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0年苏州市区6174名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苏州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苏州市的金阊区所抽取的街区内,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哮喘中心医师统一问诊查体,填写调查表。所有数据经asa/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6174人中,哮喘(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4.5%,两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近患率为3.7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81%与2.64%。两年内有近患的广义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4.32%。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发作季节主要为春秋季及季节更迭期。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结论 苏州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显著升高,且主要发生于学龄期。生活模式的改变可能与哮喘的发病上升有关;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2个街道0-14岁儿童10108名。结果:查出哮喘患儿236人,其中儿童哮喘211名(89.40%),婴幼儿哮喘13名(5.50%),咳嗽变异性哮喘6名(2.54%),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6名(2.54%),总患病率为2.33%,男女患儿病率分别为3.07%和1.6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73.75%的患者在3岁以内起病。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8.33%和21.6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97.92%,以口服及吸入为主,抗生素应用过多,占91.25%,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邯郸市随机抽取的2个街道进行逐户调查,共调查0-14岁儿童4981人。结果:查出哮喘患儿53人,患病率1.06%,其中儿童哮喘34人(64.15%),婴幼儿哮喘6人(11.32%),咳嗽变异性哮喘9人(16.98%),可疑哮喘(喘支)4人(7.55%)。69.81%的患儿在3岁以内起病。好发节以换季和不定期为主,好发时辰为乖夜,发作诱因主要是感冒和天气变化;73.58%有个人过敏史者,一级、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分别为16.98%和20.75%。治疗以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应用吸入疗法仅占13.21%。结论: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全国10年前相比无上升趋势。建议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加强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李敏  王次林等 《医学科技》2002,(1):60-62,46
目的:为配合全国第二次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成都市儿童哮喘的患经,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不等比抽样方法,选择成都市区的二个区代表居民区和工业区,分别抽取其中的二个街道办事处的全部0-14岁儿童,选向家长发放问卷初筛表,然后筛选 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呼吸专科医师统一问诊和查体,所有数据经SPSS/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际调查人数的10221人,确诊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咳嗽患儿共443例,累计患病率为4.33%,除去两年以上不发作病例,现患率为3.36%,患儿的性别,年龄,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摄入或吸入过敏原,遗传因素等均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哮喘好发季节为秋冬季或换季时,夜间哮喘占39.5%,早期明确诊断及接受正规吸入激素治疗的比例较低。结论:本次调查证实儿童哮喘的患病患率明显升高,且早发于婴幼儿期,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影响,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0年贵阳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阳市两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并与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进行同期比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两城区12583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发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总患病率为2.06%,总现患病率为1.6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50%和1.60%,两者有显著差异。发病诱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及气候变化、运动。好发季节为冬、春季,好发时辰以半夜及临睡为著。有64.62%的患者在3岁以内发病,65.34%有个人过敏史,1,2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7.69%和31.05%,治疗中有98.56%应用抗生素,有71.48%的使用全身激素,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的仅为4.69%。结论:贵阳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0年前全国平均水平,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加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进一步推广治疗哮喘的吸入疗法。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据我国95万儿童哮喘调查显示,其患病率约为0.11%~2.03%,个别地区高达5%[1],近10年来,儿童哮喘患病率及病死率仍有上升趋势。目前,吸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从1997年3月至1997年11月采用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雾化吸入,结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方法和结果1.1对象1997年3月~1997年11月对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6例2~12岁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了观察,诊断标准按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确定的《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于2000年5月-10月对大连市内2个区4个不相临街道0-14岁进行了儿童哮喘群体抽样调查,共调查10992人,实查人数为10983人,失访9人,失访率为0.08%。结果:累积患病人数147人,其中儿童哮喘113人(76.9%)婴幼儿哮喘(<3岁)6人(4.1%),可颖哮喘17人(11.6%),咳嗽变异性哮喘11人(7.5%),两年以上不发作29人(23.8%)。累积患病率为1.34%,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8%,现患率为0.82%。好发季节为换季。好发时辰以午夜为著。发病主要诱因为感冒与气温变化。有57.02%、91.14%的患儿在3岁内及7岁内起病。68.7%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分别为12.9%和11.6%。应用抗生素的为78.2%,用全身激素的51%,用过激素吸入的34%,其中坚持长期应用的11%,应用平喘药的95.2%。结论:大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学龄前起病占绝大多数,吸入激素治疗相对偏少。今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哮喘病的防治,推广GINA。  相似文献   

8.
