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2h微泵输入治疗肺栓塞9例,总有效率为89%。无严重并发症。提示RT-PA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分析15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过程及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旨在探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思路及溶栓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军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153-154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肺栓塞(rt-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急性肺栓塞呼吸困难明显且部分有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患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结果31例中21例显效,占67.74%;6例有效,占19.35%;4例无效,占12.90%.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肺栓塞(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住院时间,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栓塞伴有右心功能不全患者CT影像学表现。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经CT肺血管造影(CTPA)证实为肺栓塞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CTPA检查但未合并肺栓塞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于2d内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CT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为(3.65±0.91)cm、最大横截面积为(18.20±6.12)c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以超声心动图为标准,CTPA检出右心室扩大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9.74%;中央型患者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周围型肺栓塞患者(P0.05)。结论在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PA检查方式,兼具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且可在检出肺栓塞的同时判断患者有无右心扩大及功能不全表现,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静脉小剂量尿激酶与静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 mg 2 h给药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高危肺栓塞患者47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2组:尿激酶组24例:介入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RT?PA组23 例:RT?PA 100 mg+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经过治疗10 d,监测D二聚体变化,应用CTPA的Mastora指数法评价疗效,同时评估出血风险。结果:治疗10 d后,2组均有疗效,D?二聚体及Mastora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尿激酶组在改善Mastora指数上优于RT?PA组。出血并发症上,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低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与Mastora指数无相关性。结论:短期内,2种再灌注治疗均有效;而介入联合小剂量尿激酶组疗效更好,出血并发症更少,进一步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者,尤其是伴休克和(或)低血压的病例。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肺栓塞后14天内,可选用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及链激酶(SK)溶栓治疗,奏效后再转为抗凝治疗维持。UK:负荷量4400IU/kg,静滴10分钟,随后2200IU/(kg·小时),持续12小时;或20000IU/kg持续静滴2小时。r t-PA:50~100mg持续静滴2小时。SK:30分钟内静脉注射负荷量250000IU,随后以100000IU/小时持续静滴24小时。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链激酶过敏反应。为防止出血,用药前应全面评价有无溶栓治疗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尿激酶2h方案(UK2h)、12h方案(UK12h)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34例APE患者,分为三组:①UK2h组:尿激酶20000IU/kg,2h内静脉滴入;②UKl2h组:尿激酶首剂4400IU/kg,继而每h 2200IU/kg,静脉滴注12h;③rt—PA组:rt-PA 50mg静脉滴注。结果:uK2h、UK12h、rt—PA组治愈率分别为72.2%、71.4%、77.8%,有效率分别为83.3%、85.7%、88.9%,死亡率分别为5,6%、14.3%、11.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出血率UK12h组高于rt—PA、UK2h组。结论:UK2h、UK12h方案及rt—PA溶栓效果均好,但UK2h、rt—PA方案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孙波  邵玉霞 《吉林医学》2012,33(33):7176
目的:探讨脑钠肽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右心室功能不全组37例和非右心室功能不全组27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右心室功能不全组患者平均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非右心室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是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是否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志男  雷力成 《医学文选》2001,20(5):594-596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国人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溶栓效果,最适剂量及副作用,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并与尿激酶相比较。结果:两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临床再通率分别为84.21%和86.96%,均高于尿激酶组的54.84%(P<0.05),而并发症较少,结论: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良好的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玲君 《医学综述》2013,19(13):2371-2373
急性肺栓塞(APE)是世界上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指出,对于APE的早期发现、危险分层、制订对应治疗决策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APE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可用于危险分层的评估。目前用于检查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方法及指标较多,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血压正常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AP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130例血压正常的APE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伴RVD患者41例(RVD组),不伴RVD患者89例(非RV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D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晕厥(34.1%比7.8%)、心动过速(41.4%比21.3%)、P2亢进(46.3%比25.8%)、颈静脉充盈(12.1%比1.1%)、发绀(26.8%比8.9%)的发生率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0.05)。