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各项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8周龄的雌性裸鼠,收集人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裸鼠腹腔.分别于种植后第5 d、第15 d、第30 d断颈处死裸鼠,观察子宫内膜种植生长情况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同法置人人大网膜.结果:种植成功率可达100%.种植后第5 d见移植内膜与裸鼠盆、腹腔组织牢固粘附.光镜下见种植物与鼠间皮之间已出现新生的血管网,可见腺体,周围围绕着间质细胞.种植后第15 d见病灶与裸鼠组织呈融合状态,周围有血管生长,病灶呈实质性或囊肿样.光镜下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血液供应丰富.种植后第30天病灶萎缩变小,局部粘连较重.光镜下见纤维化严重,腺细胞不完整.对照组植人的大网膜组织部分粘连于腹壁切口,其余游离存在,并逐渐萎缩、吸收.光镜下除炎性反应外.大网膜组织结构无改变.结论:采用人在位子宫内膜构建裸鼠内异症在体模型,移植后的内膜组织仍保持原有的组织形态和生化特征,便于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新血管形成、激素和免疫应答等机理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此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费用低、操作简单,观察周期短,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异症在体模型.  相似文献   

2.
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与病灶血管形成相关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生成与异位人内膜病灶病理组织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皮下接种、腹腔放置与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连续切片观察病灶的血管生成,再使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例成模裸鼠的14处病灶中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裸鼠共18只,皮下接种组10只,8例成模;腹腔放置组4例,1例死亡,2例成模;腹腔注射组4只,均无成模.连续切片结果发现于种植第4天组织内出现血管生长,异位人子宫内膜病灶的VEGF表达阳性率腺上皮动情前期10.1±3.2,动情后期12.5±5.4;间质动情前期4.9±2.5,动情后期5.2±3.7;MVD动情前期(80±15)/mm2,动情后期(84±23)/mm2,腺上皮表达VEGF有增多趋势.[结论]成功建立裸鼠皮下与腹腔人异体移植模型,同时发现异位人内膜于种植第4天出现血管生长.模型病灶种植后15d检测到血管增生与腺上皮VEGF的表达增高,可适宜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3.
抗血管生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健俐  尹利荣 《医学综述》2005,11(7):635-63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约10%的育龄期妇女发生该病。虽是良性疾病,但因其具有易复发性和转移的特点,故素有“良性癌”之称,是一种严重困扰女性的难治之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均有较高的复发率,寻求新的治疗措施、降低复发率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EMs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对策,尤其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血管生成对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AdEasy-1系统及AAV293细胞构建携带内皮抑素(E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S,体外感染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诱导其凋亡;建立人子宫内膜裸鼠皮下种植模型,将Ad-ES?空载腺病毒Ad-Track及生理盐水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病灶,观察病灶的形态学特点,检测微血管密度(MVD),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及腺细胞凋亡?结果:Ad-ES经测序?PCR鉴定构建成功,滴度为2.06×1010 pfu/ml;ECV-304感染Ad-ES后,流式细胞术及Hoechest 33258染色均检测到细胞凋亡;成功建立人子宫内膜裸鼠皮下种植模型,Ad-ES治疗组病灶体积较其他两组明显缩小(P < 0.05),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腺体萎缩明显,部分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TUNEL法检测到细胞凋亡明显增加,MVD减少?结论:内皮抑素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并可抑制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生长,抗血管生成可能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彦  郭维婵 《医学综述》2014,(22):4111-41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明确EMs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对EMs发病机制的各种研究中,血管形成是热点之一。综合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从在位内膜、血管生成的微环境和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等多环节、多靶点着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马颖  何援利 《重庆医学》2011,40(4):357-358,417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EMs)裸鼠模型,观察异位病灶血管生成情况。方法建立EMs裸鼠皮下种植和腹腔注射模型,观察异位病灶的形态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结果皮下种植组10只,成模9只,腹腔注射组10只,成模8只。异位病灶呈现增生期子宫内膜特点,VEGF表达阳性,并有微血管形成。结论成功建立EMs裸鼠皮下种植及腹腔注射模型,异位病灶新生血管较多,该模型可用于人EMs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VEGF在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裸鼠模型,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在位内膜及裸鼠异位内膜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皮下种植和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EMs裸鼠模型,光镜下观察异位病灶的形态学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在位内膜及裸鼠异位内膜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裸鼠共20只,皮下种植组10只,8只成模,腹腔注射组10只,7只成模,异位病灶在光镜下呈现增生期特点;正常在位内膜10例,VEGF蛋白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有增多趋势(t=2.632,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人EMs裸鼠皮下种植及腹腔注射模型,检测到VEGF表达较正常在位内膜增多,该模型可用于进行人EMs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方法:4只参加实验的裸鼠分戍2组,每组2只,分别用注射人子宫内膜碎屑液入裸鼠腹腔和手术将人子宫内膜组织块贴于裸鼠卵巢的方法建立模型,观察移植内膜的组织学、超微结构情况。结果:手术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成功建立,光镜下见内膜细胞及间质生长,电镜下见丰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丰富,纤维增生,提示内膜细胞生长活跃;注射组未能成功建立模型。结论:外科手术移植法是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机制,进而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5只裸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实验组(n=25).实验组25只小鼠采用皮下种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裸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恩度组(n=11).恩度组腹腔注射恩度2 mg·(kg·d)-1,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PBS液.用药2周后,观察小鼠血清细胞因子(VEGF、TNF-α)的水平及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异位内膜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组和恩度组(P<0.05),且VEGF的表达高于恩度组.