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测定在慢性咳嗽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238例慢性咳嗽患者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也性测定。结果238例患者中,肺功能异常者有103例(43.28%),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55例(534%),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34例(33%),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9例(8.74%),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5例(4.85%)。肺功能正常者有135例(56.72%),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4例(17.78%),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111例(82.22%)。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总例数为88例,阳性率36.97%,其中男女两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可早期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有利于慢性咳嗽病因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舒利迭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控制哮喘的发作和改善哮喘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对症治疗一周后,有24例显效(40.0%),33例有效(55.0%),3例无效(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倒,依据病情轻度程度行针对性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轻度支气管哮喘3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中度支气管哮喘3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5%;重度支气管哮喘27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5.2%。结论:应用合理的、科学的方式、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活疗,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症状,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同时需消除或避免导致哮喘发生的变应原,祛除各种诱发因素及其它非特异性刺激,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改善肺功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等的变化。方法:将6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平哮汤治疗组和氨茶碱对照组各34例。结果:平哮汤组总有效率、控显率分别为90.21%和64.35%;氨茶碱组分别为87.58%和67.83%。结论:平哮汤具有抑制哮喘速发相反应的作用,还能够抗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测定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舒张试验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最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58例,非支气管哮喘3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患者FEV1/FVC(一秒率)低于非支气管哮喘组,Fe NO高于非支气管哮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支气管哮喘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1,95%可信区间为(0. 725~0. 918),用于支气管哮喘诊断的Fe NO最佳临界值为27. 96ppb,以该点作为界值,对支气管哮喘进行诊断的特异度为76. 81%,敏感度为82. 46%,并且支气管哮喘组患者的Fe NO和FEV1/FVC%不存在直线相关性(r=0. 076,p=0. 581)。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诊断时,利用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B超对子宫肌瘤大小、数日测量准确程度。方法:搜集2006年1月-2009年5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疳的21例患者共38个肌瘤,将其术前MRI、B超诊断予宫肌瘤数目、大小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MRI检查敏感度97.36%(37/38),阳性预测值92.68%(38/41)。B超检查敏感度58.53%(24/41),阳性预测值100%(24/24)。结论:MRI在显示子宫肌瘤大小、数目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制定适宜手术治疗方案及治疗后检测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综合医院呼吸科病房和门诊应用汉密尔顿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自评和辅助询问评估心理特征。方法:对169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反复发作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应用汉密尔顿量表按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由病区工作人员采用交谈和观察辅助问答方式进行,按量表评分初步筛选健康、焦虑和抑郁患者。结果:169例患者中,抑郁阳性159例(94.08%),焦虑阳性107例(63.31%)。结论:抑郁作为哮喘的主要伴发病症之一,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哮喘治疗不应以改善症状为最终目标,还要根据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护理,从而更有利于哮喘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止咳救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的不同,给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200~600ug。观察组同时服用中药止咳救肺汤,每日1剂,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51.72%,对照组为36.2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5%,对照组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咳救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研究近2年到我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e检查的患者286人。结果经OGTT确诊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55%,阳性预测值为90.32%。结论:连接几点的曲线进行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贴药在三九天穴位,二组贴要在三伏天穴位,三组三九天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每组各24人。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一组的总有效率为29.62%,二组的总有效率为48.14%,三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之间比较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三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表明在三九天穴位和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减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肺定喘散敷贴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患者,应用益肺定喘散,在三伏天进行穴位(天突、膻中、中脘、中府、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敷贴,对患者施行穴位贴敷前、后哮喘发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效30例,有效6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和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肺定喘散敷贴穴位疗效确切,能有效地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次数,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3年我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比单用西药疗效更佳,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肺化饮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温肺化饮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舒氟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温肺化饮法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5例常规西医治疗,7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100例,进行1年以上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敷贴前后患儿哮喘发病情况。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在敷贴1年后均有明显的减少,总有效率为86.00%。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与同期儿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为对照分析,采用微量颗粒凝集法测定血清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滴度,大于或等于1:40为阳性,视为支原体感染;将全部哮喘组患儿采外周血计数嗜酸性粒细胞(PBEC),血清总IgE的检测。结果:哮喘组84例中,阳性44例,阳性率52.4%;对照组阳性18例,阳性率27.7%(18/65),哮喘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9.19,P〈0.01);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19.
穴位贴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穴位贴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药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学燕 《河南中医》2011,31(1):10-11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纽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天数、发热天数、喘息发作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