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的囊性肿块的MR信号在自旋回波像上与脑脊液(CSF)信号相似。在T_3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像上肿块和CSF之间的信号稍有差异,通常可以区别。但在T_2加权像上肿块的信号与CSF十分相似,自旋回波成像可能存在的缺点是不能可靠地显示囊性肿块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用增强剂增强扫描如实性部分无强化,也  相似文献   

2.
涎腺肿块较为常见,良性居多.针吸细胞学能较准确地判断口腔涎腺肿块的良恶性,是目前肿瘤术前诊断的较好方法.本文报告343例涎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的诊断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2002-2009年来我室检查的涎腺肿大患者343例.1.2方法对检查有明显肿块、无溃破者,用7号细针无菌穿刺,将抽吸物迅速制片;对囊肿标本抽...  相似文献   

3.
碘酊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6例,年龄16~68岁,其中35~45岁占90%。单侧结节22例,双侧结节8例。病程1个月至15年,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样增大,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T3、T4、TSH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示甲状腺结节呈液性暗区。1.2 治疗方法 病人取平卧位,垫高颈部,头偏向健侧,局部用75%酒精消毒,不必麻醉,操作者左手固定结节,右手持20ml注射器接9号针头穿刺结节中央,然后缓慢抽吸,抽吸过程中左手可稍加压,以利于完全吸尽囊液,囊液行涂片后弃去。固定针头不动,换盛有3%碘酊的注射器,并向囊内注入碘酊,囊…  相似文献   

4.
针吸活检反针吸细胞学诊断,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准确率较高。我院1978~1979年针吸活检了248例乳腺肿块患者,有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现总结分析于下。取材与方法在肿块部位常规消毒后,医生以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带有7号针头的20毫升注射器,在肿块的上方与皮肤成45°角迅速刺入皮下,再刺入肿块内;抽针栓使注射器内呈现负压10~20毫升,退至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眼科的酸碱烧伤患者,急诊入院后需行生理盐水或中和液连续冲洗,既往一般采用手持小壶冲洗,操作较繁,费时费力。最近我院自行研制了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无菌头皮针(去掉金属针),制做的结膜囊冲洗器,效果好,如双眼冲洗,可用输液器2套头皮针2支(如图)。使用时,令患者平卧,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右手持硅胶管置入眼内眦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2岁。右颈肿块1月余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胸锁乳突肌下缘、颈阔肌深面,大小3cm×2cm,呈囊性,囊内含浅黄色清液。病理报告:(右)腮裂囊肿。囊壁内可见少数异型腺体,部分呈乳头状增生。建议临床检查甲状腺,以排除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  相似文献   

7.
隐匿型甲状腺癌临床上不多见 ,且术前很难确诊。我院从 1989~ 1999年共行甲状腺手术 712例 ,其中发现 2 6例 (3.6 5% )隐匿癌 ,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7例 ,女 19例 ;年龄 2 5~ 6 5岁 ,平均 4 5.3岁。均因颈部肿块就诊。1.2 辅助检查  2 6例全部行 B超或 CT检查 ,发现甲状腺内有实性结节或囊实性结节 2 2例 ;9例行碘核素扫描 ,2例表现为冷结节。1.3 确诊情况  15例术前经针吸细胞学检查 ,确诊 5例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2 1例 ,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1…  相似文献   

8.
对我们2003-05~2007-05所做的156例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6~82岁,肿块位于内上象限26例,外上象限81例,内下象限11例,外下象限28例乳晕部10例。肿瘤直径0.8~6.0cm大小,平均2.8cm。肿块质地硬,均单发,无痛。本组患者术前均行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术中冰冻病理和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146例(93.6%),良性10例(6.4%)。1.2方法术前按FNA常规方法操作。选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皮肤消毒,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针,与胸壁斜行方向进针,经皮刺入肿块,当针尖大约到达肿块中心时,拉针栓造负压,在保持…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8岁,因甲状腺肿块行双侧甲状腺根治术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病灶。经131I100mCi清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4个月后予131I200mCi治疗,扫描见颈、胸和腹部131I摄取阳性(图1),进一步排空肠道内容后再次显像,图像无明显变化。行同机图像融合见131I阳性显像部位在盆腔。腹部B超检查提示下腹部液性多囊性肿块,进而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示盆腔囊性肿块,源于卵巢可能,遂行卵巢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大小约18cm×12cm×10cm,病理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再次131…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一例杨菊红,陈书忠患者女,19岁,因颈前部肿块10天,于1993年3月23日以“甲状腺腺瘤”入院,术前检查右侧甲状腺下级有一个2×3cm2肿块,质软、光滑、活动度好。于1993年3月26日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为囊性,囊...  相似文献   

