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一种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亦可引起。2006年4月~2007年4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5例,经过阿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起病急骤,多见于儿童。我院于2005年2月-2007年10月间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治疗6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疱疹性咽峡炎是高发于儿童的特殊的发热类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夏秋季节呈现高发趋势,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临床以口腔后部的成簇小水疱为特征,伴随症状多见为发热、咽痛、四肢酸痛、拒食。病程1周左右。  相似文献   

4.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可散发或流行,夏秋季多发。好发于6个月至6岁的儿童,临床以急起高热、流涎、厌食、咽痛、  相似文献   

5.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抗体及心肌酶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兰  李堂  赵爱芹  赵剑锋  孙志翠 《吉林医学》2011,32(16):3204-3205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心肌酶谱检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柯萨奇病毒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或以上的3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测。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柯萨奇病毒IgG抗体滴度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疱疹性咽峡炎,部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存在并发症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大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年龄多在1~7岁儿童.2009年1月~2010年8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柯萨奇A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时急起高热,因口腔疱疹或溃疡而引起咽痛、流涎、厌食,无特殊疗法.本科1999-2004年用思密达佐治疱疹性咽峡炎44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常见病,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目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呈增加趋势,甚至有称其为"隐形的手足口病".我们应用双黄连冻干粉针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以急起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咽部疱疹、溃疡等为表现。多发5岁以内的儿童。个别病例可引起心肌炎,且其16型可引起手足口病。该病虽属常见病,但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根据我科的门诊统计发病率较5年前增加约4倍。现对我院2006年4月-2008年7月收治的115例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流行快.小儿发病率高,多见于夏秋季。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咽腔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感染严重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脑炎等多种并发症,故早期治疗甚为重要。近2年来我科应用更昔洛韦雾化吸入治疗该病患儿,疗效显。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大都为柯萨奇骀病毒引起,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咽痛、流涎及头痛、呕吐、食欲差等表现较突出,目前治疗方面限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流行快,小儿发病率高,多见于夏秋季.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咽腔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有2~4 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脑炎等多种并发症,故早期治疗甚为重要.近2年来我科应用更昔洛韦雾化吸入治疗该病患儿,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由柯萨奇病毒A4型(Cox A4)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途径。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5 d,累计发病40例,全园罹患率11.53%,均为儿童发病,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于大班,考虑可能和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泡沫之夏”集体活动有关。对采集的13份咽拭子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9例Cox A4阳性,阳性率为69.23%。结论 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除了进行常规的病原体检测外,还应开展其他肠道病毒病原的分型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时了解柯萨奇病毒的病原分布及变异情况,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钟丽花  朱道谋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69-1469
手足口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与CA16不同,  相似文献   

15.
疱疹性咽峡炎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多为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破溃成溃疡而致咽痛加剧,患儿烦燥、哭闹,不能正常进食或仅进食少许流质。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柯萨奇A组病毒(Coxsackievirus A,CV-A)属肠道病毒,可引起脑膜炎和心肌炎、疱疹性咽峡炎、结膜炎及手足口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以CV-A为主要病原的疫情增多,针对CV-A的研究也引起了更多关注.本文就该组病毒的基本特征、主要致病机制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温春明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85-1186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小儿急性感染性咽峡炎,传染性强。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多突然发作,表现为低或中度发热,也有高热致惊厥者,患儿咽痛、流涎,较小患儿表现为哭闹、烦躁、拒食,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十个2~4mm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相似文献   

18.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A级病毒引起,多见于幼儿,表现为突然发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壅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裂后形成小溃疡。病程长,病情严重者,121腔内密布疱疹,年长儿诉疼痛、头痛。患儿因疼痛进食、进水困难。自2002年1月7日我科用克毒清配合抗生素哌拉西林、中成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县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我院自1 999~2 0 0 2年间采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 1 0例  相似文献   

20.
胡艳霞  叶章宇  张亮 《吉林医学》2012,33(28):6126-6126
<正>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科常见病,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多见于6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及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