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的分娩结局。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胎头高浮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结果:胎头高浮的发生率占头位分娩的16%,227例胎头高浮的初产妇仅15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3.39%。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胎盘脐带因素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脐带异常及胎方位异常是导致胎头高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产妇临产时,潜伏期延长与难产有一定关系,现对我院收治的54例产程潜伏期延长者进行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1年10月到2004年12月足月单胎头位分娩总数2250例,其中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符合潜伏期延长者54例,发生率2.4%;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期延长者71例为对照组。潜伏期延长组年龄20~36岁,对照组21~33岁,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黑天梅 《护理研究》2005,19(6):518-518
初产头浮是头位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 ,为了正确处理初产头浮 ,降低孕产期胎儿和围生期新生儿病死率 ,减少产科并发症和难产率 ,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 ,我科对 194例初产头浮的初产妇进行了对照观察 ,分析其分娩方式、产程、并发症等 ,从而讨论发生原因。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我院住院分娩单胎头位且孕周≥ 3 7周的初产妇 164 2例 ,临产时腹部检查 ,初产头浮者 194例 ,作为胎头浮动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单胎头位初产妇临产时入盆者 190例为对照组。浮动组孕周 (4 0 .8±1.5 5 )…  相似文献   

4.
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临产后胎头高浮称为胎头浮动。我们对380例骨盆形态正常活跃早期胎头浮动的分娩经过进行了观察,以期了解其发生原因及对分娩的影响,探讨产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利分娩。  相似文献   

5.
纪新强  刘佩秋 《临床医学》1996,16(10):20-22
初产妇临产时胎头仍未衔节称为胎头浮动(以下简称初产头浮),提示有潜在的分娩异常,难产发生率高,应引起产科医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1993年全年住院分娩的初产头浮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分娩情况。  相似文献   

6.
初产妇足月单胎头先露临产时胎头未衔接是一种分娩期的并发症。本文对83例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助今后临产处理。 1 临床资料 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单胎头位≥37孕周初产妇472例。临产时检查胎头未衔接83例,发生率17.58%。随机抽取同期单胎头位≥37孕周先露已衔接的90例为对照组。潜伏期开始详细记录分娩过程。 2 结果 2.1 产妇年龄:胎头未衔接组平均25.12±1.83,对照组24.86±1.32,平均年龄两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赵书利 《临床医学》2012,32(8):74-75
目的 探讨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10月200例头位难产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为手术组和顺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结果 引起初产妇难产的最主要原因是胎位异常.难产组100例中有81例胎位异常,枕后位及枕横位71例.80例头位难产初产妇实施剖宫产术.结论 对于初产妇头位难产防治关键在于对难产征象做到早期识别,对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适时进行纠正,且孕妇要保持有良好的产力.  相似文献   

8.
初产妇临产胎头浮动50例分析陆惠英352200福建省古田县医院实产妇一般在37孕周之后胎头已衔接或固定。但临床上也发现不少初产妇在临产时胎头仍浮动。为探求其原因,以助确定其分娩方式,我们注意观察了50例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的初产分娩过程,分析总结出几点可...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孕单胎、头位、足月的多数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发生衔接。若其临产时胎头仍未入盆者称为胎头浮动。它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危险发生。本文通过收集我科内存在该类情况的孕妇共112例,然后对其产时产后的分娩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目的是从中发现其发生的因素,了解它对分娩的影响,同时探讨如何在产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90-2891
目的研究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头位难产的初产妇9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初产妇头位难产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宫缩乏力、宫颈水肿、产程延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例产妇中,阴道分娩43例,阴道助产15例,剖宫产32例,胎位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结论胎位异常是导致初产妇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早期发现异常胎头位置并进行纠正是保证顺利分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总结并分析95例初产妇足月妊娠临产胎头浮动的原因、产科处理及分娩结局,并就胎头浮动的处理原则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初产妇一般在38孕周后胎头已衔接或固定,但在临床上也常见不少初产妇临产前胎头仍浮动。为究其原因,以助分娩,我们认真观察了40例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的初产妇分娩过程,现将影响胎头衔接固定的护理观察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胎头高浮是指产妇头位临产时胎头仍未入盆的一种现象(未衔接 ) ,因不易预测产程进展 ,难产发生率高 ,因此必须提示产科工作者 ,提高对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的认识 ,及早发现难产 ,及时处理 ,降低难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我院从 1997年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头位孕妇 45 13例 ,筛选出胎头高浮的 6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及方法1 1 诊断标准 临产时头位 ,妊娠≥ 3 7周 ;临产时头位最低点位于“ -2”水平以上。1 2 资料 系该期中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住院分娩者。2 结 果2 1 发生率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分娩者中妊娠…  相似文献   

14.
胎头位置异常在胎位异常分娩中造成的难产率较高,其中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较常见,据报道,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1%,因此,头位难产在产科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分娩质量,减少头位难成的发生,降低手术产率,对徒手旋转胎方位纠正异常胎头位置83例进行分析。通过手法旋转胎方位纠正异常胎头位置,使异常的胎头位置变为正常胎头位置通过产道,使头位难产变为经阴道顺产。结果:83例异常胎头位置通过手法旋转纠正74例,成功率89.2%,而且一旦旋转成功,都能经阴道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与正常胎位分娩比较无著性显差异(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方位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头位性难产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及预防。方法 对头位难产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剖宫产37倒(61.7%);胎头吸引术11例(18.3%),徒手旋转胎头后阴道分娩12例(20.0%)。结论 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胎头位置异常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可以试产;而严重的胎头位异常,必须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及时诊断、维持较好的产力并及时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85例初产妇枕后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经过。枕后位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头位难产,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枕后位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占首位。临床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胎儿和产妇带来危害及痛苦。此85例枕后位中,其中剖官产80例,阴道助产5例,并提出了枕后位自阴道分娩的认识及估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3月头位难产75例,从类型、原因及临床表现特点与难产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及预防方法。结果:头位难产中胎头位置异常占首要地位,其中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最常见,分别占头位难产的41.33%和30.67%。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产程延长、滞产、宫缩乏力是诊断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正确及时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预防胎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胎膜早破(PROM)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笔者将本院221例单胎、头位、孕足月胎膜平破病例与250例单胎、头位、足月、非PROM病例对照分析,探讨PROM的发生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工临床资料和方法1.l资料来源本院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分娩1238例,其中头位、单胎、孕足月伴PROM的病例221例,随机抽取同期单胎、孕足月无PROM病例250例为对照组。PROM组年龄为23~38岁,孕周为31~41周,初产妇217例,占98.19%。对照组年龄为22~36岁,孕周34~42周,初产妇242例,占96.8%。两组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  相似文献   

19.
临床头位分娩占分娩总数的95%,头位难产占难产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头位分娩过程中难产与顺产的界线很难定夺。因此,产时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头位置异常尤为关键。本文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头位难产的早期诊断和处理。1胎头位置异常的早期估计临产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了解骨盆形态、各径线及平面狭窄程度,利用宫高、腹围,参考羊水量、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420例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及预防措施的方法。认为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常见因素,大多胎头位置异常为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若能及时准确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可使难产变为顺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