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帆  邓文光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80-228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为了提高对HIE的认识,现就国内有关本病的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病,由此产生的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常导致较多器官损害,其中最重要的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它可引起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我们于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对112例新生儿窒息并HIE的足月儿作血清钙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以观察窒息并HIE时血钙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按病情程度将80例HIE分为轻度HIE组(30例)、中度HIE组(26例)和重度HIE组(24例);同期选择2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程度HIE患儿和健康对照组新生儿心肌酶谱[AST、CK、CK-MB、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及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E患儿血清心肌酶谱、NS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患儿心肌酶谱、NSE水平随病情加重均逐渐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HIE组患儿血清心肌酶和NSE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HIE预后差患儿心肌酶、NSE水平高于预后好者(P<0.01)。结论:心肌酶谱测定结果可作为早期诊断HIE心肌损伤的指标,并可作为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新生儿窒息患儿98例(胎龄≥37周),其中32例并发HIE。对比分析窒息新生儿并发HIE组(n=32)与窒息新生儿未并发HIE组(n=66)的围产因素。 【结果】 HIE组患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低Apgar评分率较非HIE组明显增加(P<0.05),5 min内复苏成功者(5 min Apgar评分>8分)发生HIE率较5 min内复苏未成功者明显降低(χ2=82.64,P<0.001)。HIE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HIE组患儿(χ2=74.49,P<0.001)。HIE组患儿孕母不规范产前检查、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男性患儿和过期产患儿均明显高于非HIE组(P<0.05)。不规范产前检查、过期产和1 min低Apgar评分与HIE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高度关注HIE高危因素,减少新生儿窒息,做好产时复苏工作对预防HI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俭 《工企医刊》1997,10(2):39-39
本文对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了血钙测定,结果为1.93±0.37mmol/L,与正常对照组(2.29±0·22mmol/L)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且血钙降低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例新生儿HIE的临床表现与CT的特点。结果:重度窒息组患儿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且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窒息越严重,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CT不仅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而且还能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HIE患儿生后24h血糖异常23例,高血糖12例,低血糖11例。对照组无血糖异常。HIE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中、重度更甚。结论 HIE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对HIE患儿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早发现尽快纠正高血糖或低血糖,以免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黄国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912-4913
围产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为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是导致儿童脑性瘫痪(脑瘫)、智力障碍和癫痫的最常见原因,是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高压氧(HBO)于20世纪60年代被国外学者用于抢救新生儿窒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将HBO广泛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然而,对于HBO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用高压氧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28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脑病S-100蛋白监测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患儿血清中 S- 10 0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建立对 HIE患儿的早期科学诊断及预后评估技术指标。并探讨 S- 10 0蛋白浓度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对 HIE 5 6例有症状组患儿 ( HIE轻度症状组 2 5例 ,HIE中度症状组 2 0例 ,HIE重度症状组 11例 )和 HIE无症状组 2 0例患儿与对照组 2 1例健康新生儿血清 S- 10 0蛋白含量进行检测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HIE有症状组不同时期血清 S- 10 0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2 HIE无症状组不同时期的血清S- 10 0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3 HIE有症状组血清 S- 10 0蛋白含量明显高于 HIE无症状组 ( P<0 .0 5 )。结论 :HIE有症状组中病情程度越严重其血清 S- 10 0蛋白含量则越高 ,提示血清 S- 10 0蛋白可作为判断 HIE病情程度的客观依据和早期诊断 HIE的主要指标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5 mRNA表达。方法:以管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参照,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新生儿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7天外周血CD25 mRNA水平,以lg cDNA/lg GAPDH比值代表其最终mRNA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分别为0.72±0.19和1.12±0.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通气、换气等综合性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缺氧缺血症状逐步改善,生后第7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分别为1.02±0.22和2.02±0.3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HIE(重度)患儿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外周血CD25 mRNA水平降低,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闻惠兰 《现代保健》2011,(21):62-63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皮质醇(COR)、乳酸(LJA)和葡萄糖(GLU)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HIE新生儿和5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GLU、COR和LA检测并分析。结果HIE患儿除轻度组外,血清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IE患儿COR和L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叭),且HIE程度越重,血清GLU、COR和LA水平升高越明显;治疗后,HIE患儿血清COR和LA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治疗HIE过程中要严密观察GLU、COR和LA的变化,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注的量及速度,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严格掌握其适应汪及剂量,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高血糖及乳酸酸中毒的发生,以减少后遗症和HIE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02例不同时期缺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缺氧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的病因和预后, 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对102例HIE患儿围产期病因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期缺氧所致67例, 其中轻度HIE18例, 中度HIE19例, 重度HIE30例; 共存活57例, 死亡10例。