀"症.而忽略了活血化瘀药尚具有抗炎、干扰细胞因子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肺血瘀证古之记载罕见,现行规划教材中亦弃而不载,然收集先哲所论,参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临床中肺病从瘀论治并不少见,肺血瘀证有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咳痰喘伴有血瘀证,如咯血、胸痛有定处、口唇指甲紫绀,舌紫有瘀斑等。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血黏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为瘀血的病理表现,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活血化瘀药可改善上述情况,亦证明肺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但肺血瘀证常兼见他证,易于被掩盖,肺血瘀证应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13.
肺间质纤维化是临床疑难病之一。本文总结了杨道文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经验。杨教授认为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肺肾亏虚、瘀血内阻,临床上多以补益肺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用药特点为善用并重用生黄芪、精选补益肺肾药、重视调畅气机、强调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4.
肺血管纹在呼吸系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报导甚少。我们体会详细观察肺血管纹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某些“隐性肺癌”的摄片实际上巳有肺血管纹变化;某些表现为纵隔旁肿块的肺癌,在形态上虽酷似纵隔肿瘤,但两者的肺血管表现却是不同的。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34例白塞综合征的呼吸系表现,其总发生率约为35.3%。主要症状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及胸痛等。其肺损害表现为:①肺片状浸润形;②胸膜炎性改变;③间质性肺炎;④肺门淋巴结肿大;⑤肺纹理增强、紊乱及肺间质纤维化等。并探讨了该病引起肺损害的原因及诊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活血化瘀宣肺法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总有效率为92%。说明以活血化瘀宣肺法结合辨证论治,不失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所致,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是其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痰与瘀,气血失和,脏腑失调为其基本机理,痰瘀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最关键的病机要点.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且有其独到之处,在治疗该病中日益受到关注.从中医痰瘀学说的角度,提出治以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基础与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在儿科应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具有疏通血脉、畅达血流、消除瘀积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血瘀之证。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日益扩大,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就活血化瘀法在儿科几种疾病中的应用及机理进行探讨。1肺炎小儿肺常不足,外邪侵袭,首先犯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致肺气不宣,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肺失宣肃,水液输化无权,凝聚为痰或温热之邪炼液成痰,痰热塞阻于肺,肺气都闭,致咳嗽加剧,喉间痰鸣,鼻煽气促,张口抬肩,即典型肺炎之痰热闭肺证。肺主治节,朝百脉,肺气郁闭,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心失所养,…  相似文献   

19.
肺性脑病是呼吸系疾患发生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后所出现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系各种慢性胸肺疾病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尤以肺心病最为常见。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当前对"肺应秋"理论的相关性研究,从理论上认识"肺应秋"的本质:肺脏免疫机能的高低与时间关系密切,在秋季时宣降功能得以增强,特别是肃降功能得以强化,发挥着对肺脏自身的调控作用;肺脏在秋季对于营卫的调节功能减退,致使卫气护卫肌肤的能力减退,表现为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易于发生上肺系疾病,因而应当充分认识肺应秋的本质,实施有效措施预防肺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