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外固定支架的发明是人类对骨折外固定的有效探索,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与创新后,与现代高新技术深度结合,俨然已成为骨科治疗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骨外固定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开放性骨折、骨缺损、肢体延长及畸形矫正等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采用外固定架对骨折进行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易调整及损伤小等优点,但其体积庞大不利于护理、易钉道感染、架体易松动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2.
王丽  荣卫平 《西南军医》2010,12(6):1267-1267
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骨膜剥离少,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且对关节活动影响小,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1].无需第二次手术,门诊可以拆除支架,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轻经济负担.但针道感染是支架外固定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针道感染后易出现局部疼痛、固定针松动,严重的可导致骨髓炎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我院近期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是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较少见.掌侧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3%~([1]),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可靠固定,以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既往常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因闭合的方法难以实现完全复位,尤其关节内的小骨片更难复位,即使已经复位的患者,也常发生再脱位而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浮膝"骨折3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本院 1990~ 1997年收治的 37例、39个“浮膝”骨折损伤的治疗及愈合情况 ,探讨适用受伤初期全身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病人伤时全身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合并症、骨折愈合及下肢功能恢复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定。追踪时间 2~ 10年 ,平均 4 .8年。结果  2 2个股骨和15个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 ,6个股骨和 5个胫骨骨折用钢板内固定 ,5个股骨和 7个胫骨骨折行单臂支架外固定 ,其它用石膏或牵引外固定治疗。优良率 78.38%。结论 “浮膝”骨折是一种重度不稳定损伤 ,应给予一处骨折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 ,使其成为单一骨折。现代带锁髓内针对骨折坚强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能量桡骨远端骨折往往导致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和移位,属于不稳定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往往难以维持复位,易再次移位,晚期易导致腕关节畸形、慢性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单臂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粉碎型桡骨远端骨折46例,随访观察表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1],也是足踝部常见的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关节内骨折又占大部分,治疗不当易导致足踝部畸形及慢性疼痛,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更易产生医患纠纷。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法整复斯氏针翘拨内固定+石膏外固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低温环境下羊肢体枪伤骨折后,采用三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新疆绵羊15只,置于野外-25℃低温环境3h后,以77式手枪枪击一侧小腿,致胫骨中段骨折,伤后6h清创,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和钢板内固定,然后连续观察伤口、骨折愈合和伤肢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伤口愈合好,无感染;石膏及外固定器固定组,部分伤口及外固定针道有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X线片见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对线对位及愈合最好,外固定器组次之,石膏固定组最差。病理观察三个组均无骨髓炎,相比之下钢板内固定组骨生长及骨重建最快,石膏组最慢。骨折固定方法对肢体关节活动度及肌萎缩的影响,石膏组最大,钢板内固定组最小。结论低温环境下肢体枪伤骨折早期钢板内固定并一期闭合伤口,不仅不会增加伤道感染,相反还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伤口及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6-06~2011-05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治疗的34例胫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患者3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16例,4~6个月骨折愈合15,3例在7~8个月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29%(29/34)。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切口小,在达到内固定的同时,减少了软组织损伤、感染和皮肤坏死的发生,使骨愈合时间和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9.
