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腿深静脉附壁血栓(DVT)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23例,二维超声及超声联合经足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小腿深静脉微泡灌注特点及造影前后差异:结果脑卒中组二维超声检出小腿DVT7例,经足背超声造影检出小腿DVT13例,表现为做泡呈宽窄不一的带状高回声快速进入该静脉,造影剂微泡与管壁间见低-无回声充盈缺损区,造影剂微泡的高回声可清晰勾勒出附壁的低回声血栓;10例超声造影后未见DVT,表现为微泡呈均匀带状高回声充盈所显示静脉,与管壁间无充盈缺损区。结论经足背静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小腿深静脉血流充盈情况,早期发现小腿附壁DVMT,弥补普通超声对小腿DVMT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在血栓形成上存在差异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选择1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观察下肢深静脉148条,统计分析股浅静脉血栓与股深静脉血栓在发病率及闭塞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48条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股浅静脉完全闭塞及部分闭塞分别为139条及9条,股深静脉完全闭塞及部分闭塞分别为92条及47条,股浅静脉较股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P<0.01),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程度较股深静脉重(P<0.01).结论 股浅静脉较股深静脉易患血栓且闭塞程度重与其距小腿较远,小腿肌肉收缩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血流在股浅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术后小腿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简称DVT) ,如治疗不及时 ,常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我们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开始进行小腿按摩来预防DVT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8例 2 88条肢体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135例 ,女 83例。年龄为 2 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骨伤患者小腿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单侧下肢骨折移位造成可疑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57例,均对受伤下肢进行血管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灌注情况,以发生血栓血管为血栓组,同侧未发生血栓的深静脉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TIC各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rea)、起始帧时间(ATm)、达峰时间(TtoPK)、斜率(K)、实际数据与拟合曲线之间的均方误差(MSE)、起始帧到峰值帧之间的曲线梯度(Grad)及感兴趣区与对照血管造影剂梯度差值(dValue)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小腿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IC各参数与D-二聚体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57例可疑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深静脉血栓34例,表现为造影剂缓慢到达血栓形成处,在血栓远端呈“截断征”,血栓处造影剂充盈缺损,其中腓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胫后静脉(82.4%vs. 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5,P=0.001);余23例诊断为深静脉血流缓慢,表现为造影剂缓慢到达可疑血栓处并呈缓慢流动。血栓组与对照组Area、dValue和MSE比...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6 4岁 ,因左下肢红肿疼痛 5天收入院。查体 :左小腿下段及足背部红肿 ,行走困难 ,右小腿未见明显异常 ,活动正常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股总静脉、股浅静脉、静脉左侧轻度扩张 ,右侧正常 ,管腔内径分别为左侧股总静脉 1.4cm ,股浅静脉1.2cm ,静脉 1.1cm ,右股总静脉内径1.1cm ,股浅静脉 1.0cm ,静脉 0 .9cm ,双下肢小腿比目鱼肌内均可见一扩张的静脉 ,且其内均可见一长约 2 .0cm光团回声 ,左侧回声较右侧稍强 ,且回声不均匀。左侧下段走行纡曲 ,内径 1.0cm ,右侧下段扩张 ,内径 0 .9cm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30例临床拟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同时行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应用DSA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旋转大C臂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大腿深静脉血栓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大致相同;小腿深静脉血栓超声与血管造影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DSA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小腿深静脉血栓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复合多普勒超声技术分析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右房压力变化与股总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数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临床确定CHF患者42例,常规测定右房压力,并采用多功能超声测定其股总静脉(CFV)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患者分为右房压力正常与右房压力升高两组,将测定的CFV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PI)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右房压正常与右房压升高两组平均最大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房压力升高患者的CFV平均最小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右房压力正常患者(P<0.001),右房压力升高患者的平均PI显著大于右房压力正常患者(P<0.001)。在右房压力升高的患者中CFV平均最小血流速度与右房压力升高的患者(P<0.05)。结论:依据CFV的平均最小血流(逆向血流)速度降低和平均PI的增大,可作为判定右房压力升高的可靠方法。双功能超声测定的CFV逆向血流速度可用于监测右房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 ,以及静脉以上近端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 检出的 13例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中 ,77%为小腿肌肉内深静脉受累 ,少数为腓静脉及胫后静脉受累 ,未发现胫前静脉单独受累者 ;比目鱼肌内的单支静脉血栓为最常见的类型 ,且半数合并近端深浅静脉返流。