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被误诊的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误诊时间2日~5个月,中位时间13 d.初诊时误诊为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例,胰腺炎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胃癌合并幽门梗阻1例,肠梗阻1例.后行胃镜检查均见胃黏膜糜烂、水肿,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均见嗜酸粒细胞浸润而确诊.结论:对EG的认识不足,未仔细分析检查结果,未作全面的相关检查,尤其未做胃镜及活检等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的临床特点,为减少误诊及传染病误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误诊为细菌性痢疾的以黏液脓血便为首发症状的EG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因急性腹泻、腹痛伴发热及黏液脓血便就诊,均曾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例合并皮疹,2例均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便检均有黏液脓血便伴嗜酸粒细胞升高,肠黏膜病理检查示嗜酸粒细胞浸润,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遂均确诊为EG,均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E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以腹痛、呕吐等症状常见,少有以黏液脓血便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n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由于嗜酸粒细胞在消化道组织中浸润,释放细胞毒性蛋白导致胃肠组织损坏而引起的疾病。现将我院1982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例EG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44·3岁。病程5天~3个月。1·2临床表现11例均有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各2例,柏油便、躯干红色斑疹、哮喘、发热各1例。11例血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肝功能正常,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9例,6例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未见异常,11例尿、粪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变应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EG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对2000-06~2005-09我院误诊的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18~57(平均34.5)岁。1.2临床表现病程1个月~2 a,4例均以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腹痛部位:脐周痛2例,中上腹痛1例,右下腹痛1例。腹痛性质:阵发性绞痛3例,持续性胀痛1例。体征:4例腹部均柔软,无固定疼痛部位2例,脐周压痛1例,中上腹压痛1例。伴腹泻1例,腹胀3例,血便1例,恶心、呕吐2例。有1例有食物(海产品)…  相似文献   

5.
范颖楠  马洪升 《新医学》2011,42(12):820-822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完整的13例EG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等.结果:13例中4例既往有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9例)、腹泻(7例)为主,分型以黏膜型(11例)为主,10例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算升高,3例IgE升高.内镜下病变表现为黏膜肿胀、红斑、糜烂、溃疡,无特异性,好发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及腹水检查均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例应用泼尼松、1例应用酮替芬治疗有效,治疗2~7d症状缓解,10例患者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IgE水平升高对诊断EG有提示价值,但黏膜组织及腹水检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诊断标准,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酮替芬治疗亦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病理特征、内镜下表现,以减少其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27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分型及诊治方法.结果 27例EG患者中23例(85.19%)有不同程度腹痛,以中上腹部和脐周为主,绞痛者达39.13%;其中黏膜型17例(62.96%),浆膜型4例(14.81%),黏膜、浆膜混合型5例(18.52%)及黏膜肌层混合型1例(3.71%).内镜检查病变多分布在胃窦、十二指肠降部和回盲部.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腹水细胞学发现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予以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腹痛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结论 EG主要发生于青中年,以黏膜型最常见,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常规镇痛药物疗效不佳,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科2000-01~2005-12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11-68(平均39)岁。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6例,发热5例,颈、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肿大1例,咳嗽、咳痰4例,皮肤瘙痒2例,腹痛1例。PPD阴性7例,一般阳性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3例,乳酸脱氢酶增高5例。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胃肠炎误诊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亦称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病,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有弥散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约80%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高达15%~70%。1999年以来我院收治11例,其中误诊6例,误诊率达54.5%。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胃肠炎 (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临床上较为罕见。本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嗜酸粒细胞( 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及周围血中 EC增多 ,同时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及体征。本病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故常易导致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 1 0 a来临床、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1979年1月至200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31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0.61%的EG患者与进食有关,12.21%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多样。消化不良型EG占51.91%,梗阻型占7.63%,腹腔积液型占18.32%,混合型占22.14%。75.58%的EG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嗜酸粒细胞的比例为0.07—0.74,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为(0.48-7.64)×10^9/L。腹腔积液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息肉样增生,病理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应用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逐渐使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治疗和预后。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2011年收治的EG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EG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泻(9例)、腹痛(7例)、便血(5例)、低热(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腹水(1例);(2)EG患者中9例有过敏体质;(3)9例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明显增高,随症状缓解而下降;(4)患者内镜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可见黏膜散在充血、点片状糜烂、出血灶或浅溃疡,以胃窦、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回盲部最明显,活体组织检查可见大量EOS浸润;(5)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13例(81.3%)黏膜型EG的CT或消化道钡餐检查无特殊发现,2例(12.5%)肌型EG肠壁肌层受累时可见不全肠梗阻,1例(6.3%)浆膜型EG出现腹水;(6)激素为治疗EG的一线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使EOS恢复正常;(7)本病是一种自限性变应性疾病,虽可反复发作,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EG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深层活检胃肠黏膜组织中EOS增多是诊断关键。  相似文献   