蒋宏魁  张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78-1179
目的:分析支架外固定联合局部转移皮瓣在修复伴皮肤缺损胫腓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胫骨或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缺损患者61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急诊清创、支架外固定骨折,一期或二期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急诊清创、骨折内固定后直接缝合撕裂的皮肤。结果:观察组39例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2例瘢痕愈合,1例出现感染。对照组11例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8例发生皮肤及软组织缺血、坏死。结论:支架外固定联合局部转移皮瓣手术修复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加长型PFN或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股骨转子下骨折应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伽码(gamma)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4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加长型PFN或gamma钉内固定治疗,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必要时骨折断端小切口切开复位,钢丝环扎或钢缆捆绑。结果 除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48例骨折全部无障碍愈合。术后半年随访时所有病例功能恢复良好,闭合复位成功32例,小切口钢丝环扎或钢缆捆绑复位固定17例。手术时间平均46分钟。18例SeinsheimerⅡ型骨折未作远端交锁,其余病例全部在远端用上枚螺栓做静力交锁固定。地螺钉切割移位或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加长型PFN或gamma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其技术要求高,应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35例胫骨多节段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结果 35例患者获得12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及退行性改变,骨折处均骨性愈合,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具有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缩短了患肢骨折的骨性愈合时间,提高了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多是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的骨折,手术难度大,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不愈合,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简单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及植骨治疗此类骨折7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Tile B型、C型不稳定性骨盆开放性骨折的救治方法。通过术前抢救,急诊清创手术,骨盆环外固定架临时固定,纱布填塞或髂内动脉结扎止血,结肠、膀胱造瘘,可有效稳定骨折,减少骨盆骨折出血,减少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3.9%,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肌腱断裂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LCP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相近,但外固定支架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拆除方便、经济等优点,应作为该类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彻底清创、外固定架骨折复位、固定、封闭冲洗等治疗方法治疗延迟处理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该法能同时兼顾控制感染、消灭创面、骨折固家及均衡肢体长度等几个问题、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0月,对2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入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深层和浅层,恢复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6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1例未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患者,负重后逐渐出现踝穴增宽、距骨外移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而疼痛。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无感染、骨折不愈合、锚钉松动等发生。结论应重建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三角韧带的连续性及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锚钉具有创伤小、对踝关节生理影响小等特点,是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1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9~48岁,平均36.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克氏针组(27例)和"L"形切口钢板组(34例),小切口克氏针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L"形切口钢板组行"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影像学结果 、踝关节功能.结果 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形切口钢板组[(46.4±8.1)min vs.(68.2±9.6)min、(7.9±1.3)d vs.(13.6±1.8)d],切口长度更短[(4.7±0.9)cm vs.(11.5±1.7)cm],手术出血量更少[(41.3±9.1)mL vs.(98.3±16.5)mL],住院费用明显缩减[(7137.52±853.77)元vs.(24823.59±4074.0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完全功能锻炼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跟骨高度均显著增加,Gissane角、跟骨宽度显著降低,P<0.05;与"L"形切口钢板组比较,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前、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克氏针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L"形切口钢板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影像学结果 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创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1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9~48岁,平均36.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克氏针组(27例)和"L"形切口钢板组(34例),小切口克氏针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L"形切口钢板组行"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影像学结果 、踝关节功能.结果 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形切口钢板组[(46.4±8.1)min vs.(68.2±9.6)min、(7.9±1.3)d vs.(13.6±1.8)d],切口长度更短[(4.7±0.9)cm vs.(11.5±1.7)cm],手术出血量更少[(41.3±9.1)mL vs.(98.3±16.5)mL],住院费用明显缩减[(7137.52±853.77)元vs.(24823.59±4074.0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完全功能锻炼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跟骨高度均显著增加,Gissane角、跟骨宽度显著降低,P<0.05;与"L"形切口钢板组比较,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前、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克氏针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L"形切口钢板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影像学结果 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创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在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对儿童该类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治疗儿童胫骨或胫腓骨远端骨折2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岁7个月。开放性骨折8例。结果随访2~4年。23例均未见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按照Paley骨折愈合标准评分:优13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87%。其中发生延迟愈合5例,6例有针道感染征象,5例有螺钉部分松动,4例行超踝关节固定患儿术后踝关节功能受限,恢复较差。结论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固定方法,软组织损伤轻,骨折端血运破坏少,骨折临床愈合快,并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及负重练习,减少了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儿童胫腓骨骨折,尤其是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修复后需长期换药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但对于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广泛皮肤病变,及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不能配合术后管理的患儿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会发生,老年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较严重,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接近关节的骨折,周围肌肉比较发达,肩关节的关节囊及韧带比较松弛,骨折后局部血肿与其附近软组织易发生粘连.故此骨折经治疗后易发生肩周炎.在以往,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常选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及手术治疗,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治疗方法易致肩关节各方活动受限.从1985年3月至2003年10月,我科应用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逐步改进,总结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