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提示RVD组患者血栓栓塞累及近端肺动脉发生率(58.3%比8.3%)和肺叶肺动脉发生率(77.8%比51.2%)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0.001,P〈0.05)。RVD组患者中13例给予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28例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组内临床指标[心率、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溶栓治疗患者治疗费用、小出血发生率均大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治疗后AaDO2、PASP、TRPG均小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结论对于CTPA提示中央型肺动脉栓塞和/或出现晕厥、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APE患者,需要及时明确有无RVD。对无恶化风险血压正常伴RVD的APE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疗效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NP水平在急性肺栓塞(APE)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3例经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确诊为APE患者,分为右室功能不全组和无右室功能不全组,采用干式快速定量心衰诊断仪测定血脑钠肽(BNP)后比较两组差异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病死率、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差异。结果右心室功能不全组BNP水平(2884-102pg/m1)明显高于无右心室功能不全组(614-32pg/m1)(P〈0.05);前者严重临床表现晕厥、低血压或休克高于后者(P〈0.05);前者表示右室功能指标:肺主动脉内径和压力、右室内径、右室活动度与后者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均〈0.05);前者病死率、需要机械通气率高于后者。结论BNP水平对判断APE时右心室功能有一定价值,从而可以帮助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钠肽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网络版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5月,收集脑钠肽和N-终端前脑钠肽水平升高对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影响的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和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合计881例患者。10个研究报道了脑钠肽水平对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的影响,4个研究报道了N-终端前脑钠肽水平对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的影响。结果显示:BNP水平升高对于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预测价值的OR=32.23,95%CI(18.75,55.43),SEN合并=0.845,SPE合并=0.808,SROC曲线下面积=0.8166;NT-proBNP水平升高对于PE患者右心室功能紊乱预测价值的OR=13.09,95%CI(6.25,27.44),SEN合并=0.561,SPE合并=0.857,SROC曲线下面积=0.7835。结论 BNP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紊乱,以便有针对性的治疗,进而提高PE患者的预后并降低PE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经动静脉内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7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及无肺动脉高压组。利用超声多普勒采集两组右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管通路的流量,评估两组间临床基线指标、透析相关因素、右心功能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37.31% (25/67),右心室肥厚发生率17.91% (12/67)。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患者收缩压升高 (P<0.01),血红蛋白值以及尿素消除指数(Kt/V)值降低 (P=0.03,P<0.01);肺动脉高压组LVEF低于无肺动脉高压组 (P=0.04),右心室肥厚发生率增高 (P=0.04),且右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明显,然两组间血管通路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与收缩压、右室壁厚度正相关 (r=0.246,0.394,P<0.05),与LVEF值负相关 (r=-0.373,P=0.002)。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否具影响和预测性的指标是LVEF值 (回归系数b=-0. 096,OR=1.100, P=0.01)及收缩压值 (回归系数b=0.063,OR=0.940, P=0.002)。结论 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约1/5~1/3发生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室肥厚;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状态、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共同参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戴学宇  赵文超  冯龙  许黎阳 《医学综述》2014,(15):2829-283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慢性肺栓塞致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20例(急性肺栓塞组),慢性肺栓塞患者20例(慢性肺栓塞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探测胸骨旁长轴、胸骨旁四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大血管短轴,重点观察右房室大小,肺动脉的内径和三尖瓣的反流、反流速度和心肌运动指数,并估测肺动脉的收缩压。统计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急性肺栓塞组右房、室增大发生率低于慢性肺栓塞组,肺动脉血栓率高于慢性肺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三尖瓣反流。急性肺栓塞组患者的右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右心室流出道大小、心肌运动指数均小于慢性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慢性肺栓塞致患者的右心功能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凯时治疗肺栓塞继发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乐  毕立群  尹世琦 《黑龙江医学》2008,32(10):774-775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48例肺栓塞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凯时治疗组(24例)和川芎嗪对照组(24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4.2%)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5%);治疗组有效率(87.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8.3%)。治疗组肺动脉压平均降低0.71 kPa(5.32 mmHg),与对照组肺动脉压平均降0.20 kPa(1.52 mmH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未观察到凯时有明显降低肺动脉压作用,但对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r-tPA和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两者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条件的患者82例,分成两组分别应用r-tPA和尿激酶溶栓,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r-tPA组与尿激酶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容易发生恶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但仍是目前最好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