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评价埃索芙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近期及远期H.pyloa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和症状改善情况。方法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AC组(埃索芙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EFA组(埃索芙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疗程1周,比较治疗后第4周末和1年时H.pylori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同时比较用药第1,3,7,28d和1年时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EAC组和EFA组问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第4周末H.pylori根除率为90%(45/50),1年时H.pylori根除率为20%(10/50);所有患者第4周末溃疡愈合率86%(43/50),1年时溃疡愈合率80%(40/50)。在治疗第7天时症状有效率最高,治疗前后症状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芙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近期H.pylori根除率低、溃疡愈合率和症状有效率高,远期溃疡愈合率和症状改善率也较高。但远期H.pylori根除率,这可能与H.pylori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2年Marshall和Rfanen成功地从人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以来,大量的研究已证明Hp是引起慢性B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关系尤其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粘膜疾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 胃镜下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及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53例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多种H.pylori毒素抗体。结果胃炎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14例(2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43例(74%),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中重度炎症58例(92%),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轻度炎症21例(35%),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为Ⅰ型和Ⅱ型毒力菌株,CagA抗体阳性能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较重的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ylori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观察组含有呋喃唑酮,其他2组为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同其他两对照组相比较,在H.pylori根除率以及溃疡的愈合率和有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RE、正常对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及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选取40例内镜分级B或C级的RE患者,H.pylori阳性及阴性各20例,雷贝拉唑治疗4周后内镜复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RE组、正常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0.4%、28.8%、59.0%、91.5%,RE组感染率显著低于胃炎组和溃疡组,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无明显差异;RE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后,H.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变愈合和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RE与H.pylori感染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ylori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观察组含有呋喃唑酮,其他两组为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同其他两对照组相比较,在H.pylori根除率以及溃疡的愈合率和有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28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 HP)感染同时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愈合2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愈合率89%;治愈前28例H.pylori检测均为阳性,治疗后转阴24例,转阴率85.7%.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2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关性胃病的文献,结果发现,H.pylori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药治疗特别是中西药联合治疗在H.pylori转阴、症状改善和控制溃疡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性消化道细菌,其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H.pylori感染对胃肠外疾病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H.pylori感染与缺血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A)相关,多项研究显示,IDA患者H.pylori感染率更高,积极根除H.pylori后,IDA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能够不同程度的升高甚至恢复正常,但结论仍存在争议。本文就H.pylori感染与IDA(尤其是不明原因IDA)的相关性、作用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临床医生诊疗不明确或难治性IDA患者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H.pylof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H.pylori治疗已成共识,现用替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胃石症及其并发溃疡的内镜特点,探讨其形成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集的62例胃镜诊断胃石症患者,对胃石症及其并发溃疡的内镜特点进行分析;行14C呼气试验测定H.pylori;按胃石症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2枚)胃石两组,按胃石大小分为5 cm和≥5 cm两组,按胃石症有无并发溃疡分为两组,记录各组H.pylori感染例数,比较各组的H.pylori感染发生有无差异。结果:62例胃石症患者中,胃石位于胃底腔者33例(53.23%),单发胃石者47例(75.81%),最大直径约2.5~11.0 cm;无论H.pylori是否阳性,胃石症均以单发为主,小于5 cm者较多;胃石症患者H.pylori阳性率56.45%(35/62);H.pylori阳性病例中多发胃石者百分比例(34.29%)较H.pylori阴性者(11.11%)高(P0.05),胃石症大小分布与H.pylori感染关系无关(P0.05)。34例(54.84%)胃石症患者并发有溃疡,以胃溃疡为多见,部位以胃角和/或胃窦为主;有并发溃疡者H.pylori感染率(64.71%,22/34)较无并发溃疡者(46.43%,13/28)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石症以单发为主,小于5 cm者居多,常并发胃溃疡;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石形成有关,而与并发症溃疡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且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作比较。结果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检测阳性率为81.40%,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2.09%,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Instant CHEK^TM-H.pylori法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基本相符,表明Instant CHEKfM-H.PY-lori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和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行根除治疗已成为共识的目标。各种根除治疗HP的方案,各有优缺点,1996年9月~1999年9月,我们采用以铋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对经胃镜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住院患40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及根除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IL-18水平的影响,同时检测抗HP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4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体检组,观察近期疗效及HP根除情况,同时ELISA法检测HP-IgG及IL-18水平。结果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外周血清IL-18及HP-IgG水平显著高于体检组,抗HP治疗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IL-18、HP-IgG抗体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抗HP治疗后IL-18水平的下降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越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1):64-64,67
幽门螺杆菌(Helip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在消化界已达成共识,返流性食道炎(refluxcsophagitis,RE)与HP感染相互关系至今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eerdisease.DU)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前及根治后返流性食道炎的发病率改变.探讨RE与H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院1990年9月~2004年9月14年间共开展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并发症38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0年9月~2004年9月共收治38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性10例;年龄24~68岁,平均41岁,溃疡病史2~20年;其中经过内科正规治疗无效25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5例,大出血3例,幽门瘢痕性狭窄3例,还有2例是胃大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术后1~2年溃疡复发。术前通过钡餐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病检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7.
赵光祖  李俊海  余明  王博  唐钰 《安徽医学》2021,42(10):1183-1185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1] ,H.pylori感染已被确认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相关的急性感染性胃炎、胃癌等疾病有关[2].过去认为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是非器质性的[3],但随后的研究[4]发现,肠-脑轴(gut-brain axis)是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之间联系的物质基础.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对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联系的关注,然而,目前H.pylori感染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5-8].因此,本文对近5年来该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回顾,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不同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及其再感染与溃疡复发的关系,对88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组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雷尼替丁十羟氨苄青霉素+甲哨唑,铋剂+甲哨唑+四环素和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对Hp的根除率分别是92.9%、81.3%和76.9%;对十二指肠溃疡的4周愈合率分别是85.7%、81.3%和92.3%。平均随访12.4±3.1月,Hp未根除的32例中29例复查,溃疡复发14例;Hp已根除的51例中复查45例,除1例溃疡复发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外,6例复发与Hp再感染有关,1年总的Hp再感染率20.0%。结果提示:根除Hp可防止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已根除Hp者溃疡复发大多数与Hp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H2受体拮抗剂(H2RA)法莫替丁防治小剂量肠溶型阿司匹林(APC)长期使用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肠溶型APC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接受雷贝拉唑治疗的观察组和法莫替丁治疗的对照组各39例,通过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率、胃肠症状评分评价两种药物治疗肠溶型APC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结果两种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前后,Hp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1),治后治疗组Hp感染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前后,胃肠症状评分均有显著好转(P〈0.001,P〈0.01),但治疗后治疗组的胃肠症状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好(P〈0.01,P〈0.01,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对小剂量肠溶性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雷贝拉唑治疗小剂量肠溶性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疗效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慕鲁 《上海医学》1994,17(10):605-605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内科郁慕鲁我院自1992年10月至1993年6月,检测了60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的HP抗体和血浆胃泌素浓度,旨在探讨血浆胃泌素与HP感染关系和治疗有关问题。现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