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可以减轻和避免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和保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个体化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其特点是收缩压高,脉压差大,这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决定因素。治疗首选长效钙拮抗药,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利尿药。青年人高血压病其特点是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差不大,心率偏快,以1或2级多见,靶器官损害比较轻,其病因与遗传、肥胖、精神紧张和饮酒有关。治疗以β受体阻断药为主。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TCD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高血压病各期患者脑血管损伤的程度,为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76例,采用TCD探查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Ⅰ期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升高,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血流速度增快明显;高血压Ⅱ期组、Ⅲ期组随着血压的逐渐升高,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逐渐减缓,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缓显著。高血压各组TCD检测总异常率77%,Ⅱ、Ⅲ期高血压病组的异常率分别为90%和96%。结论TCD检测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卒中特点吻合,可作为高血压病所致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气管、支气管肺癌多发生于老年患者,35岁以下青年人少见。我院从1985年10月至1993年11月期间经纤支镜检查1735例患者中确诊各类型肺癌370例,其中35岁以下30例。本文就青年人肺癌发病特点,纤支镜下所见以及病理类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7~35岁,平均31岁;男性22例,女性8例;男:女为2.75:1,吸烟史9人,均系男性。临床症状首发症状以咳嗽为主者11例,咯血12例,胞病者4例,发烧2例,声嘶1例。胸片特点肺内阴影以肿块型为主,肿块最大直径2~gcm不等,右肺11例,左肺18例,两肺呈弥漫小结节影1例;合并阻塞性肺炎1…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内科误诊的15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男13例,女2例。3岁以下的3例,16岁与46岁的各1例,55岁以上10例。13例治愈;2例死亡(均为3岁以下幼儿)。15例均作CT或血管造影,均经手术或尸检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入院时的主诉与初步诊断:11例成人均以头痛为主诉入院。病程2~19年。4例伴心悸气促,血压高,心电图ST改变;3例高血压伴肢体麻木,初诊为高血压病或高血压脑病而收入心内科;3例初诊为神经性头痛而收入神经内科;1例伴呕吐,颈…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54例冠心病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除高血压组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参数差异极有显著性(P<0.01);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当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为临床老年慢性心衰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对其多病因构成特点、心衰类型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进行心功能判断。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常见老年人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衰患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为主要基础疾病,且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52例高血压病Ⅱ期患者和30名健康人进行肾上腺CT扫描,以对比观察肾上腺形态的异常改变,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正期与肾上腺形态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选高血压病Ⅱ期患者52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作为高血压病组;其中男21例,女31例;年龄27~56岁,平均47±4.7岁;病程1~15年;Ⅱ级以上眼底变化43例;X线示左室扩大25例;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心肌受损28例;尿蛋白土~+15例;肾功能均正常;全部病例经血游离皮质醇、尿儿条酚胺、醛固用及其它有关生化检查除外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心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其主要CT表现。方法高血压病例127例,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Ⅰ、Ⅱ、Ⅲ级组。正常对照组21人。均行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扫描,经心脏分析软件包处理后分别计算出体表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左室心肌质量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病Ⅰ级组46例主要为心肌肥厚改变(P<0.05),高血压病Ⅱ级组38例逐步出现心肌几何构形重构,高血压Ⅲ级组43例心脏离心性重构,心功能减低,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升高,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均减低(各组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改变是从向心性重构到离心性重构,从心功能代偿到失代偿动态过程;64层CT可全面客观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症状性高血压(肾脏,内分泌、血管疾病等)时。一般认为,运动员高血压的发生率理应低于同年龄的非运动员。但对运动员高血压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病因等,在文献资料上报道甚少,尤其对运动员高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X线病变特点与痰菌阳性之间关系,提高阳性发现率。方法:对115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X线病变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X线病变特点①以渗出性病变为主或含有渗出性病变40例占34%;②以空洞病变为主60例占52%;③以较大结节(直径>1.0cm)为主11例占9%;④原有钙化灶突然增大变模糊4例。结论:X线病变特点与痰菌阳性存在一定关系,特别是病交性质以渗出和空洞为特点的,痰菌阳性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可根据X线病变特点指导检测痰菌。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88年1月~1990年12月,根据CT扫描定位,采用钻颅穿刺血肿注入尿激酶后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7~74岁,平均56.7岁。临床表现: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16例,无高血压病史8例,病史不详6例。就诊时意识状态:中~重度昏迷7例(GCS≤8分),浅昏迷10例(GCS9~10分),意识清醒者13例(GCS11~15分)。失语15例,中枢性面瘫26例。全组病例均有偏瘫:0~Ⅰ级18例,Ⅱ~Ⅲ级5例,因昏迷较深无法确定者7例。脑疝形成者2例。2.CT扫描:血肿位…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并发靶器官损害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朝晟  颜微 《人民军医》2002,45(2):85-86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5月 ,我们按 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 (ISH )高血压诊断标准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病 92例 ,观察服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靶器官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2例中 ,男 5 4例 ,女 38例 ;年龄38~ 67岁 ,平均 5 2± 4 1岁。高血压病分级 :1级12例 ,2级 5 4例 ,3级 2 6例。入选病例用药前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 ,无长期服药史。1 2 用药方法 所有病人均服用氯沙坦 (科素亚 ,杭州默沙东药厂生产 ) 5 0mg ,早晨 1次顿服。若 4…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家族新生儿脐血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农  卢祥发 《人民军医》1997,40(2):100-101