产时产后缺氧所致35例, 其中轻度HIE23例, 中度HIE7例, 重度HIE5例; 共存活34例, 死亡1例。胎儿期缺氧中、重度HIE较产时产后缺氧发生率高, 预后差, 死亡率高, 差异显著(P<0 .05); 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预后明显优于血糖在正常低值及正常中值水平, 均有显著差异(P<0.05); 而血糖在正常中值者的预后与血糖在正常低值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胎儿期缺氧中、重度HIE发生率高; 胎儿期缺氧和血糖在正常中、低值水平患儿预后均差, 死亡率高。及早给予“三维持、三控制”尤其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 是提高HIE患儿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参数的因素。方法:采集1 180例新生儿脐血,利用全自动红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分析不同性别、孕周及分娩方式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男性新生儿的RBC、HB、HCT和RDW高于女性新生儿(P<0.05),MCV和MCH低于女性新生儿(P<0.05);足月产儿的HB、MCV、MCH和RDW低于早产儿(P<0.05);顺产新生儿的RBC、HB和HCT较剖宫产儿高(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参数受性别、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了解新生儿红细胞参数,有助于某些遗传性血液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脐血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测定在监测早产儿水钠平衡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早产儿分为三组,即单纯早产儿组、早产+窒息组、早产+感染组。另设30 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各组均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脐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P水平,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患儿的血清钠含量,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三组的脐血ANP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分别为(1.06±0.35)ng/ml(单纯早产儿组)、(1.64±0.37)ng/ml(早产+窒息组)、(1.25±0.29)ng/ ml(早产+感染组).而正常新生儿组为(0.78±0.42)ng/ml。其中,尤以早产+窒息组ANp增高最为明显 (t=8.49,P<0.01),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与其相对应的则是血清钠水平的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97)。结论 ANP是新生儿生后早期水钠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早产儿脐血ANP 增高明显,若合并有窒息或感染,则表现更为突出,易致低钠血症,早期测定可对早产儿的抢救与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伴脐血酸中毒患儿脑损害发生情况以及发生脑损害患儿常规头颅MRI特点和敏感区ADC值(表观弥散系数)的变化,探讨脐血酸中毒对窒息新生儿脑损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NICU住院的窒息新生儿152例,根据出生时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将患儿分为窒息酸中毒组(82例)与窒息无酸中毒组(70例),比较两组患儿脑损害发生情况以及发生脑损害患儿常规头颅MRI特点与核磁敏感区ADC值的变化。结果 152例窒息新生儿中,发生脑损害104例,总发生率为68.4%。窒息酸中毒组发生脑损害高于无酸中毒组[76.8%(63/82)与58.5%(41/70)χ~2=5.826,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头颅MRI表现:窒息酸中毒组脑损害患儿深部脑白质损伤、基底节丘脑及内囊损伤以及广泛性脑水肿表现均高于无酸中毒组,发生率分别为66.7%与46.3%、49.2%与29.3%、41.3%与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4.071、4.376,均P<0.05)。窒息酸中毒脑损害患儿头颅核磁基底节以及丘脑的ADC值均低于无酸中毒患儿,分别为0.846±0.214、1.113±0.130、0.907±0.122与1.047±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9,0.016,均P<0.05)。结论脐血酸中毒对窒息新生儿脑损害具有重要的预判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方法:收集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就其发病机制、颅脑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合并蛛网膜及硬膜下出血3例、合并颅内出血并破入脑室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及皮下血肿1例。结论: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检查和随访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中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3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 000 g组、3 000~3 999 g组、≥4 000 g组,分析各组新生儿母亲的年龄、身高、孕次、产次、孕前BMI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血、脐血脂联素浓度、新生儿性别的关系。结果男婴和女婴脐血中脂联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其母血中脂联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婴与女婴母血脂联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婴脐血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血脂联素浓度与孕母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无关(r=0.043、0.087、0.076、0.101,P0.05);母血脂联素与孕前BM1、新生儿性别相关(r=0.365、0.886,P0.05)。三组母血脂联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000~3 999 g组、≥4 000 g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3 000 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血脂联素浓度无关(r=0.014,P=0.912);新生儿体重与脐血脂联素浓度相关(r=0.939,P0.01)。结论胎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孕母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无关,与孕前BMI、新生儿性别相关,与出生体重高度相关,可作为胎儿生长发育与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地区产妇及新生儿血砷、汞和铅的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某地区随机抽取A、B两所医院,选择2012年4—5月间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26名,采集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中砷、汞和铅的浓度,并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6对产妇和新生儿血铅浓度范围分别为2.65~67.00μg/L和4.05~70.89μg/L,均低于100μg/L的限值;A医院产妇和新生儿血砷平均浓度分别为1.20μg/L和1.23μg/L,均高于B医院(0.62μg/L和0.71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汞和血铅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带血中砷、汞和铅浓度与产妇静脉血中同种元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832和0.76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越高,产妇及其新生儿血砷浓度越高(P0.05);产妇文化程度则对血铅水平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高,产妇及其新生儿血铅浓度越低(P0.05)。结论该地区产妇和新生儿体内砷、汞、铅暴露水平较低,但胎盘对重金属缺乏有效屏障作用,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产妇和新生儿重金属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