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近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情况。结果郴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62例,发病率为1.61~6.7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地区分布上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结论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高发地区发病下降迅速。但需加强对农民、学生和儿童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集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广州市伤寒和副伤寒共报告发病126例,发病率0. 8 97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结论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常年散发,以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及部分实验室检测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3419例,年均发病率30.79/10万,年均病死率0.09%,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率为全国发病率的4.38倍。报告伤寒病例占73.54%。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区为黔西南州,其次是贵阳市和安顺市。全年均可发病,5~9月发病占62.30%。男女病例之比为1.28∶1,5~55岁发病占88.31%。农民发病占33.43%,学生占25.53%。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423起,报告病例20214例占19.55%,暴发疫情呈逐年减少趋势;暴发地点多在贫困农村、学校和城郊结合部;水型暴发起数占50.57%,食物型18.39%。流行菌型79.87%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19.31%。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及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6.44%、11.49%、8.05%、4.6%、2.3%及1.15%;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菌素敏感,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93.18%、2.27%及1.62%;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呈多重耐药。结论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明显降低,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日益严重,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流行菌型及药敏监测势在必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控制措施,保证"洁净的饮用水、卫生的食物和有效的健康教育"等最基础和重要的措施落在实处,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伤寒副伤寒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南宁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南宁市报告的伤寒副伤寒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及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330例,年均发病率1.26/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伤寒2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2/10万、副伤寒1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54.54%。结论南宁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仍需采取对农民、学生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加快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改善人民群众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措施来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彭开国  张光明  王仁凡 《重庆医学》2011,40(31):3162-3163
目的分析大巴山区伤寒流行特征,总结伤寒在特定区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伤寒发病特点和规律。结果 1949~1996年间,辖区伤寒发病4 471例,年均发病率5.18/10万。发病率以1956和1960年为高;以通川区1 676例为最多,占病例数的37.48%;每月均有发病,并以5~10月较多;职业以农民为多,工人次之;部分暴发流行时发病有家庭聚集性;流行因素为生活饮用水受污染。结论卫生基础资源差是大巴山区时有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伤寒是威胁大巴山区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黔西南州2004~201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3943例,年均发病率13.17/10万;男女发病之比为1.31∶1;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39.87%),其次为学生(25.31%)。结论黔西南州伤寒、副伤寒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开展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安全生活用水,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全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防病意识,控制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分析临沂市近40多年的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变化。我们对1956--2003年的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近50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广州市伤寒、副伤寒近50年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1950~1999年广州市传染病年报的伤寒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近50年发病率在1.27/10万-61.33/10万水平波动,逐代年下降,50年代发病率38、70/10万为最高,6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90年代为3.04/10万;死亡率、病死率逐年代大幅下降,50年代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89/10万、2.32%,1987年后仅1999年有1例死亡病报告。病例分布广泛,从90年代以前以市区为主转变为90年代的以市辖县为主状态;全年均有病例,8月份为最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0—9岁组为主,占总病例的31.01%,并有向大年龄组推移的趋势;职业分布以儿童、工人、学生为主,农民和干部职员有增加倾向。结论 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呈下降趋势,结果提示21世纪广州市伤寒病的防治应以农村和儿童青少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铜仁市碧江区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伤寒、副伤寒网络直报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碧江区2005~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阶段性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7.95/10万,年发病率在0.37/10万~69.59/10万之间波动;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农民为主,青壮年多发,四季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7、8、9、10、11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乡镇。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主要与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元谋县2006-201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元谋县2006-2015年10年的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元谋县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661例,年均发病率30.68/10万。其中伤寒病例562例,占85.02%;副伤寒病例99例,占14.98%。主要分布于元马镇、黄瓜园镇和老城乡,占发病总数的64.90%;发病人群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82.91%;以食源性传播为主,不同月份均有散发,并有上升趋势。结论元谋县伤寒副伤寒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要针对流行特征实施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在临沂市的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市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21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96/10万,发病集中在6~11个月,占85.88%;年龄主要集中在10-54岁,占69.70%;农民和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80.15%。