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恒 《四川医学》2000,21(10):911-912
患者 ,男 ,2 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 ,眼球新生物 6月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右眼裸视 0 .5,矫正视力 1.0 (- 1.75DS) ,左眼裸视 1.0 ,右眼内眦可见翼状胬肉生长 ,呈灰白色胶状隆起 ,胬肉已侵及角膜 ,其头部已达瞳孔区 ,体部充血肥厚 ,右眼巩膜、角膜、前房、眼底、眼压均正常 ,左眼检查正常。诊断 :右眼近视 ,进行性翼状胬肉。手术方法 :用 1%丁卡因和 2 %利多卡因分别行右眼球表面麻醉和胬肉下浸润麻醉 ,撑开眼睑 ,用有齿摄夹住胬肉头部 ,用尖刀沿其边缘外 0 .5mm透明角膜区作一浅层切口 ,以此界作角膜浅层剥离 ,将胬肉头部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5岁,“左眼黑眼珠上有增生物4年”来诊。左眼鼻侧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生入角膜缘内约15mm,局部结膜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一),前房闪辉(一)。干局麻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分离及剪除结膜下变性组织,暴露角膜缘外3mm巩膜,缝合结膜切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涂四环素眼膏,包扎左眼。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右眼翼状胬肉在本院门诊进行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胬肉内注射治疗,每次0.2ml,每日1次,共5次1疗程,第2次注射治疗1d后出现右眼磨痛,伴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即以“右眼角结膜损伤”收住院。发病前,双眼视力均为0.5,戴镜矫正1.2。入院时检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5;右眼球结膜明显充血,内眦部球结膜翼状新生物伸入角膜约1mm,角膜雾状水肿,裂隙灯下2%荧光素染色片状着色,角膜后沉着物灰色,呈粉尘状,房水尚清,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直径2.5mm,圆形,对光反应灵敏,眼后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眼角…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左眼轻微畏光、轻微眼痛反复发作近1月,於2008年3月31日到我院就诊,门诊拟“左眼前房异物,右眼前房异物取出术后”收住院。患者主诉曾於2007年11月因右眼被玻璃丝戳伤,红、痛两天,在外地某三级医院拟诊“右眼前房异物”并手术取出前方内玻璃丝一根。2008年2月在我院门诊拆除角膜周边部近角膜缘缝线3根,拆线时未发现左眼异常。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8点钟角膜周边部近角膜缘全层疤痕,  相似文献   

5.
患者徐某,男,10岁,学生。因双眼内眦部胬肉1年而来眼科门诊求治。查:双眼视力均为1.0,睑球结膜轻度充血,内眦部球结膜呈三角形肥厚、充血,肥厚之尖端(头部)伸入角膜缘内2mm,头部呈灰白色胶样隆起。眼内所见无著变。中医临床诊断:胬肉攀睛,西医临床诊断:翼状胬肉(进行期)。尚未影响视力故行液氮冷冻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奕霞 《农垦医学》2001,23(5):297-298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可靠的治疗方法为手术 ,但术后易复发 ,据报导复发率高达30 %~ 69% [1 ,2 ] ,复发后的胬肉因瘢痕组织增多 ,给再次手术增加困难 ,且造成角膜云翳、斑翳等影响视力及美观。我院对翼状胬肉术后给予贝复舒眼液点眼 ,观察其对角膜新鲜创面的修复作用 ,显示能促进角膜上皮再生 ,改善角膜愈合质量 ,减少胬肉术后复发。1 临床资料选择 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7月门诊治疗翼状胬肉病例 96例 ,1 0 5眼 ,均为进行性胬肉 ,胬肉头部接近瞳孔领。胬肉头部位于角膜缘及超过瞳孔缘的病例均未入选 ,保证病变程度一致。患…  相似文献   

7.
