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87年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于美国上市以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研发的脚步,发现他汀类药物已成为二十世纪最大的医学成就。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治疗的一线药物一直在被广泛使用,甚至刚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普朗当初在自己的竞选网站上公布的体检报告中,保健医生还特意强调其在服用降血脂药物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将是  相似文献   

2.
吴弟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76-477
目的分析与研究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方法分析他汀类和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的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及其他降血脂类药物的配伍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他汀类与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的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及其他降血脂类药物配伍的安全性较好,但和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配伍需慎重。结论要重视他汀类和心血管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如有需要可在剂量上加以调整,还需注意使用药物疗效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脂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最多的降血脂药物 ,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及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在我国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冠心病 ,但是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尚少 ,因而有必要在此探讨一下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1 他汀类药物的降血脂作用他汀类药物全称为 3 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HMG CoAreductaseinhibitors) ,是国内外目前应用最广 ,也最具前途的调脂…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0-2002年降血脂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 2000 - 2002年降血脂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血脂药物的年用药金额及用药频率 (DDDs)逐年提高.2002年降血脂药物年用药金额及 DDDs分别是 2000年的 2.57倍和 2.41倍.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是他汀类和贝特类,其中他汀类药物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所占金额比例最高.结论:他汀类药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_(10)联合应用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爱阁  翟所迪  刘芳 《中国药房》2006,17(13):1021-1023
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强效、高效的降血脂药物,但随其广泛应用,有关其副作用的报道逐渐增加,尤其是可累及肌肉,引起肌痛甚至横纹肌溶解症状,严重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死亡。研究发现,该副作用可能是由于辅酶Q10(CoQ10)缺失引起。本将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吕向群 《医药导报》2005,24(3):197-198
综合相关文献,评价降血脂新药——罗伐他汀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表明,罗伐他汀对酶具有高亲和力,亲水性较高,被肝细胞选择性吸收,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该药可有效降低三酰甘油、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罗伐他汀是一种高效的β羟基β甲基戊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其降血脂性能高于所有其他的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强,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7年美国开发出第一种调节血脂新药——洛伐他汀以来,国外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他汀类调脂药,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新上市的西伐他汀等等。有人将它的发现与青霉素相提并论,有的学者干脆提出“调脂的年代,他汀的革命”。正当大家对他汀类调脂药寄予厚望时,2001年8月,发生了使用西立伐他汀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52人死亡的事件。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的生产厂家拜耳公司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取得一致后,主动将拜斯亭撤出了美国市场。这一来,使众多的医生和患者更加关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用,还是不用?人们感到很疑惑。为了让人们对他汀类药物有全面的认识,消除心中的疑问,我们特推出本期“专家评药”。  相似文献   

8.
汪芳 《家庭医药》2005,(1):14-14
自从1987年美国开发出第一种调节血脂新药——洛伐他汀以来,国外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他汀类调脂药,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新上市的西伐他汀等等。有人将它的发现与青霉素相提并论,有的学者干脆提出“调脂的年代,他汀的革命”。正当大家对他汀类调脂药寄予厚望时,2001年8月,发生了使用西立伐他汀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52人死亡的事件。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的生产厂家拜耳公司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取得一致后,主动将拜斯亭撤出了美国市场。这一来,使众多的医生和患者更加关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用,还是不用?人们感到很疑惑。为了让人们对他汀类药物有全面的认识,消除心中的疑问,我们特推出本期“专家评药”。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7年美国开发出第一种调节血脂新药——洛伐他汀以来,国外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他汀类调脂药,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新上市的西伐他汀等等。有人将它的发现与青霉素相提并论,有的学者干脆提出“调脂的年代,他汀的革命”。正当大家对他汀类调脂药寄予厚望时,2001年8月,发生了使用西立伐他汀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52人死亡的事件。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的生产厂家拜耳公司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取得一致后,主动将拜斯亭撤出了美国市场。这一来,使众多的医生和患者更加关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用,还是不用?人们感到很疑惑。为了让人们对他汀类药物有全面的认识,消除心中的疑问,我们特推出本期“专家评药”。  相似文献   