结论查源、灭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沂市2004~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我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383例,2008年发病率12.65/10万,达20年来最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3~4月,其他季节时有麻疹爆发;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偏态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73.56%(1753/2383);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占77.05%(1836/2383);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居多,占67.1%(1599/2383),其次为农民和民工,占11.2%(267/2383)。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是防控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1956—1995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1995年临沂市共发生伤寒病人9118例,死亡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10万.病死率为0.77%;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特性;年龄主要集中在10~35岁年龄段,占73.17%;农民和中、小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76.46%;平原伤寒发病率高于山区;临床特征由典型转为不典型,近几年流行菌株主要有M1、Q2两个噬菌体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沂市 HFRS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效果,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沂市1973~2013年 H FRS 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沂市1973~2013年共报告H FRS 938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4/10万。秋冬季、春季发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36%和20.01%,20~50岁占74.31%,男女比例为1.81: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86.57%。野外鼠密度为3.22%,带毒率2.53%,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60.94;室内鼠密度为2.55%,带毒率4.22%,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占91.40%。结论临沂市 H F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采取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沂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流行状况及控制效果。方法 按照《全国 1 996— 2 0 0 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进行。结果  1 956— 1 991年全市脊灰共发病 4 81 7例 ,年均发病率为 1 .47/ 1 0万 ;1 991年以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达 95 %以上 ;1 5岁以下儿童急性迟缓性麻痹 (AFP)监测报告年均发病率在 1 / 1 0万以上 ,报告、调查、采便送检、随访及时率达80 %以上 ;免疫成功率 :调查 435名初免儿童 ,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88.0 5 %~ 94.94%。免疫水平 :调查 50 3名健康人群 ,Ⅰ、Ⅱ、Ⅲ型脊灰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1 .65 %、90 .0 6 %、88.0 7%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 4 6 .70、96 .47、88.1 4 ;采集AFP患者、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粪便标本 1 653份 ,经病原学检测未检出脊灰野病毒株。结论 由于各项措施的落实 ,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全市已连续 1 3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找适用于研究伤寒发病率和气象因素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探讨邯郸市伤寒的气象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1-2010年邯郸市伤寒疫情资料、气象资料和人口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气象参数的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本组气象因子数据容差最小为0.014,方差膨胀因子最大达73.264。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伤寒月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小型蒸发量、月总降雨量、月日照时数、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P<0.05或<0.01)。其中月平均气温与伤寒月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rs=0.592)。③气象参数的 KMO和 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气象参数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结论邯郸市10个气象参数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月平均气温是影响伤寒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非自然水因因子是影响伤寒发病的主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沂市少年儿童眼病发病现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临沂市部分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的少年儿童,使用国际奥比斯/山东医专附属眼科医院"小儿眼病防治项目"调查用表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年度、年级男女眼病发病率及各种眼病发病率等。结果本次调查的64026人中,眼病发病者共14029例,总发病率为21.97%;其中男性眼病发病率为19.74%,女性发病率为24.6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P〈0.01);各年级男、女发病率及总发病率均有随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P〈0.01)。近视、弱视、远视、斜视等在各学龄段眼病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表现不一。结论屈光不正是临沂地区儿童发病最多的眼部疾患,应该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监测与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自然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临沂市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方法 整群、分层抽样确定调查对策,抽出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结果 自然人群乙肝患病率为48.06/10万,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分别为7.11%、23.64%、27.72%和46.59%。年龄上有0 ̄10岁和20 ̄40岁两个感染高峰,40岁后随年龄增高而降低。HBsAg阳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阳  相似文献   

19.
用家兔作动物模型,研究了人参茎叶皂甙对淹溺机体的防治作用。防治组于实验前24h及15min经腹腔给予人参皂甙(20.13mg/ml,2ml/kg),结果表明,人参皂甙可保护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脑、肺的损害,增加短期(2h)存活率,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tO2)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氧与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轻防治组肺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山东省临沂市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临沂市1403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技术,进行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检测。统计分析本地区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与已报道地区进行比较。结果临沂市汉族女性的MTHFR677T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32.90%,高于广东省、海南省、江苏省镇江市及山东省淄博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HFR1298CC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2.3%,低于广东省、海南省和江苏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RR66GG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5.9%,低于广东省和海南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沂市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具有地域特异性,MTHFRC677T位点突变率较高,通过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来指导叶酸个体化增补是进一步降低当地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