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以及对翼状胬肉早期进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例(20眼),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5眼,2~3mm12眼,达瞳孔缘3眼。由同一人进行手术,均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翼状胬肉20眼,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术后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的5眼角膜术区透明,2~3mm12眼中9眼及达瞳孔缘3眼裂隙灯下观察术区角膜有淡淡云翳。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的5眼术前术后视力无变化,其余头部>2mm的15只眼中有12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容效果:所有患者于裂隙灯下均不易发现曾行过翼状胬肉手术。结论该手术方式能安全地切除原发性翼状胬肉,获得良好的视力和美容效果,且操作方便实用,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可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能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新术式。方法将翼状胬肉的头颈部及其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剪除,取同眼颞上方带角膜缘部上皮组织的略大于植床的球结膜植片,将植片平铺于巩膜裸露区,用10—0尼龙线对位间断缝合。结果治疗36例除1例复发外其余35眼获得了满意效果,视力均有所提高。复发率为27%。结论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能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推广意义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9.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文献报道[1]为30%~69%,近年研究表明,这与角膜缘干细胞的破坏密切相关[2]。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4只眼,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7月至1999年10月手术治疗翼状胬肉31例、44眼,男13例,女18例,单眼21例,双眼10例,30~7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2年。胬肉侵及角膜缘内≥2mm,体宽≥5mm,局部充血。中、重型26例、36眼,复发型5例、8眼。1.2 手术方法1.2.1 手术 在局麻和手术显微镜下完成,用刀片从胬肉头部前1mm开始,分离翼状胬肉头及体部,将角膜和巩膜上的病变组织剥…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的治疗传统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达10%~50%,且能引起睑球粘连、肉芽瘢痕增生,眼球活动受限等多种并发症.我院自1992~1994年间用盐酸平阳霉素于胬肉体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196例230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翼状胬肉196例,男64例,女132例,年龄23~71岁,平均49岁,其中34例为双眼患者,原发性胬肉174例,208眼,复发性胬肉22例,22眼;病程0.5~30年,平均9年.根据临床表现按蓝氏分类法分轻型118眼,即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2mm,体部宽度<5mm,充血肥厚较轻;重型112眼,胬肉组织侵入角膜缘内≥2mm,体宽≥5mm,充血肥厚较重.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手术前后屈光变化的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探讨翼状胬肉的手术时机。[方法]对62例(66眼)翼状胬肉患者按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分为三组:Ⅰ组(19只眼)<2.5mm,Ⅱ组(32只眼)2.5~3.5mm,Ⅲ组(15只眼)>3.5mm,并对66眼行胬肉切除加0.04%丝裂霉素棉片贴敷加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前散光,三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散光,Ⅰ组患者散光较小,Ⅱ、Ⅲ组患者散光较大;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角膜曲率变化:Ⅰ组无明显变化。Ⅱ、Ⅲ组变化显著(P〈0.01〉,即术后视力提高,散光度减轻,屈光力差减小;术后复发:Ⅰ组1例复发,占5.56%,Ⅱ组2例复发,占6.1%;Ⅲ组4例复发,占26.67%,且2例患者因留下角膜薄翳而影响术后视力。[结论]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2.5mm时,胬肉手术能明显改善角膜的散光情况,从而提高视力,当其侵入角膜达2.5~3.5mm时是手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 ,多发病 ,治疗方法很多 ,但术后复发率很高 ,有人报告最高复发率达 6 0 %左右。为了减少术后复发 ,我们采用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 C(MMC)治疗复发型翼状胬肉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翼状胬肉患者分别在前 2 0 a、1 0 a、最短前4a行胬肉单纯切除术 ,大多数手术后 3个月复发 ,第二次手术前检查所见 ,胬肉组织浸及角膜内 >5 mm,体宽 >5 mm,明显充血肥厚。1 .2 手术方法 :手术从胬肉头部剥离 ,暴露局部巩膜组织 ,在球结膜下分离翼状胬肉体部直至半月皱襞 ,去除增生组织 ,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眼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初发翼状胬肉病人74例(80眼),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检查术眼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散光度,并按胬肉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2.5 mm组、2.6~4.0 mm组、>4.0 mm组,比较术前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术前3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及平均散光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2.994~322.304,q=7.463~35.450,P<0.01)。