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淡竹叶淡竹叶系禾本科植物淡竹之叶,为多年生直立草木。鬚根的下端常有肥厚呈紡綞狀的塊根。形如麦門冬,故有“竹叶麦冬”之称;其根有墮胎催生之效用,又名“碎骨子”。商品以全草供药用。产地: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均产。浙江杭州、宁波、蘭谿,江苏苏州,湖北咸宁一帶产量較丰。採制:淡竹叶自生于山坡或路傍及湿地上,莖高可达2—3尺。叶广披針形,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脈。  相似文献   

2.
菜虫药     
本品为用于农作物——菜蔬的驱虫良药,所以叫菜虫药,又俗称“虫药”或“菜药”;其味極苦,河南又叫“苦皮”或称“苦树皮”。科目形态:衛矛科,藤本,長达一丈二、三尺;小枝有角稜,有细皮孔。叶阔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尖。边緣为鈍状鋸齿,平滑无毛。圆錐花丛。果实近于球形。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自生于山坡石縫間,其根甚長。根皮供药用。产地:主产于陕西安康、紫陽、洵陽、嵐皋,湖北郧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药杂志》1958,4(2):62-65
<正> 白芍产地:浙江杭州、东陽,四川中江、渠口,安徽亳县,貴州貴陽,陝西宝鷂。採集季节:杭芍夏历六月,川芍夏历五月,亳芍夏历八月。产地加工:用开水浸后去皮,晒干。概述:白芍是芍药的根,多系人工种植的,一般須三至六年出新,均已除去外面糙皮,由于产地的不同,而分多种規格:杭白芍为圓柱形,直而長,兩端切齐,外皮浅棕色,粗糙。川白芍形短多弯曲,一头稍細,外皮粉紅色,光亮。亳白芍形狀类似川白芍,外皮色較淺。  相似文献   

4.
<正> 四川綿阳的主产药材麦冬,与浙江麦冬不同。綿陽麦冬是一年收获,浙江是三年收获。綿陽一县,年产麦冬在100万斤以上,除供应全国药用需要外,还能出口。去年綿陽县青义公社三大队九小队种麦冬1.13亩,今年五月收获了干麦冬587斤,平均亩产519斤,超过1958年平均产量120斤的332.5%,超过今年一般地区产量140斤的270.7%,創造了我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这是公社化后帶来的高产。这亩麦冬的收获,是在5月下旬由四川省商業厅医药貿易局駐綿陽工作組、绵陽孏揭┱尽⒕d陽县医药經理部与公社党委及公社社員共42人进行了兩天的挖采后,並指派了干部三人进行加工管理,当場共同验收的,共得鲜冬3,057斤,加工干貨为587斤。获得高产的主要經驗是:一、栽种季节比一般提早10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药杂志》1958,4(4):134-138
<正> 天花粉簡称:花粉。别名:栝楼(瓜蒌)根。产地:河南安陽(彰德),河北邢台(順德),山东及其他各地均有产。采集季节:春秋均产,以夏历九、十月出新的較佳。产地加工:用清水洗淨泥土,刮去外皮后,晒干。概述:天花粉系栝楼的根,大部是野产的,地上不牧风蒌。長短粗細不齐,弯曲而拘攣,粗長的由中間破开做兩半狀,細短的則切段如橛形。商品分花粉瓣和統花粉兩种?本┝晳T以河南安陽产的为优,因其質坚、体重、色白、粉性大。河北邢台产的相类似。山东及其他北方地区产的質較松、体輕、粉性小,且筋多發柴,故認为質量較低。性狀鑑别: 一、花粉辦:均系由中間破开的半塊狀,多拘攣不直,破开面較平坦,有順紋,兩头多齐碴L2—6寸,直徑五、六分至寸許。外皮黄白色,部分的潔白,或有  相似文献   