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地检出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病变 ,小腿深静脉特别是肌肉内深静脉应包括在下肢深静脉检查常规之中。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小腿深静脉血栓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方法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对59例67条下肢疑诊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59例患者的67条下肢中35例患者的37条(55.2%)下肢诊为小腿深静脉血栓(8条小腿深静脉血栓伴浅静脉血栓,其中1条伴淋巴水肿;1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伴淋巴水肿),其中32条(86%)下肢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条(0.5%)下肢为腓静脉血栓;3条(0.8%)下肢为胫后静脉血栓,其中2条为胫后静脉血栓合并肌间静脉血栓。未见胫前静脉受累。19例患者25条(37.3%)下肢诊为淋巴水肿,5例(7.5%)诊为肌间血肿。结论超声有助于明确小腿深静脉血栓诊断,并能对类似小腿深静脉血栓疾病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结合X线静脉造影、D-二聚体(D-dimer)、小腿周径测量对177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下肢DVT的形成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DVT 34例,包括术前小腿肌间静脉陈旧性血栓2例,术后新鲜DVT 32例;32例新鲜DVT患者中,2例在1个月后、1例4个月后出现症状性股腘静脉血栓,阳性患者中经CT肺动脉造影(CTPA)及临床血气检验诊断为非大面积肺栓塞1例.22例DVT阳性患者与120例阴性患者于超声检查同期检测了D-dimer值,两组患者术前D-dimer值有显著性差异(P=0.042),术后1~3 d复查D-dimer前者高于后者(P=0.03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DVT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明确发生部位、分布、延伸和大小变化,协助临床早发现、早干预下肢DVT并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在其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静脉栓塞之前需及时地诊断和治疗。临床对DVT诊断通常不正确,它依赖于临床的信息,其敏感性为14%~78%特异性为4%~21%。静脉造影术是DVT的标准诊断方法,但该法为创伤性检查,不能用于孕妇,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8~9%的病患者造影后并发静脉炎,近1/3的病例可累及深静脉系统。DVT的非创伤性检查主要有阳抗体积描记法(IPG)、放射性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FUT)、CT、MR和超声。IPG和FUT的准确性差,而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已得到认可.目的:观察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5岁以下既往无静脉血栓病史的脊髓损伤后合并深部静脉血栓患者17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脊髓损伤未合并深部静脉血栓的65岁以下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应用抗凝剂及循序减压弹力袜的基础上,对两组受试者实施3个月的动静脉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0 min、治疗停止即刻检测股总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结论:在治疗30 min时,病例组及对照组股总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每分钟血流量均明显增加(P<0.05),但病例组不如对照组增加明显.超声血管二维声像图见病例组静脉管壁不规则、腔内见不均匀低回声、可见细束状血流信号;对照组静脉管腔可见均匀低回声、管壁规则、管腔壁充满血流信号.停用动静脉泵治疗即刻,两组股总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每分钟血流量均较治疗中有所下降(P<0.05),但仍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在治疗4周后,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另外,通过3个月动态观察,发现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呈进行性增快,峰值在4周.说明动静脉泵可以明显增加脊髓损伤合并及未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对比,观察下肢静脉的血管内径、内膜厚度、光滑度、血管压缩性、管腔内回声、静脉瓣功能、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等指标。结果:134例中107例临床治愈,27例病情好转,超声检查显示管壁回缩正常,内膜光滑,血管压缩性恢复良好,侧支循环建立,静脉瓣功能不全有所改善。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治疗诊断及评估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66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受试对象下肢各静脉内径、血管内充盈、实性回声以及血液走向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66例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术前、术后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血栓最易发生部位为小腿静脉,且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升高而增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外伤时间、骨折分类及受累部位、血D-二聚体水平。结论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分析相关静脉血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血流的超声检测,分析眼底动脉硬化(OFA)患者CRA、CR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正常对照组47例和52例OFA患者的CRA、CRV行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两组CRA、CRV的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100%。OFA患者CRA的血流频谱显示收缩期峰值速度后移,上升波和下降波倾斜且上升及下降速度较慢;其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d)降低,阻力指数(RI)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s)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于OFA组中发现有3例患者CRV峰值速度(PSV)增快。结论OFA患者的CRA血流动力学变化具特征性。CRV的PSV增快与OFA无明显相关性,但可作为伴行CRA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深静脉血栓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慧  王欣  陈云  邱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95-2196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双侧深静脉内径变化、管腔回声、腔内彩色血流充盈情况,并跟踪随访。结果:检出39例小腿深静脉血栓。其中胫后静脉血栓6例,腓静脉血栓4例,腓肠肌静脉血栓12例,比目鱼肌静脉血栓15例,腓肠肌静脉和比目鱼肌静脉血栓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