2000年北京城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进行10年前后的对比研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按照10年前的调查范围,在北京市朝阳区及西城区2~4个街区内,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哮喘中心医师统一问诊查体,填写调查表.所有数据经sas/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际调查人数10 163人,2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现患率为2.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80%及1.24%,既往有哮喘的累计患病率为2.69%.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对比1990年哮喘现患率的0.78%,2000年哮喘现患率是10年前的2.6倍.结论本次调查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显著升高,且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包头市0~14岁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集中调查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昆区、青山区11080例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调查筛查出哮喘患儿103例,包括可疑哮喘7例.故实际患病率0.88%。其中儿童哮喘59.2%,婴幼儿哮喘28.2%,咳嗽变异性哮喘5.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1。(2)哮喘危险因素发现①哮喘好发季节主要为换季和冬季.分别为28.16%和17.48%。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迭96.12%,其次为天气变化65.05%。②一级亲属中有哮喘史或其它过敏史分别为6-8%和37-8%。个人过敏史以湿疹最多见7318%。过敏性鼻炎27、1%。结论:本次流调显示了我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增高(10年前为0.55%),具有多种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存在。因此,哮喘的防治应从婴幼儿抓起,尤其是有家族过敏史的子女是高危人群。向基层宣传普及GINA知识是哮喘防治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市城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发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诊疗情况,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方案、调查步骤和问卷,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2010年温州市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3%,男女比例1.3:1,现患率2.7%。哮喘的首发年龄27(13~43)月,首次诊断年龄30(18~48)月,3~6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5.5%。儿童哮喘在秋冬季好发(占28%),好发时间以清晨为主(占48%)。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占87.5%),常见前兆是流涕(占64.8%)、喷嚏(占59.6%)、鼻塞(占43.9%),常见症状为咳嗽(占95.6%)、喘鸣(占69.2%)。抗生素在哮喘治疗中的使用率为49.8%,吸入激素为53.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45.2%。一级亲属、二级亲属的哮喘史、患者的过敏性鼻炎及湿疹史是哮喘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温州城区儿童患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大部分在3岁之前发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过敏性鼻炎、湿疹及哮喘家族史是哮喘发病的最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阳市两城区3岁以上儿童哮喘及婴幼儿哮喘的患病率,方法: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询问填表法调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贵阳市两城区2298名婴幼儿中共查出哮喘病人43例,婴幼儿哮喘患病率为1.87%,男孩患病率(2.39%)显著高于女孩患病率(1.29%),好发于夏冬季节。首次发病原因和复发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结论:调查提示,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贵州省儿童哮喘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小儿哮喘中绝大多数是在3岁以内发病,故对婴幼儿哮喘的防治是降低哮喘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畲族儿童支气管哮喘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畲族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统一方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德市1860名0~14岁畲族儿童进行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宁德市1860名0-14岁畲族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17%,发病季节以冬(25.4%)、春季(28.8%)为主,哮喘发作与性别(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45%和2.81%)、呼吸道感染(81.4%)及遗传因素(39.0%)等有关。结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诱导的复杂疾病,对畲族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关哮喘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是提高哮喘诊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国儿童哮喘调查方案,于1990年7~9月对宁波市老市区(湖西街道)、工业区(镇海石化总厂、中石化三公司)和沿海区(莼湖镇)所有0~14岁小儿进行了整体抽样调查。实查10567名,查出各类哮喘180名,总患病率1.70%,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97%和1.37%。老市区、工业区和沿海区患病率分别为1.26%、4.15%和0.89%。  相似文献   

14.
