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功修炼与证悟梁爱虎目前许多气功爱好者,练气功已经不仅仅是祛病健身的目的,而是进一步把气功和自己的人生紧密联系起来,想借助气功来帮助自己确立、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以致通过练功来彻悟宇宙人生之本源。笔者在此谈一F修炼与证悟的问题,以期对同道有所研益。怎...  相似文献   

2.
“无为”论     
编者按:近来,许多气功爱好者在气功修炼过程中,一边学习古籍,一边探索进入气功高层次、高境界的途径。提出了有关“有为与无为”的看法;提出了有关“闭息”的理解和认识……等等。这些都是气功修炼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理解正确了、认识对了,可以提高修炼的层次;如理解错了,不但不会提高还会出现偏差。本期刊出曹永庆、释法宏两位同志的文章,欢迎同道们来槁共同研讨这类课题。“无为”,是道、佛、儒诸家修炼的重要法则,也是气功修炼的高层次、高境界。说到“无为”,人们往往误解为无所作为,是消极的思想和处世态度。这种看法,是…  相似文献   

3.
气功修炼与“所知障”曹永庆在气功修炼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个制约功力增长的问题─—“所知障”。所谓“所知障”,系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后天知识,由于运用、处理不当,而对气功修炼所造成的障碍。“所知障”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危害如下:一、先人为主,思想僵化。这种人只...  相似文献   

4.
许多气功爱好者修炼一段时间后,由于无法知道自己练功有无进步,而失去信心,终止练功。有感于此,结合我自身修炼实践,并借鉴传统修炼中自我检测法,归纳总结出一套检测自己练功进步与否的方法及标准,并介绍一套促使自身修炼不断进步的修炼法,供广大气功爱好者参考。一、身的方面绝大多数气功爱好者,最初都是为了祛病健身而学练气功。因此,练功是否有进步,首先从身体变化来判断。方法及标准:看今年、今月、今日,比去年、上月、昨日,疾病是否好转、痊愈,身体是否更强健,精力是否真充沛等。如果随着练功,疾病开始好转或痊愈,身…  相似文献   

5.
“探寻中国气功之路”大讨论──“造神”是气功发展的祸害气功爱好者王绍周自“气功热”以来,气功“造福”也伴之而生,使广大气功爱好者真假难辨,信以为真,上当受骗,深受其害!真正有功德的气功师,是反对把自己拔高神化的。那些神化自己的人,是为了骗人赚大钱而已...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待“开天目、开天门”?编辑部:我是一位长期坚持气功修炼的老同志。我练气功主要为健康身心,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以养生为主。但长期以来,一些气功门派强调练气功要“开天目、开天门”,并以这为高功夫的衡量标准,甚至有的人以此项内容吸引练功者。也有人认为练功讲“开天目,开天门”是神化气功,宣传封建迷信,也有人借此而反对、否定气功,请问,在气功修炼中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河南开封读者毕昌正2000年8月10日毕昌正先生:编辑部转来你的信,已阅。依君所言,可知那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本刊也就此问题发表过文章。现从学理…  相似文献   

7.
足不出户的闭关静修远比隐身深山老林中的出世修行效果殊胜,您能相信吗?闭关静修的专用法器--黑关修持聚能罩第二代的面世,又一次掀起了气功界借用法器修炼的热潮。许多气功爱好者纷纷来电来函,向杂志社询问黑关修持聚能罩的问题。于是,笔者带着广大气功爱好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修炼气功“双盘坐”历来认为是高层次功法,也是修炼气功的最佳途径。笔者在修炼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磨炼和探索,初步掌握其规律,深感其功法之优和捷径之效。现谈谈修炼过程中的粗浅体会,恳请同仁斧正。一、攻克时间关。一般事物都存在数量与质量、时间与效果、对...  相似文献   

9.
浅议"空"与气功张 许多气功师都主张气功修炼要"空",只有做到了心空,才能迅速进入气功修炼状态,并在气功修炼过程中,准确全面地完成每个动作和意念,收到良好的修炼效果。"空",原是佛家的一种观念,也是修炼时达到的一种境界,又是气功修炼的一种结果。"空"...  相似文献   

10.
气功修炼中的得与失西安莲明在气功修炼中,人们总是迫切地想更多的得到。但同时他们又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得到。舍本取末、急功近利、因小失大,是许多修炼者常犯的毛病,我曾接触过一些同乐功学员,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方面的失误。比如,有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修炼人群的强劲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出现了,即许多人不能过枯燥期关,而和气功“绝缘”。初练期体内无丝毫气感反应及疗效,被修炼者称之为枯燥期。鉴于此并结合自身病情,笔者大胆探索药物透皮吸收疗法与气功疗法合二为一的临床实践。 我是医务工作者也是气功爱好者,曾身患多种疾病,过去我曾经修炼过数种气功功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我性情暴躁,而修炼气功是细活,初练期因体内无丝毫气感反应及疗效,原本浓厚的练功兴趣渐渐地消失了,我做了气功修炼枯燥期的逃兵。 之后,我立下了研究课题《如何利用中医中药技术将气…  相似文献   