12.
菸酸缺乏症又称糙皮病、陪拉格 (Pellagra) ,主要由于机体菸酸及其先质色氨酸缺乏所致的以皮肤、胃肠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少见 ,加之有多科临床表现 ,临床极易误诊。自 1991- 0 1~ 2 0 0 0 - 12本院收治菸酸缺乏症 5 8例 ,其中 31例曾在院内外误诊 ,误诊率达 5 3.4%。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7例。男女之比约为 3.4∶ 1。年龄 12~ 2 0岁 4例 ,2 0~ 30岁 6例 ,31~ 40岁 7例 ,41~ 5 0岁11例 ,5 1岁以上 3例。职业 :学生 3例 ,农民 2 3例 ,工人 5例。病期 :3个月~ 2 7a…  相似文献   

13.
宋鸿  赵亚刚  孙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17-331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极易误漏诊。现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误诊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 1 995~ 1 999年 ,我科共诊治小儿旋毛虫病 1 5例 ,其中 9例在入院时被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患儿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6~ 1 4岁 ,发热 8例 ;纳差乏力腹痛 9例 ;恶心、呕吐 8例 ;巩膜及皮肤轻中度黄染 9例 ;四肢肌肉疼痛 9例 ;腹泻 5例 ;咳嗽 7例 ;9例肝脏肋下均可及 1~ 2 5厘米 ,压痛及叩击痛阳性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96~ 2 4 0微摩尔 /升 ,总胆红素 2 0~ 36微摩尔 /升 ;白细胞 ( 6 7~ 8 9)×1 0 9/升 ,中性粒细胞 0 56~ 0 75,嗜酸粒细胞 0 0 8~0 3;血红蛋白 1 1 0~ 1 4 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EG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1个月,加重并稀糊状腹泻2 d入院。查体下腹拒按,查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增高,B超检查示右下腹4.4 cm×2.2 cm大小低回声区及游离液性暗区。按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予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阑尾轻度慢性炎症,大网膜血管高度扩张伴广泛出血和脂肪组织急慢性炎症。确诊为EG,予相应治疗痊愈。结论临床医生接诊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要考虑到EG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7例临床首症表现为急腹症的EG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病理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胃部5例、十二指肠2例、肝脏1例、空肠1例、升结肠嗜酸粒细胞(EC)肉芽肿1例,病理证实7例均有累及腹膜,突出表现急性EC腹膜炎,经糖皮质激素治愈.6例早期有误诊.结论 重视病史、外周血、腹水EC增多,结合临床特点,不失时机进行病理检查,可提高EG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珊  李祎  陈君毅 《临床荟萃》2002,17(6):355-356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发生漏诊误诊。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共确诊 6例。现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确诊率。1 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我院消化科近 11年间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4例 ,女 2例。年龄 2 6~ 5 1岁 ,平均 37.2 5岁。病程 3天至 2个月。其中 5例病程在 1周内。另 1例病程迁延为 2个月。诱因为进食海鲜 2例 ,酸笋 1例 ,芒果 1例 ,使用头孢噻肟过敏 1例 ,氨苄青霉素过敏 1例。临床症状腹痛 6例 (10 0 % )。其中阵发性绞痛 4例 ,胀痛 1例 ,隐痛 1例 ,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1997~2009年误诊的8例E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3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2例,低热、肠梗阻各1例;3例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误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各1例.内镜下多点活检示受累胃肠黏膜有嗜酸细胞浸润7例,1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均示回肠肌层见嗜酸细胞浸润,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确诊为EG.经内科保守治疗7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再行内科治疗1例,均治愈,随访0.5~1.0年无复发.结论 胃肠道黏膜病理学检查是EG确诊的关键,同时重视血常规检查和消化内镜的多点活检,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糖皮质激素对EG的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胃嗜酸性肉芽肿 (gastric eosinophilic granuloma,GEG)临床上较少见 ,常被误诊为胃溃疡、溃疡恶变或胃癌。我院自 1988年以来收治 GEG18例 ,其中误诊为胃癌 9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2例。年龄 2 6~ 6 8岁 ,平均 4 7.5岁 ;病程 6个月~ 11a,平均 5 .4 a。全部均有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 4例 ,厌食、嗳气 6例 ,其中呕血和 /或排柏油样便 5例。制酸药治疗效果不佳 ,均无过敏史。本组 7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 0 .0 4 ,9例均行 X线钡剂造影及纤维胃镜和 X线检查 ,最后确诊为胃癌。镜下表现 :均有溃疡形成 ,均位…  相似文献   

20.
减少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的误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女性盆腔结核是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的继发性病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尤其是盆腔结核性包块更容易误诊为卵巢肿瘤、炎性包块等[1] 。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本文对 1989年 10月~ 199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33例女性盆腔包块状结核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16~ 5 5岁 ,平均 31 5岁 ,其中 2 0~ 4 0岁占 75 8%。已婚 30例 ,原发性不孕 11例 ,继发性不孕 2例 ;既往有结核病史者 7例 ,其中肺结核 3例 ,结核性胸膜炎及盆腔结核各 2例。1 2 临床表现 腹部膨隆 2 5例 (75 8% ) ,腹痛 2 3例 ,腹胀 2 2例 ,低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