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性观念调查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郑涛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205-207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对山西某大学10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普遍持认可态度,性行为发生率高达21.06%,男生的性观念比女生开放,性行为发生率也高于女生。结论高校性健康教育应该以性纯洁教育为主旨,辅以性安全教育的全面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湛江高校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安全意识现状.[方法]对3所大学的1~3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3.1%的男生和39.0%的女生性观念较传统,35.2%的男生和9.0%的女生认为自己的性观念较开放.66.8%的男生和54.2%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接受,而发生过性行为的男生为34.4%,女生为6.4%,两者有差异(P<0.01).大学生对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避孕且能有效预防性病均有较高认识,性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非正规教育获得.[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性知识的缺乏及其来源途径不规范,导致性安全意识较淡薄,需要社会、家庭及学校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宠宝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30-393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探索如何在高校开展性教育。[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延安大学1~3年级795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赞成未婚同居的大学生达19.12%(男生29.64%,女生7.63%,理科24.21%,医学18.55%,文科12.66%);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占3.65%(男生5.30%,女生1.84%);不会主动进行性咨询的大学生有63.60%(男生52.53%,女生75.26%)。[结论]应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河池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翠欢 《中国校医》2008,22(2):193-194
目的了解河池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在校大学生712名进行无记名的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49.4%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其比例女生高于男生;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汉族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68.0%的人认为应当保持婚前童贞。担心婚前性行为会怀孕及染性病和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46.6%、20.8%、53.9%。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显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5所高校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现况,为在高校开展性教育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成都五所高校1205名女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调查的数据用EpiData软件录入,并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有59.3%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有15.1%的女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安全套和避孕药的使用率分别为49.4%、13.1%;能正确计算安全期的有41.7%;知道紧急避孕药有效服用时限的有27.2%;妇科炎症的患病率为5.81%;女大学生掌握了部分性传播疾病知识,但并不全面。[结论]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需加强引导和调节,其妇科炎症情况不容忽视,应该根据她们的实际需求及现况提供适宜的性健康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了解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全国46所高校的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分类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宽容、理性(P<0.01);男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33.37%,女生有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婚前性行为中采取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分别为47.17%,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认为不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感染者的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大学生社会性别特征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贵州省在校大学生315名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01份。结果44.2%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18.3%有性行为;谈恋爱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男生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55.5%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43.0%认为婚前同居的坏处是不负责任,因怕怀孕而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占1.3%;60.8%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学校不应给予任何处理,26.9%认为学校可以私下批评教育。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年级高、城市、独生子女、大学前与异性接触程度较高、爱上异性数量较多等。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见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与性行为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为制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市4所高校8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高年级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P<0.05),且赞同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只要不怀孕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是对爱情的承诺方面,农村及城市大学生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有感情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51.6%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55.3%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性欲;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赞成者.结论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呈现多元化,婚前性行为客观存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根据性别、年级不同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接受性健康教育前后对性观念、婚前性行为等有何种改变,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否行之有效. [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某校2006、2007级1 647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是至关重要",71.12%的学生认为婚外性行为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在接受性健康教育之后对学生性观念的影响比例之和达到了91.1%. [结论]在大学校园内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