6.
<正> 木瓜尔雅称之为“楙”,又有称木桃,为薔薇科木瓜屬落叶灌木,通常所見常年树高約6—9市尺。叶長椭圓形,先端尖銳,叶边緣为细鋸齿形,嫩叶背面有絨毛,花粉紅色,果实橢圆形,暑天採时为綠色。果实作药用。長陽木瓜亦称资坵木瓜。長陽椰坪区为木瓜集中产地,長陽其他各区以及宜昌孏龉椤⒁瞬⑽宸宓认厮竟瞎ヒ喑莆Y坵木瓜,因資坵昔日为药材集散地,故以资坵木瓜著称。栽培方法:木瓜适宜土田种植,如大黄土、白山土  相似文献   

7.
蜈蚣     
我国長江流域各省多有出产,市塲货源主要以江、浙及江汉地区为主,豫、皖、川及西南諸区为遜。产地:河南信陽一带,湖北随县、鍾祥、荆門、当陽、宜昌、宜都,湖南临澧等地所产者称“汉蜈蚣”。浙江嘉兴屠甸寺、桐乡濮院、海宁(硖石)、王店等地所产的称“杭蜈蚣’。安徽鳳陽、定远、寿县、滁县,江苏無錫、常州、苏州木磺一帶所产者又称“苏蜈蚣”瓴吭?00万条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麦冬和浙麦冬的生态型差异,为道地药材生物学实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传统道地药材麦冬为模型,收集75份实验样本,通过分子鉴定技术和生态因子分析研究川麦冬和浙麦冬的生态型差异。结果:川麦冬和浙麦冬的psbA-trnH序列在49位点处存在变异,川麦冬为碱基腺嘌呤(A),浙麦冬为碱基鸟嘌呤(G),此为两者序列的差异化特征;生态因子分析显示四川、浙江两大产区呈现不同的地理生态型。其中,浙江产区在年均日照强度、年均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最热季平均温度、生长期平均温度等因子上高于四川,而四川产区的最冷季平均温度高于浙江。结论:川麦冬和浙麦冬的基因型和生态因子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谷精草以“谷精草”为名的商品,在我国南北各地發現三种不同的品种。地方慣称又按其产地与特征之区別,致有不同的俗称,如:“谷精珠”、“广谷精”、“谷精草”。茲分別介紹如下,以供研究参考。(一)谷精珠:大江南北多有分怖。主产于太湖週圍,江苏溧陽、宜兴、苏州,浙江湖州、吳兴、崇德、長安鎮一带。为一年生草本,生水田或池澤傍都氶L,叢生锶諈踩~間挺生長4—5寸的細莖,顶結小球(似綠豆大),白色,半圓形,内有多数鱗片,各片間均藏一花。通常在8—9月間农历秋分前后採集?虺龊笕ジ?取  相似文献   