结论:恩度明显抑制VEGF等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其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抑制异位内膜血管生长,达到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组 :取EM和正常育龄妇女分泌晚期子宫内膜 ,剪碎 ,随机置入裸鼠盆腹腔 ,实验Ⅰ组切除卵巢 ,实验Ⅱ组不切除卵巢 ;对照组 :同法置入人大网膜。术后给雌激素支持。各组裸鼠分别于 5、10、15、2 0、2 5、3 0d脱颈椎处死 ,观察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异位病灶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种植 5d即见异位病灶牢固粘附 ,主要发生在腹壁(56% )、膀胱旁脂肪 (2 1% )等部位 ,可见腺体细胞及散在间质细胞 ,时间越长 ,病灶与裸鼠组织融合越明显 ,盆腹腔粘连越重。用EM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内膜移植的异位病灶无差别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裸鼠所形成的异位病灶亦无差别 ,它们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未显示差别 ,多数呈弱表达。结论 裸鼠做为EM早期动物模型科学、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裸大鼠人高转移肝癌的皮下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人高转移肝癌株HCCLM3接种于裸大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大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皮下移植的裸大鼠每周称重、测量瘤径,原位移植的裸大鼠每周称重,两组裸大鼠分别于移植8周后处死,通过巨检、镜检等观察移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裸大鼠皮下均成瘤,未见肺转移,裸大鼠原位移植成瘤率90%,肺转移70%,腹水发生率50%,自发消退率0%。结论裸大鼠人高转移肝癌HCCLM3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原位移植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规律,并从DNA、RNA、蛋白质、病毒学角度对该品系转基因小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以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进行繁殖,利用PCR法对每一世代仔鼠检测其阳性率。利用RT—PCR和real-time PCR对转基因小鼠肝组织中的HBV DNA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并对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利用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BV病毒抗原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和分泌特征。结果两种交配方式窝产仔数和离乳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互交后代小鼠的阳性率高于回交后代。4只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分别与正常C57BL/6J鼠杂交进行传代,其阳性率始终保持在40%~50%,表明C57BL/6J-Tg(AlblHBV)44Bri/J型HBV已稳定整合表达,并能可靠地遗传给下一代。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可稳定表达的病毒抗原并可分泌入血。结论该转基因小鼠可长期稳定高表达HBV病毒抗原,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裸鼠人绿色荧光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荧光体外与在体模型的具体方法&#65377;【方法】 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eGFP)分别转染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细胞转染注射法,即方法1)和子宫内膜组织块(组织转染注射法,即方法2),比较两种体外转染的差异;然后采用方法1将绿色荧光腺病毒转染后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形成荧光病灶,并且与方法2相比较,观察直至建模后25 d,计算病灶荧光成模率与病灶荧光存在时间,并给予组织鉴定&#65377;【结果】 方法1与2建模后5 d两种方法病灶荧光阳性率分别达88.9%和22.2%, P = 0.015;病灶体外荧光存在时间分别为(12 ± 8) d与(7 ± 4) d&#65377;病理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荧光共同鉴定显示病灶来源于人子宫内膜&#65377; 【结论】 应用Ad-eGFP 转染后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混悬液注射可成功建立裸鼠皮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活体荧光观察模型,同时方法成模率高,体外荧光存在时间较长&#653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及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0只,细胞接种后2、4、6、7、8周随机抽取4只荷瘤鼠,进行大体观察、MRI检查和病理检查。大体观察荷瘤鼠和肿瘤的生长后进行MRI扫描,MRI平扫后,腹腔注射钆贝葡胺后4min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影像学表现和周围组织情况;MRI检查后处死荷瘤鼠,解剖瘤灶,进行病理学研究,并与MR图像进行对照。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为100%。2周时瘤灶T1WI和T2WI信号较均匀,4~8周时瘤灶T1WI呈均匀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瘤灶不均匀强化,以瘤灶周缘强化明显,内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随着肿瘤的生长,其内无强化区逐渐扩大。结论常规MR扫描技术能对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发生发展进行动态观察,移植瘤MRI表现可从病理学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裸小鼠在国内比较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与比较医学的关系,系统介绍了国内应用裸小鼠以来建立的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展望了裸小鼠动物模型在比较医学应用中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肿瘤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重要条件,我们利用鸡胚及裸小鼠分别建立了2组血管生成模型,并研究了肿瘤血管与肿瘤细胞转移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转移性肿瘤细胞诱发血管生成的能力远高于低转移肿瘤细胞,证明这2组模型揭示了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为预防和控制肿瘤生长与转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育系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BALB/c裸小鼠,并对该小鼠各组织器官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根据遗传学原理对C57BL/6-TgN(GFP)小鼠与BALB/c裸小鼠进行杂交、自交和回交,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BALB/c裸小鼠,对该小鼠遗传质量进行检测;解剖观察胸腺生长情况以及多组织器官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选育出的BALB/c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裸小鼠(简称荧光裸小鼠),外观呈黄绿色;胸腺缺失;在荧光显微镜下,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器官可见明显绿色荧光.结论 成功选育出BALB/c绿色荧光裸小鼠,该小鼠外观呈黄绿色,全身主要组织器官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抑癌药物的临床研究建立人舌鳞癌动物模型.通过模拟与人体内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动物模型,观察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病理学行为及转移情况.方法选4~6周BALB/C-nu裸鼠,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Cal27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皮下,观察裸鼠体质量、皮下成瘤情况、肿瘤体积;待裸鼠体质量下降至原体质量的25%时,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组织进行解刨学观察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裸鼠在接种Cal27细胞第7~12d后右腋下出现肿瘤,接种浓度为每只0.1 mL约2×106个细胞,成瘤率为86.7%.HE染色示肿瘤组织呈典型鳞癌表现;淋巴结及主要脏器未见转移.结论成功建立舌鳞癌Cal27裸鼠移植瘤模型.此动物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人舌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进行抑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