10.
洪卫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677-3678
他汀类药物属于3-羟基-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大多用于降血脂和减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临床耐受性较好,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相对较理想,但也有相应不良反应,主要是对肝脏酶类和肌肉的毒性。作者结合本院情况,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降血脂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血脂患者的迅速增多刺激了降血脂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临床应用和处在研发阶段的降脂西药按其降脂机理和化学结构又可分为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胆酸鳌合剂类,多烯类以及新型降脂药和各种复方制剂。现分别综述如下:1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1.1他汀类又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疗效最好、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好评的降血脂药。该类药物选择性抑制HMG-CoA使肝脏胆固醇合成受阻,引起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反馈性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活性,促进血浆中LDL-C的清除,降低血浆LDL的浓…  相似文献   

12.
他汀:血管清道夫——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 《家庭医药》2005,(1):12-13
自从1987年美国开发出第一种调节血脂新药——洛伐他汀以来,国外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他汀类调脂药,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新上市的西伐他汀等等。有人将它的发现与青霉素相提并论,有的学者干脆提出“调脂的年代,他汀的革命”。正当大家对他汀类调脂药寄予厚望时,2001年8月,发生了使用西立伐他汀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52人死亡的事件。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的生产厂家拜耳公司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取得一致后,主动将拜斯亭撤出了美国市场。这一来,使众多的医生和患者更加关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用,还是不用?人们感到很疑惑。为了让人们对他汀类药物有全面的认识,消除心中的疑问,我们特推出本期“专家评药”。  相似文献   

13.
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及糖尿病密切相关。降血脂药物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药物研发领域,而他汀类药物则是现今在药效、安全性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线降血脂药物,并且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药物联合应用也成为调脂药物的更丰富选择。本文对基于经典药物靶点和新颖作用机制的降血脂药物研发进行综述,以便对降血脂药物研究进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应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某院40例服用他汀降血脂药物的患者,服用后,观察患者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服用他汀降血脂药物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脱发、炎性肌病等。结论: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常规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内分泌等作用。然而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服用此类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并按医嘱进行服用。  相似文献   

15.
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的新一代降血脂药物西立伐他汀 (商品名拜斯亭 )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进口一类新药 ,日前在中国上市。西立伐他汀是第 3代他汀类降脂药物 ,其降脂效力是其他同类产品的 10 0~ 30 0倍 ,而常用剂量仅为它们的 1/10 0~ 1/2 0 0 ,从而大大减少了毒副作用。专家认为 ,该药对高血脂症进行早期干预将大大减少治疗心血管并发症的医疗费用新型降脂药西立伐他汀在中国上市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降脂药是他汀类,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研究已经证明这类药物有肝毒性,可能引发肝损害。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2%~3%的患者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失眠、肌肉触痛及皮疹等副作用:约2%的患者用洛伐他汀治疗,可见肝源性转氨酶升高,因此,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某些患者服用美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费燕  王亮 《海峡药学》2005,17(6):176-177
目的 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频度分析和金额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降血脂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他汀类药物用量最大。其中.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限定日剂量和金额排序居前列;普伐他汀用药频度上升最快。用药频度下降较大的是阿托伐他汀和多烯康。部分药物变化复杂。结论 我院降血脂药以他汀类为最常用.但影响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的因素较多.应提倡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97年美国开发第一种调节血脂新药--洛伐他汀以来,国外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他汀类调脂药.他汀类药物HMG-Go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减少肝细胞合成胆固醇;同时,能捕捉到循环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将之消除;而对可能转化和清除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却有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全人群、回顾性、重叠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否对因肺炎而就诊、住院和死亡有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包括134262人(年龄≥30岁),其中55118例服用他汀类药物和(或)氯贝特,29144例高血脂患者没有服用降血脂药物,50000人无高血脂也没有服用降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是轻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应用于高血脂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脂药物.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他汀类药物导致横纹肌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