10.
<正> 穿山甲一名綾鯉,亦称“龙鯉”、“石鲮魚”。屬于哺乳綱、鳞甲目、穿山甲科(亦作鲮鯉科)。形态:口小、舌細長,吻長而細,口位于末端。鼻孔在口的上方耳小而圓,眼不很大,呈紅褐色。头較小,軀部呈圓筒形,尾部扁圓,四肢很短。头頸部的背侧,軀部的背側和兩侧,四肢的前側和外惻,以及扁尾的上下面,均复以表皮性的角質鱗;鱗呈黄褐或綠褐乃至暗灰褐色,排列如复瓦狀,借皮膚的作用,能开能閉;鱗与鱗间有少許剛毛狀的毛,毛呈黑褐色。四眩各有趾,趾有爪,爪直扁,适于挖掘。尾長基粗,末端漸细。習性:穴居于山麓、丘陵或平野的杂树林中,大树 <正> 我国長江流域各省多有出产,市塲货源主要以江、浙及江汉地区为主,豫、皖、川及西南諸区为遜。产地:河南信陽一带,湖北随县、鍾祥、荆門、当陽、宜昌、宜都,湖南临澧等地所产者称“汉蜈蚣”。浙江嘉兴屠甸寺、桐乡濮院、海宁(硖石)、王店等地所产的称“杭蜈蚣’。安徽鳳陽、定远、寿县、滁县,江苏無錫、常州、苏州木磺一帶所产者又称“苏蜈蚣”瓴吭?00万条以上。 <正> 雞內金为普通家禽雞之胃內膜,俗称“雞肫皮”。在杀雞时自腹中取出雞肫——胃,用刀切开抖刷去其未經消化过的食物,將其里面一層有韌質而略帶襞皺之皮膜輕輕揭下;晒干即得。規格鑑别:雞內金呈角質或膠質狀,顏色黃亮(亦間有紅褐色或帶綠色者)、干燥、瓢大不粘雞毛者为佳,有縱縐或横皺紋。但商品中亦常有鴨肫皮混入,鸭肫皮多呈碟狀圓片形,外面顏色为暗綠色,內面灰褐或灰白色a肫皮色黃、片大而薄;鸭肫皮色綠、片厚而圓。較易辨認。此外;由于地区环境和鷄的飼料不同,我国北部各省所产的鷄內金質厚而重,江南产品質薄而 <正> 五灵脂是塞号虫(俗名灵脂鳥)之屎,此鳥系哺乳、翼手类,狀如“鴿子”大。長肉翅,滿生羽毛而無翖毛,毛色多黑褐至青黄色(其皮可制皮袄)。口吻突出,耳小、隐于毛中。翼大、前肢之拇趾与后肢各趾均有鈎爪。食山菓、山柏叶及野药苗之液汁。其鳴声为得过且过。冬季食料缺乏,由于至多季羽毛脫落而畏冷就躲在岩洞內进行冬眠,睡时倒悬其体。其性嗜自食其屎,經过多次便后复食,以几次之屎——五灵脂为佳;尤以粘結的糖灵脂为最好。据太行山药农談:此鳥是“千里打食一处屙”,干粪是灵脂米,糖粪是灵脂塊。主产于山西平顺、黎城、沁源、陵川、陽城、武乡、翼  相似文献   

11.
名称:麦冬。概说: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大叶麦冬及小叶麦冬,古人惟用野生者,现在有家种品,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长迟缓,浙中来者甚良,叶似韭而多纵交,且坚靭为異。产地:主产本省修水、都昌等县;其次为瑞昌、新淦等县、武宁、德安、遂川、瑞金、安远等县均有出产。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干燥的块根,供药用。植物形态:本品野生于山阴湿地,或庭园栽培,为多年生草本,叶丛生,线状、头锐尖,叶丛间抽花轴,上端排列成总状花序,初夏开紫色花,花盖6片,种子球形,呈碧紫色。  相似文献   

12.
<正> 麦冬主产区四川綿陽,每年在农历3—5月份挖采。挖采后必需及时进行加工和挑选整理等过程。为由于麦冬易于受潮霉变,挖采的时間对产量也有影响,现將我县在有关麦冬方面的挖采,加工,挑选整理,保管方面的經驗介紹如下,以作参考。一挖採和加工麦冬挖采最适宜在谷雨节前后几天,这时挖采出来的連根的泥麦冬經过淘洗每800斤水子(鲜麦冬)可加工出100斤干麦冬。若提前在清明节挖采要1,100斤左右才晒100斤;若推迟到夏至节挖采麦冬就会体輕糅瘦,同时根子又不易除掉,对产量和質量均有很大影响。因此麦冬挖采最好是在谷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药杂志》1958,4(3):100-102
<正> 天門冬简称:天冬。俗名:明天冬。产地:四川,浙江温州,湖北,贵州,云南。概述:天門冬形如麦門冬而粗長,功用也类似故名。以色淺明亮者为优,故俗称明天冬。天门冬产地虽多,在北京商品中分为川天冬和温天冬兩类,均为人工种植的。四川、湖北、貴州、云南所产,均可列入川天冬类。浙江温州集散者称为温天冬,与川天冬諸多不问,品质較低。一般均用川天冬入药,而以温天多为补充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Ophiopogonis Radix及山麦冬Liriopes Radix中果糖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lltech PrevailTMCarbohydrate E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四川、浙江产麦冬,以及湖北、山东、福建产山麦冬中游离果糖的平均含有量分别为85.2、37.6、41.4、11.8、168.1 mg/g,而这些产地麦冬多糖水解液中果糖的含有量分别为121.0、139.2、153.1、179.4、136.8 mg/g。结论游离果糖的含有量以福建产山麦冬最高,而麦冬多糖水解液中果糖的含有量以山东产山麦冬最高。  相似文献   