12.
谈起气功每个气功修炼者都有各自的定论,我们也常说这个人悟性强,那个人悟性差,何为悟性呢?我们开悟的目的是什么呢?气功与悟性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如何才能通过气功修炼达到开悟增智的目的呢?我想试着对以上几个人人关注的问题,就自己气功修炼的过程谈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气功修炼是通达悟性的桥梁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观点:1、什么  相似文献   

13.
小议“舌抵上腭”张继虎舌抵上腭即舌古名为;“搭鹊桥”:是气功:“调身”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气功修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气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宫”、“五脏六腑之大王”,而“舌为心之苗”,故舌抵上腭不仪有利于调心,面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弘扬气功——我社召开“迎香港回归座谈会”气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天人合一”源远流长,历史上的医、道、儒、佛、武各家为气功探索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气功事业。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又为气功的普及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气功科研和普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几千万人修炼气功,成千上万的人通过练功增强了体质,优化了身心,许多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癌症患者及其它疑难病症患者,通过自我气功修炼和调治获得了新生。气功锻炼的良好效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和欢迎。…  相似文献   

15.
有感于“综合练功”陈传武“我的健身之路”一文刊登在1996年第5期《气功》杂志上,作者为罗崇文同志。笔者仔细拜读该文后,有点感想,特借贵刊一角谈一下自己对“综合练功”的认识。罗崇文问志在文中称自己同时修炼多种功法:晨练郭林气功,接着练田瑞生香功;中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功的推广,延年益寿,再造生命辉煌已不是神话。但诸多探索者和气功爱好者仍然停留在引动形体、意守念照的层次上再无法前进。气功修炼有没有捷径呢?怎样的修炼才是气功高层次的修炼?高层次的修炼是否可长寿得道、超凡入圣?这是当前诸多修炼者关注的热点。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相首争》功面授班,受益匪浅,想通过对“相”功理与法的浅析,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高层次的修持。相功起源于西汉时期,是部道家秘修了几大法,它指出只有在离言状态下返还到相的阶段,生命的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开启。《瑜伽师地论》中讲到:人有八识。…  相似文献   

17.
“甘露”二事例益希.1991年第11期《气功》杂志“气功博览”栏中指出“甘露”是蚜虫尿。对此,《气功》杂志1992年第4期又刊登了陈日清的文章《“甘露”到底为何物》。陈先生从内丹修炼的角度,指出“甘露”为内丹修炼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现象和必然产物。从文章...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气功现象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气功师的早逝问题。人们常常因此而感到困惑:不是说练功能延年益寿吗?怎么很多造诣精深的气功师也会英年早逝呢?由于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广大气功爱好者的修炼情绪,而且也涉及修炼的诸多本质,所以,大有探究的必要。首先,应该明确:练功与延年益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一,中华气功源远流长,门派众多,不是所有的功法都能延年益寿。事实上,有不少门派的修炼思路,是千方百计地将人体的灵性物质激发出来以表现种种特异功能,却不重视能源的补充,这就自然会导致“折寿”。第二,…  相似文献   

19.
气功是通过意念的运用,使身心优化的自我锻炼方法。这就需准确把握心意修炼的“度”;所谓“度”,即是限度,衡量合适的程度与标准。如何把握住恰到好处的火候?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著名气功教育家林中鹏早已觉察到这个问题。他在1992年的一次学术讲座上就提醒人们;“气功既然是应用意识的一种学问,意识像水一样,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应用得当当然好;应用不好,要翻船出问题。”就会出偏差。我们普及气功、传功推广功法,不能对此避而不谈,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问题是要掌握好这个“度”。古今气功名家都有丰富的经验之谈,如意守下…  相似文献   

20.
“本固而道生”是要求修炼大道者立稳根基、打好基础而自然合乎大道。对于今天的群众气功修炼者来说,“本固而道生”这句名言仍具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现在的气功修炼目的是为群众身心健康服务,溶利己于利他人之中,使气功走上科学的殿堂,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本固而道生”的今义。一、信力是“本”。练功能不能取得好的成就和一个人对气功的信力有很大关系。古人指出:“信为道元、功德母。”没有强烈的信力,就不容易在修炼者的修炼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韧力和毅力。因为气功的精髓在于主动地运用意念来调整自身的生命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