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程度与角膜散光度呈正相关(r=0.833,P<0.01)。3组术前、术后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024~19.068,P<0.05、0.01)。结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使角膜散光得以改善,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角膜浅层病变52眼行PTK治疗,近、远视者作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胬肉术后均经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再行PTK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者共聚焦显微镜确诊后行PTK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翼状胬肉29例PTK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PTK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且未见复发。角膜瘢痕患者PTK术后角膜中央6mm区域基本透明,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3行。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眼,角膜带状变性3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眼,PTK后角膜中央6mm区域基本透明,原发病未再复发。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疾病 ,轻者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及影响外观 ,重者累及瞳孔区的翼状胬肉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我科自 2 0 0 1~ 2 0 0 2年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男 1 4例 ,女 1 7例 ,年龄 2 6~ 68岁。患双眼翼状胬肉 1 5例 ,左眼 6例 ,右眼 1 0例。1 .2 手术方法 结膜下浸润麻醉 ,开睑器开睑 ,自胬肉头部外0 .5mm切开角膜上皮 ,并将胬肉头、颈部从角膜、巩膜上剥离、切除 ,避免损伤健康角膜基质层及内直肌 ,去除所有结膜下纤维增生组…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分为进行性与静止性两类。静止性胬肉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无浸润,进行性者体部组织肥厚,头部隆起,尖端有浸润,发展速度较快,有超越瞳孔区的可能,常影响视力。对小而静止的无任何症状的胬肉,不需治疗,而对头部侵犯瞳孔区的活动期翼状胬肉或影响视力的静止期翼状胬肉一般进行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而复发的翼状胬肉因瘢痕组织增多,再次手术很困难,我们近两年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手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翼状胬肉213例252眼,均在我院YZ20T-8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局麻后,用角膜剪在角膜缘外2mm处轻轻剪开浅层结膜,分离结膜与胬肉组织,剪除胬肉及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彻底清除角巩膜上的胬肉组织,灼烧止血,修整结膜,用0.02%的丝裂霉素C浸湿的棉球置入结膜下两分钟取出,用0.9%的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间断缝合结膜瓣于角膜缘后2~3mm的浅层巩膜上.术后滴用科恒眼水,角膜损伤较重者滴用托百士及贝复舒眼水.结果:所有病例门诊随访时间5~48个月,术后视力提高154眼,占61.1%,复发8例,占3.17%.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复发率低,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 例一,张某,男性,40岁,住院号55273。因左眼红痛伴视力减退一年,拟诊“蚕蚀性角膜溃疡”入院。检查:右眼视力0.1,混合性充血(++),6—11点近周边部角膜新月形溃疡,最宽处约3mm,底部新生血管长入。于1985年6月5日行“左眼指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术”。术中除中央部5×5mm范围外,余处角膜板层切除及病变部巩膜板层切除约3mm宽;取指环状板层角巩膜植片复盖创面,以8—0尼龙线间断缝合角巩膜创口共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眼前固定黑影,不适感半年于2008年10月来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1.0,左1.0,右眼鼻侧结膜充血肥厚增生,侵入角膜4 mm,呈三角形。余角膜透明,内眼未见异常。诊断:右眼翼状胬肉(进行性)。局麻下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复方妥布霉素"眼液,"普拉洛芬"眼液交替点眼。术后第1 d天换药见巩膜暴露区光滑平整,缝线在位。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农民,因左眼翼状胬肉术后5 d,疼痛、视物不见2 d,于2008年4月29日收入我院。患者自述5天前在当地诊所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3天左眼出现持续性疼痛、视物不见,遂在该诊所应用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差,病情逐渐加重。既往有左拇指外伤20余天,否认有全身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体温:36.4℃,血压140/90 mmHg,X线胸片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n。左眼睑红肿明显,结膜混合充血(+++),全角膜呈白色混浊浸润,水肿明显,表面有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附着。透过角膜混浊间隙见前房下方约3 mm脓性液体积聚,余结构窥不清。眼科B超示左眼前房积脓,玻璃体点状混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临床诊断:1.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左);2.眼内炎(左);3.角膜溃疡(左)。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眼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眼膏及1%阿托品眼膏。2 d后症状未缓解,视力仍为无光感,左眼持续疼痛。抗生素加量继续控制感染,并刮取左眼结膜囊分泌物及角膜坏死组织送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