对10361名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出各种哮喘病患者86例,患病率为0.83%。3岁以前起病占83.6%。好发季节为9月至次年2月,临睡至午夜为常发时间。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占多数,次为天气变化及食物诱发。41.8%患者曾患过各种过敏性疾病。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达7刀%。据此提出了降低儿童哮喘患病率及控制哮喘发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胸腺肽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60例1岁~14岁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观察2个月后1临床疗效及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0%、93.4%,两组1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83.3%、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胸腺肽可增强患4儿免疫力,缓解哮喘发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地区(0~18)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海拔地区(0~18)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三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来取整群和分散家访的方式,对象为所调查区域(0~18)岁儿童(1984年7月1日-2002年7月1日).结果:共调查儿童15 672人,实查儿童15 422人,失访250人,失访率1.6%.共查出哮喘患儿102人,患病率0.66%,其中儿童哮喘15人(14.8%)、婴幼儿哮喘18人(17.6%)、变异性哮喘18人(17.6%)、可疑哮喘51人(50%).发作季节以不定期和冬季为主.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占97.9%,由个人过敏史78.4%,一、二级亲属有哮喘过敏史占23.5%.治疗以静点抗生素、氨茶碱、激素为主,而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和脱敏均未进行.结论:高海拔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率低,且诊治儿童哮喘存在问题,有待努力推广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进一步改善我省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田林瑞  董静 《中原医刊》2004,31(6):18-19
目的:了解安阳市儿童哮喘的起病年龄、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及诊疗状况,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按GIDA方案规范化治疗哮喘。方法: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哮喘门诊确诊的哮喘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及诱因、病程长短、病情程度、过敏程度,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史,及既往诊疗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配合皮肤过敏原测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数109人其中确诊为哮喘者56人,男女患病率分别为62.5%和37.5%。3岁以下发病者占50%,6岁以前有喘息发作者占82.1%,最常见的发病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占91.0%,41.0%有过敏性鼻炎,28.6%曾有湿疹病史,30.4%有荨麻疹病史,家族中有过敏史占35.7%,父母有哮喘史占7.1%,祖父母有哮喘史占35.7%。皮肤过敏原测定室尘阳性占72.1%,多价霉菌占45.5%,春季花粉Ⅰ占54.5%,春季花粉Ⅱ占45.5%,春秋花粉占36.4%,两种以上过敏者占81.8%。从病程来看,32%在起病一年内就诊,35.7%在三年以后确诊,病程程度多以中度发作就诊,占55.4%,重度发作占17.8%,而且8.2%哮喘患儿较频繁的使用抗生素、中药及口服平喘药,只有5.4%的患儿认识并应用过吸入疗法。结论:本次调查安阳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起病年龄多在6岁以前,约半数有个人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伴有过敏性鼻炎者较多,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与过期敏、遗传、及环境、生活模式的改变有关,目前按GINA方案治疗哮喘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尚需临床工作者努力推广规范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黄浦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及发病情况。方法:2000年5-10月随机选取黄浦区1个街道内的2个居委会所有0-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检,填写哮喘调查表。结果:共调查1223名儿童,哮喘97例(7.93%),其中男65例(11.28%),女32例(4.95%),男:女为2.2:1,咳嗽变异性哮喘4例(0.33%),可疑哮喘7例(0.57%)。上呼吸道感染和气候变化为其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上海市黄浦区为儿童哮喘高发地区,需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哮喘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为低,但近十多年以来,我国哮喘患病率有增高趋势,2001年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对中国0~14岁437837人的调查显示,哮喘累计患病率为1.97%,患病率为1.54%,显著高于1990年调查结果(1.01%)。在广州地区曾对同几所小学13~14岁的学生采用ISSAC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3%,较10年前上升64.8%,全国哮喘患者估计有2000万之多”,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