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脂联素浓度降低是否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糖尿病后代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改变有关.方法31例(男16例,女15例)T2DM患者,所有子女(91例)排除已进行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14例,其余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排除≥7.0 mmol/L者3例,排除5.6~7.0 mmol/L之间者7例.选择其空腹血糖≤5.6 mmol/L后代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未达到T2DM诊断标准,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组(NGT,n=32),葡萄糖耐量异常组(IGT,n=35),对照组(n=32)为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查体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NN);全程按5 min分成连续的时间段,先计算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平均值,再计算所有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结果T2DM非糖尿病后代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DNN、SDANN、rMSSD、TP、LF、HF正相关.对照组、NGT组、IGT组之间血清脂联素逐渐降低、空腹胰岛素、SDNN、SDANN、rMSSD、TP、LF、HF逐渐升高.IGT组BMI、血清三酰甘油高于HDL-c,低于对照组和NGT组.结论自主神经平衡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心脏功能状况时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35例诊断明确的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分析,监测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内每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病人HRV下降最明显,尤其是SDDN,SDNNI及PNN5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SDANN及SDNNI下降,射血分数<50%及年龄≥70岁者HRV明显降低,但各有特点;病人性别对HRV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疾病、不同心脏功能、不同年龄阶段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不同特点,HRV测定是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耐量异常及轻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胶囊、运动、饮食治疗对糖耐量异常(IGT)及轻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观察对象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及治疗组(56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胶囊及严格运动、饮食限制,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组血糖、血脂、体重、血压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痊愈23例,显效26例,好转7例.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有9例IGT者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综合治疗能防止IGT患者发展为糖尿病和治疗轻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宽脉压组70例,老年高血压正常脉压组61例和正常血压脉压正常组40例,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域频参数数值.结果 (1)高血压宽脉压组与高血压正常脉压组比较,每5min窦性R-标准差平均值(SDNNI)、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相邻窦性R-R间差值均方根(rMSSD)、每5min窦性R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正常脉压组与正常血压脉压正常组比较,SDNNI、SDNN、rMSSD、SDANN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宽脉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紊乱,高血压患者宽脉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失调有关,高血压脉压正常组自主神经功能也有损害但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135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分析,监测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患者HRV下降最明显,尤其是SDDN、SDNN5及PNN50三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SDANN及SDNN5下降。射血分数〈50%及年龄≥70岁者HRV明显降低。患者性别间无差异性。结论不同疾病,不同心脏功能,不同年龄阶段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不同特点,与其自身的发病机理有内在关系。HRV测定可为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既往无糖尿病中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病人中糖耐量异常率及糖耐量的动态变化。方法49例既往无糖尿病的NSTEMI病人,在入院后36小时和3个月时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49例NSTEMI患者中,入院时糖耐量异常(AGT)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和新诊为糖尿病)者占61%,而且大部分为IGT(约3/4)。3个月随访时,空腹血糖无改变,但是2hOGTT血糖较前降低(均数±标准差:8.5±2.7mmol/L:7.7±2.7mmol/L,P<0.05)。糖耐量得到改善,AGI患者比例降为41%。结论在既往无糖尿病史的NSTEMI病人中有着较高AGT患病率,其中大部份为IGT。后者的诊断依赖OGTT,而非空腹血糖检测。3个月后OGTT血糖水平明显较低,提示糖耐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教育在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在糖耐量减低 (IGT)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自 1 996年以来 ,我们对按 WHO标准确诊的 1 6 2例 IGT者进行了糖尿病教育加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 2例 IGT者中 ,男 82例 ,女80例  相似文献   

8.
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雷米普利(rami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对照组(健康查体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服雷米普利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均显著异常,经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同时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雷米普利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揭示糖耐量低减(IGT)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糖耐量者40名、新诊断的糖耐量低减患者41名、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40名,比较不同组间IMT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糖耐量低减患者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处、IMT均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人群(P<0.01),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1)。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影响IGT患者IM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糖耐量低减显著影响患者IMT,IGT,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个可用于系统研究2型糖尿病的高发家系人群,对2型糖尿病家系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按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已诊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先证者进行三代家族史和血统成员的调查研究,全部非患者采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认,并对新老患者用免疫学方法,系谱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排除1型糖尿病、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遗传阳性家系,最终筛选出具有2个或2个以卜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系182个(实际调查共865人)并进行分析.全部家系成员均检查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 受调查的865名成员中2型糖尿病、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单纯葡萄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减退总患病率为59.88%,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45.43%.新榆出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14例,单纯葡萄糖耐量减退者61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减退者27例.先证者父、母、同胞、子女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二酯、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受损和(或)葡萄糖耐量减退组或未发病者.