血脂水平的异常与血管壁结构的改变和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这方面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很多。认遗传上,高血压病家族与非高血压病家族,在新生儿阶段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值得研究,以便为高血压病的遗传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上二代家族中有高血压病的新生儿分三组:父系组16例(男10例,女6例),指父亲、祖父、祖母中有一个以上高血压病者;母系组14例(男6例,女8例),指母亲、外祖父、外祖母中有一个以上高血压病者;双亲组10例(男7例,女3例),指以亲家族中各有一个以上高血压病者;对照组20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高原地区112例、平原地区3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并发证、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原地区老年心衰病因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症状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症状重,并发证以应激性溃疡出血、尿潴留、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转归较差。在常规利尿强心、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显著。结论:高原老年心衰临床症状重且不典型者多见。肺部感染以及尿潴留、肾衰等并发证常见且严重,尤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伍用血管扩张剂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MRI和MR断层血管成像(MRTA)评估在原发性高血压与正常血压健康自愿者,Ⅸ和Ⅹ颅神经进入脑干部延髓腹外侧(RVLM)神经血管接触和接触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188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和正常血压健康自愿组(88例)采用高分辨率的MRI和MRTA评估。由2名放射科医生在不知道研究对象高血压情况下阅片。神经血管接触程度分为3级:Ⅰ级轻微的血管接触,而范围短;Ⅱ级清楚可见血管与脑干连续接触,但没有明显的脑干变形;Ⅲ级血管接触,而延髓腹外侧变形和移位。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Ⅸ和Ⅹ颅神经进入脑干区RVLM神经血管接触52例(52.0%),正常血压健康自愿者组38例(43.2%),2组神经血管接触无统计学意义(χ^2=1.459,P=0.230),2组RVLM左侧或右侧接触率、接触程度(Ⅰ~Ⅲ级)和性别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879,P=0.350;χ^2=0.238,P=0.628;χ^2=0.733,P=0.390)。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健康自愿者神经血管接触同样常见。研究结果不支持神经血管接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有关的假说。MR扫描层厚3mm检测神经血管接触,不是可信赖的最好的扫描方法。MRI不能帮助筛选没有症状的颅神经痛伴高血压延髓腹外侧神经血管接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对拉萨市区1974名40岁以上的确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压测定,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采用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进行统计,对编码中常见异常指标与血压进行比较;结果:①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90.32%血压未控制到正常范围水平;在病人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有心电图编码的异常,编码异常率为44.53%;较平原地区高;②高血压患者中异常编码的主要类型为T波改变及ST段的压低,有1.42%的患者出现Q波改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22%,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加,异常编码率明显增高;③收缩压心电图异常明显相关;结论:西藏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心电图异常编码率较高,异常编码率与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有关,以T波改变和ST段压低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及收缩压升高,异常心电图编码率明显增高.必须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西宁,A组)与平原地区(北京,B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不同区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区别。方法:对青海省人民医院(A组)、北京协和医院(B组)各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病历回顾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区别。结果:①病因:A组病因以围产期的血液功能异常、感染为主,B组病因以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②临床表现: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以头痛等高颅压症状为主要表现,各临床表现出现率无明显差异;③影像学特点:两组患者头颅CT、头颅MRI及MRV表现无明显差异,但B组MRV的应用较A组多;④治疗情况:B组应用抗凝治疗明显多于A组;⑤预后:B组患者预后优于A组患者。结论: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因、治疗情况及预后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病因、症状、影像学改变及手术和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结果:4例分别行动脉造影、DSA、CTA确诊。手术治疗3例,血管内支架治疗1例均获得成功。随访2月~6年,效果满意。结论:①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是诊断颈动脉瘤最有效的手段;②术前尽可能行颈动脉压迫训练,切忌做诊断性穿刺;③动脉瘤内缝合及外包裹术和介入治疗是选择的主要术式;④本组1例是先天性左颈总动脉闭锁、右颈外动脉瘤;1例术后顽固性高血压,均较罕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7例烧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中,41例经保守治疗出血控制,其中13例反复出血;手术治疗6例;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1例术后再次发生严重出血休克并发DIC死亡;其余均获得痊愈。结论:大面积烧伤后积极防治休克,控制感染,早期进食,应用抑酸药物,是防治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以内科保守、内镜下或介入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癌球症病因症状分型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病因及其症状类型,对35例癌球症患者分型,并进行综合治疗及随访。结果35倒患者分成急性应激型4倒、疑病型9例及焦虑抑郁型22例等三个类型组。急性应激型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安定等镇静药物;疑病型以心理治疗为主,症状重者加用抗抑郁药;焦虑抑郁型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治愈率88.6%(31/35),仅3倒(9.7%)焦虑抑郁型患者在1年内复发。经再次服用抗抑郁药,并加大荆量和/或延长疗程后全部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结论癌球症以焦虑抑郁型为主。综合治疗是治疗癌球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