15.
連翹     
产地:山西产品,主要分佈于晉东南太行山脈与霍山、中条山之間的沁源、陽城、普城、武乡、沁水、安澤、霍县、临汾、絳县、垣曲、夏县、孝义、左权、黎城、平順、壺关、長子、高平、陵川諸县,河南省西北部的輝县、济源;陝西的商南諸县,湖北鄖县等地亦均有出产。全国产量以山西最多,1950年产百余万斤,尤以陽城、沁源为主要产地。 採制:本品系落叶灌木,树較矮小;多叢生于山野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根据湖北省襄阳市当地农户的生产经验,结合湖北麦冬的生长发育实际状况,初步确定湖北麦冬种苗分类的主要指标,对其进行K聚类分析后,将湖北麦冬单株种苗分为以下2类:Ⅰ类种苗为根系直径大于2.5 mm、新生芽数目大于3、具有跑马根且着生于最外层的短苗龄新苗;Ⅱ类种苗为根系直径小于1 mm、新生芽数目小于2、不具备跑马根且着生于最内层的长苗龄老苗。该研究调查了湖北麦冬生长期间的地上部指标、根部指标及块根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Ⅰ类湖北麦冬种苗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好,且块根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该研究确定了对湖北麦冬生长发育有影响的主要分类指标,从而为湖北麦冬种苗分级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瓜蒌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又称栝楼、野葫芦 ,主产于我国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浙江、湖北、四川等省 ,其仁、皮、全果、根、均为传统常用中药材。长期以来 ,瓜蒌人工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均无详实资料 ,其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更是不明 ,影响了瓜蒌生产的发展。为填补安徽省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1 993年我们先后到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湖北、陕西、四川等省 ,对瓜蒌品种及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特性各异的瓜蒌品种有几十个 ,从中搜集、整理、筛选具有代表性瓜蒌品种有 1 1个 ,对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麦冬为常用中药,主产于四川和浙江两省,分别称之为川麦冬和浙麦冬。从本草记载、种植栽培及产地加工、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分子生药学、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对川、浙麦冬的质量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麦冬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6)石仲筋異名:白毛伸筋、老鼠尾、大通筋。 產地:深山石壁上。 產时:四季長有。采集时期:不拘时。药用部分:采根刮去白毛用。形态:根扁圓形,粗如小指,長达二尺余色翠綠,飽含水分,表面滿布白毛,(旁有鬚根)貼石而生,密集成片,根上抽細莖,初青后棕色,長五六寸,一莖一叶,莖勁叶細碎,色青翠,凌冬不凋。主治及用法:1.湿热黄白带,白濁,每用一兩,以猪精肉二兩燉湯,以湯煎药,濾渣服,有顯著效果。 2.腿脚脤痛因于湿热者,每用一兩,同猪蹄筋一兩,(或猪蹄四兩)寬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麦冬HPLC指纹图谱,分析不同产地麦冬质量差异性.方法:收集3个产地(浙江慈溪、四川绵阳、四川三台光明镇)共15批麦冬样品,采用HPLC法建立麦冬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讨不同产地麦冬的质量差异.结果:不同产地的麦冬样品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上相似,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建立的麦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