在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葡萄糖耐量减退阶段,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也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2型糖尿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前已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58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粥样硬化斑块,记录临床治疗、检查生化指标。结果 CAS检出率为70.89%。糖代谢异常者93例(58.86%),其中糖尿病48例(30.38%),糖调节受损45例(28.48%);正常糖耐量65例(41.14%),伴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指标高于正常糖耐量患者(P<0.05),但糖耐量受损者和伴糖尿病的梗死患者以上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CAS且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梗死合并糖调节受损者的CAS程度与合并糖尿病患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first degree relatives,FDRs)、糖耐量减低(IGT)及T2DM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率变异性(HRV),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7例健康对照(NGT)、60例FDRs、59例IGT及35例T2DM患者,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AI)。24 h动态心电监测分析HRV。结果hsCRP在对照组、FDRs、IGT及T2DM组依次升高(P0.05);HRV各项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平均值指数(SDNN)、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F)、高频(HF)〕在NGT、FDRs、IGT及T2DM组依次减低(P0.05,P0.01),hsCRP水平与SDNN、rMSSD、LF、HF负相关;BMI和WHR是hsCRP的影响因素。结论糖耐量正常的T2DM患者的后代以及IGT人群中,已经存在hsCRP升高及HRV异常,且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择1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家属为研究对象,予以筛查,统计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HbA_(1c)异常发生率;将异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沙格列汀。结果:共73例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1.48%。干预后治疗组空腹血糖受损率、糖耐量异常率、HbA_(1c)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糖尿病患者家属早期血糖筛查,并针对性的干预对提高家属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耐量异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非糖尿病AMI患者随机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5例),在入院第4周统计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发生率的差异,观察1年内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结果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糖耐量异常患者较之糖耐量正常者预后较差,控制AMI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糖耐量受损(IGT)人群随访6年期间的糖耐量演变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联.方法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有334例IGT患者未曾服用任何降血压药物,其中264例基线血压≥130/80 mm Hg(1mm Hg=0.133kPa).随机分配在对照、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4个组.从1986年随访到1992年.根据研究结束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水平(2hPG)分为<7.8、7.8~8.8、8.9~9.9、10.0~11.0、11.1~13.8、13.9~16.6和≥16.7mmol/L7个亚组,探讨各组血压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糖变化的关联.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基线体重指数及随访期体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后,1986至1992年间各组的收缩压改变分别为-2.4、0.6、7.7、4.3、1.7、-2.9、和-6.9 mm Hg,舒张压变化为-3.2、3.0、3.3、1.7、-0.7、-1.3和-3.7 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演变为糖耐量正常或糖尿病者比那些仍然保持为IGT且2hPG在8.9~9.9mmol/L者显著下降(均P<0.05).264 例基线血压≥130/80 mm Hg者中血压变化更为显著.在上述各组,收缩压变化分别为-5.2、-2.6、5.2、2.3、-2.3、-4.2、-7.6 mm Hg,舒张压变化分别为-5.0、-3.7、1.5、-2.9、-4.3、-4.0和-6.0mm Hg.结论 大庆6年研究中IGT人群中血糖水平仍保持为IGT者血压有所升高.相反,IGT转化为正常糖耐量或糖尿病组血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与下肢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 (HRV)各指标的变化 ,了解HRV与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2 0 0 1- 0 2~ 2 0 0 3- 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 13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6 7例无下肢动脉病变、6 8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测定了心率变异中总体标准差 (SDNN)、均值标准差 (SDANN)、标准差平均值 (SDNN指数 )、差值均方的平方根 (RMSSD)、爱丁堡指数 (PNN5 0 )、低频与高频比 (LF/HF)各指标。结果  (1) 2型糖尿病有或无下肢动脉病变组各HRV指标除LF/HF外均较正常对照组低 ,差异有显著性。 (2 )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有进一步的下降 ,而且心率变异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心率变异是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与盐酸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随机双盲法比较8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和盐酸二甲双胍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阿卡波糖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治疗前糖耐量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阿卡波糖组与盐酸二甲双胍组相比FPG、2hPG均有同等效果,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0%。结论阿卡波糖与盐酸二甲双胍都能够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且药物费用明显优于阿卡波糖,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比较119例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 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 hPG、TC、TG、LDL、FINS及PINS均明显下降,HDL升高,吡格列酮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病率(8.5%).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75例临床诊治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方法 比较分析NASH、酒精性肝病、单纯脂肪肝、慢性肝炎患者 ,健康人及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ASH患者的体重指数 (BMI)、血清胰岛素浓度及谷丙转氨酶 (ALT)水平给予不同的治疗。查阅 4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结果  75例NASH患者平均年龄为 36 8岁 ;男性 6 6例 (88% ) ;BMI≥ 2 5者 5 8例 (77 3% )。所有患者ALT均升高 ,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B超示脂肪肝 6 7例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异常 30例 (4 0 % ) ;高脂血症者 6 0例 (80 % ) ;2型糖尿病 5例 (7% )。NASH患者的BMI与健康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健康组与NASH组的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差异均显著 (P <0 0 5 )。ALT水平与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TNF α有关 (P <0 0 1)。 4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中 12例 (30 % )可诊断为NASH。 2个月的治疗后 ,NASH患者的肝功能均正常。结论 NASH是ALT升高的原因之一 ;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相关。诊断NASH的重要依据是 :转氨酶反复轻至中度升高 ;排除肝炎病毒感染等其它肝病 ;胰岛素释放异常 ;高脂血症 ;影像学提示脂肪肝 ;BMI≥ 2 5 ;血清FFA和TNF升高。节制饮食及适当运动是治疗NASH的关键 ,辅以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L)治疗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对40例HDL者(A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B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HRV各项指标:24h内全部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两个相邻窦性R-R间距互差>50ms的心跳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HRV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RV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提示尿毒症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