11.
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超声仪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并评价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改变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颈部淋巴结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曾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和/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超声显示淋巴结异常,在69%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可见囊性变。而在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仅有2例可见此现象。颈部淋巴结内部出现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超声特征性改变,其敏感度为69%,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3.6%,准确度为87.4%。结论:颈部淋巴结内出现囊性变高度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47岁。自觉颈前区肿物来院就诊。B超检查 :两侧甲状腺正常大小 ,实质光点分布均匀 ,左侧甲状腺下部及峡部探及大小约 31mm× 13mm× 2 7mm透声暗区 ,轮廓清 ,形态规则 ,壁薄 ,透声好 ,后方回声增强 ,随吞咽上下移动。 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 :左侧甲状腺囊性肿块。术中所见 :左甲状腺下方有一 3.0 cm× 2 .0 cm大小囊性肿块。病理诊断 :甲状旁腺囊肿。讨论 :甲状旁腺囊肿少见 ,95 %位于甲状腺背侧下缘 ,一般无症状 ,70 %为无功能性。在声像图上甲状旁腺囊肿均呈薄壁囊性结构。对于甲状腺下部壁薄的囊性肿块应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乳腺肿块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82例恶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的有75例,诊断正确率91.5%;有7例假阴性,未发现癌细胞.对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56例良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均未找到癌细胞,诊断正确率100%.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本组138例乳腺肿块的总正确率为94.9%(131/138).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等特点,是乳腺肿块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甲状腺结节患者74例,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参照,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 74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符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者70例,符合率为94.59%,其中良性病变50例(67.57%),恶性病变20例(27.0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易接受,是初步筛查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2岁。因腹部不适,腹胀进行性加重2月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从膈顶至盆腔均存在液性暗区,于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及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已破,共吸出血性液体11000ml(见图1)。术后一月患者再次发现腹部肿块,遂至我院就诊。查体:一般尚可,腹部可扪及约20×30cm~2大小肿块,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上,未能扪清肿块边界,表面肖滑,有囊性感。实验室检查:AFP 1ng/ml,CEA 1ng/ml,CA19-98.7u/ml。CT检查提示为腹盆腔内巨大囊性占位病变,考虑后腹膜或腹腔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结合文献复习卵巢甲状腺肿CT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3例肿瘤体积较大,长径达8~14 cm.CT平扫表现均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囊壁光滑.囊性部分为单囊或多囊状稍高密度区,实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内见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伴有甲状腺右叶及右侧腋尖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结合文献,以下表现具有一定诊断价值:①单侧边界清楚囊实性肿瘤;②肿块囊性部分多为多囊,囊内密度一般较高,实性部分出现与甲状腺密度类似的软组织影.③实性部分和囊壁常见钙化;④囊壁光滑,一般不会出现壁结节;⑤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明显;⑥可出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甲亢或甲状腺肿症状.结论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具有典型征象的病例,结合病史和临床检查,基本可以实现诊断;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囊性变的误诊原因,分析影响其术前诊断正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病例资料.结果:19例均以颈前无痛性肿物就诊,术前经B超或CT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分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囊肿.结论:甲状腺癌囊性变术前误诊率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正确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判断甲状腺囊肿囊液黏稠度的效果及应用三通硬化治疗的优点。方法观察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囊肿的47例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将其随机分为三通组(三通的接口连接静脉输液针和两个注射器针管)24例和传统组(只用注射器)23例进行囊肿穿刺,抽取囊液后注入1/3囊液量的无水乙醇(浓度〉95%)。比较超声影像和囊液的特点,并记录穿刺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超声表现为囊液中有点状高回声伴声影且点状高回声不移动者均抽出稠厚液体,而囊液表现为液性暗区、无点状高回声或囊液有点状高回声向下坠落者抽出的均为稀薄液体。三通组的穿刺时间为(5.7±1.1)min,传统组为(7.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通组无液体溢出或漏出,污染率0%;传统组污染率为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可判断甲状腺囊肿囊液的黏稠度。应用三通硬化治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乳腺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1200例患者,并与其中手术后获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7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报告乳腺癌与手术后肿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较为敏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预后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评价超声检查甲状腺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病理切片对照.结果 甲状腺腺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可分为3型:①实质性肿块型;②囊实混合型;③囊性肿块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检出未能触诊的小腺瘤,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