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旋杆菌及其L型与胃癌的研究近况叶荷平(江西中医学院基础部南昌330006)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L型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综述1983年Warren和Marshal首先报道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相似文献   

2.
汤庆丰  刘宣  葛艳  周宁  周利红  孙健  季青  高虹  李琦 《重庆医学》2012,41(15):1462-1464,1561
目的研究左金丸醇提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7.81、15.63、31.25、62.5、125、250、500μg/mL)的左金丸醇提物分别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24、48、72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左金丸醇提物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时凋亡相关蛋白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MKN45细胞组、左金丸醇提物低剂量(40μg/mL)组、左金丸醇提物高剂量(180μ/mL)组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28±0.105)%、(3.27±0.702)%、(7.7±0.7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左金丸醇提物低、高剂量作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MKN45细胞24h后,PARP蛋白(89×103)、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率上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左金丸醇提物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ax、PARP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性别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的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将汉族患者作为对照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作为实验组,每组患者各150例,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患者性别、民族以及胃癌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42例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总感染率为47.33%。相同性别及相同民族之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男性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女性患者比较显著较低,实验组男性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汉族男性患者比较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汉族及新疆维吾尔族非癌患者之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分布较为均衡,其中造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最显著危险因素是维族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肠疾病有关,包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及慢性胃炎等,甚至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始发因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讨论已成为热门话题,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着重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快测卡的临床应用,同时对比其他几种检测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嗜酸粒细胞首次为 Tones(1846)所发现,Ehrlich(1879)首先对嗜酸粒细胞进行染色,并根据该细胞内的颗粒对酸性染料有较强的亲和性而命名为嗜酸粒细胞。此后,不少学者相继致力于该细胞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以求深入了解嗜酸粒细胞在疾病中所起的作用。癌症患者的外周血液及癌组织周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现象早巳为学者们注视。Isaacson(1946)巳提到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生于何杰金氏病及白血病等。Ku-berski(1979)报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为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日本的患者也很多。欧美胃癌发病率在短期间内有减少倾向,由此可以想象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想法至今基本没有改变,但自从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该菌与胃癌发生尤为受人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发病机制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的助催化剂——氨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分解胃内尿素产生氨。感染本菌人的胃液中氨浓度为0.01%,明显高于非感染者的0.005%。研究人员让大鼠自由饮用含有0.01%氨水,观察长  相似文献   

7.
杨保栋 《中外医疗》2010,29(21):185-185
众所周知,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病率占各类肿瘤的第一位。在胃癌中,95%的又为腺癌,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所以胃癌的相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资料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1~2]。本文就从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在胃癌中的作用两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的证据加强了引起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相关的论点。欧洲试点性研究认为,用抗菌素治疗病人使其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也能阻止某些早期类型的胃癌。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Peter G Isaacson认为,当该细菌感染胃内粘膜时,能引起导致癌瘤生长的免疫反应。他用抗菌素治疗6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病人,这些病人的胃内膜均已发生淋巴肿瘤。抗菌素清除了病人胃内膜的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尿素酶试验阳性的1036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不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结果:1036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448例,阳性率为43.2%.承德地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不良100%、十二指肠溃疡69.3%、复合溃疡68.3%、胃溃疡49.4%、胃癌29.3%、慢性胃炎19.8%.结论:承德地区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杂志信息     
氟美松对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据《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2月39卷第2期报道 为探讨氟美松对体外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赖克方等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IL)-5和氟美松的条件下体外培养嗜酸粒细胞,锥虫蓝拒染法和原位凋亡检测法观察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嗜酸  相似文献   

11.
覃芝元 《大家健康》2016,(5):306-306
幽门螺旋杆菌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当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多采用药物方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降低复发率。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单药治疗、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用药等。现将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粒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性粒细胞与肿瘤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关于嗜酸性粒细胞与肿瘤的关系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分泌细胞毒性蛋白和细胞因子、递呈抗原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继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之后的第三群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兔抗大鼠嗜酸粒细胞血清处理大鼠后,去除其外周血及虫囊肿局部的嗜酸粒细胞,可降低宿主抵抗或抑制虫体的能力,表明嗜酸粒细胞对斯氏狸殖吸虫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用斯氏狸殖吸虫抗原(含氮量5mg)注入感染该虫的大鼠腹腔,每鼠可获得嗜酸粒细胞(5.97±0.54)  相似文献   

14.
嗜酸粒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起源于胚胎早期卵黄囊壁上的血岛,在胚胎期的肝、脾是造血干细胞形成嗜酸粒细胞的微环境,而作为中枢淋巴器官的胸腺,则是T淋巴细胞形成和培育的微环境,胎儿胸腺中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出现,胸腺是否也是嗜酸粒细胞培育的微环境,报道甚少。本文为了探索该问题,对12~40周的胎儿胸腺组织发生与嗜酸粒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认为嗜酸粒细胞最早出现于胎儿12周的胸腺。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诸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各种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诱因且在感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白介素-17在感染的病理生理学以及免疫介导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较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者胃黏膜中IL-17增加,从而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IL-8的分泌表达.IL-8可趋化中性粒细胞而促进炎症反应,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该炎症反应.目前,幽门螺旋杆菌诱发的炎症反应的机制尚未被完全清楚,宿主和病原菌均可促进炎症反应,如细胞毒力相关基因A、空泡毒素A.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IL-17、IL-18、IL-21以及IL-22均与幽门螺旋杆菌诱发的胃黏膜炎症反应有关,但具体细节与炎症反的不同模式仍然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表明IL-17在急性及慢性炎症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就IL-17在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06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区普查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趋势及在年龄、性别及与之感染相关的食管病变、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疾病分布情况等方面有无规律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在本院进行胃镜普查者106例,试验结果阳性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将感染者在年龄、性别进行分析,并将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及阳性者分为两组。结果 106例普查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33.96%,较本地区早前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男女比例1:1.2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50-59岁年龄组最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糜烂性胃炎高于阴性组人群,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与阴性者糜烂性胃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对幽门螺旋杆菌规范化杀菌治疗,对于降低本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素芬  彭子军 《医学综述》2008,14(7):1118-1119
目的探讨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哮喘儿童的8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50例、缓解期33例,分别进行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查。结果急性发作期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组。结论嗜酸粒细胞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鼻黏膜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检查可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旋杆菌发现简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初 ,对胃炎、胃癌及上消化道溃疡的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 ,被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的幽门螺旋杆菌所冲击。简要回顾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简史及最新研究结论 ,并探讨这一发现传统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70例胃炎患者做对照,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率、胃蛋白酶原水平、促胃液素-17,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因子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逐渐升高;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原Ⅰ低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逐渐升高,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逐渐降低;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Ⅱ和促胃液素-17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96、0.059和0.047,而胃蛋白酶原Ⅰ的回归系数为-0.040。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志添  陈燕凌 《医学综述》2008,14(14):2116-2117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除引起胃肠疾病外,还与人类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成功复制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肝炎和肝癌模型。近年研究发现,慢性感染过程中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同作用、癌基因激活、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异常均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肝炎发展成肝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