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肝癌组织中EGF,TGF-α及其受体EGFR mRNA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陶开山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4,25(9):833-83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结果:EGF在HCC,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0%,91.7%和37.5%;TGF-α在上述三种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83.3%和25.0%;而EGFR则分别为95.0%,100%和50.0%. EGF和EGFR在HC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TGF-α. 结论:HCC中存在着EGF/EGFR或(和)TGF-α/EGFR自分泌系统,但EGF/EGFR系统在HCC的分化及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后胎鼠肾脏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EGFR)的变化.方法:利用胎鼠宫内窘迫模型,采用Western杂交技术检测胎肾TGF-α和EGF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胎肾EGFR表达.结果:Western杂交仅检测到胎肾TGF-α阳性信号,而未见EGF表达.TGF-α蛋白在假手术组已有表达,再灌注后呈增加趋势.胎肾EGFR表达部位主要在肾皮质近曲小管,假手术组几乎无表达,再灌注后表达渐增强,15 h达高峰(P<0.01).结论:胎儿后期,肾组织TGF-α是与EGFR结合的主要生长因子配体;宫内窘迫后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可能对防治肾损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8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ato与Mendelsohn设想使用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与EGF结合,从而通过抑制依赖于EGFR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的增殖,这一设想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随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测定及舌苔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蛋白检测,研究EGF及其受体表达与中医慢性胃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唾液EGF含量、EGFR表达与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宋卫儒  梁季鸿 《医学文选》2005,24(3):414-416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诱发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区自身磷酸化,引起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和二脂酰甘油增多,作为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内游离Ca2 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和环腺苷酶,改变细胞的骨架结构,使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血液中的EGF主要来源于颌下腺,切除颌下腺将导致生精功能低下。这表明,EGF对雄性的生殖功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睾丸中存在EGF及其受体表达,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影响睾丸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1EGF、EGFR…  相似文献   

6.
EGFR及EGF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肿瘤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GFR过表达、失调或突变与许多上皮恶性肿瘤密切相关.EGFR与其相应配体EGF等结合后激活,继而活化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并产生众多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7.
赵荫农 《广西医学》2000,22(1):95-98
生长因子属于多肽家族,已被证实有刺激正常和恶性细胞增生和/或分化的作用。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第一个发现的生长因子(1),随后的研究表明这种生长因子蛋白结合在细胞表面的受体即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上,通过这种受体结合,EGF可诱导哺乳动物细胞增生或使其分化(2)。EGFR的配体式特异性结合,诱导受体内的结构改变,这就增加了内在酪氨酸激酶的催化作用,结果导致自体磷化作用,这是生物活动所必需的(3,4)。  相似文献   

8.
生长因子属于多肽家族,已被证实有刺激正常和恶性细胞增生和/或分化的作用。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第一个发现的生长因子(1),随后的研究表明这种生长因子蛋白结合在细胞表面的受体即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上,通过这种受体结合,EGF可诱导哺乳动物细胞增生或使其分化(2)。EGFR的配体式特异性结合,诱导受体内的结构改变,这就增加了内在酪氨酸激酶的催化作用,结果导致自体磷化作用,这是生物活动所必需的(3,4)。  相似文献   

9.
EGF与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强有力的细胞分裂促进因子,能刺激机体内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增生,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效应.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EGFR)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EGF主要由颌下腺产生,肾脏、垂体、睾丸、前列腺、卵巢等处也有发现,而EGFR则广泛地分布于生殖系统中,EGF与生殖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ErbB(ErbB1~4)家族的一员,即ErbB1。EGFR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RTK),其配体包括EGF、TGFα、amphiregulin、hc-patin-binding-EGF、heregulin、betacellulin,后3种也可与ErbB4结合。由于EGFR在多种肿瘤中有过表达和(或)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其研究进展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孙恒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75-876
目的:研究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鼻咽癌患者、慢性咽炎及正常健康组中EGF和EGFR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GF和EGFR在鼻咽癌组中呈升高,明显高于慢性咽炎及正常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病例组中EGF和EGFR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和EGFR升高的鼻咽癌病例组中5年生存时间低于EGF和EGFR无升高的鼻咽癌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EGF和EGFR含量的检测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的理想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宋卫儒  梁季鸿 《微创医学》2005,24(3):414-416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诱发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区自身磷酸化,引起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和二脂酰甘油增多,作为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内游离Ca2+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和环腺苷酶,改变细胞的骨架结构,使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血液中的EGF主要来源于颌下腺,切除颌下腺将导致生精功能低下.这表明,EGF对雄性的生殖功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睾丸中存在EGF及其受体表达,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影响睾丸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胃癌EGF及EGFR表达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和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 2例病人的胃癌标本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酶标法 (LSAB)检测。结果 :EGF表达阳性者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 77 3% ,其 5年生存率为 18 2 % ,EGFR表达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为 82 1% ,5年生存率为14 3%。结论 :胃癌EGF或EGFR表达阳性者均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且 5年生存率均低 ,二者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杨红  郑维国 《医学争鸣》1997,18(6):557-559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了EGFR,TGF-α,表皮生长因子(EGF)在72例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α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为71.05%,在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00%,58.33%%及41.67%,各组与卵巢癌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M0.05).EGFR在上述4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6.32%,40.00%,66.67%和41.67%,除交界性肿瘤组外,其余各组与卵巢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卵巢癌中,TGF-α和EGFR的检出率分别为Ⅰ期:50%和50%,Ⅱa,b期:70.59%和76.47%,Ⅱc-Ⅳ期:84.62%和92.31%,可以看出TGF-α和EGFR在临床分期越晚的卵巢癌中,其检出率越高,且多数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EGF在上述各类组织中极少表达.结论:TGF-α和EGFR在卵巢肿瘤中有高水平的表达,且恶性程度越高,表达率越高,提示TGF-α/EGFR自分泌系统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EGF/EGFR这一系统可能在卵巢癌中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许多恶性上皮肿瘤及某些正常组织和细胞如正常人类皮肤角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表达 . 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竞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对多种组织来源的上皮细胞有促增殖活性 ,对间质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有促进作用 [1 ] .我们研究 TGFα及其受体 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 TGFα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鼻息肉组织标本 2 0例来自我科接受经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术的患者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5~ 5 4…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6,(3):262-26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过程中促上皮生长因子(EGF)及促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能的干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EGF及EGFR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各用药组之间两种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哮喘模型对照组的肺泡灌洗液EGFR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P<0.01);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空白对照组及布地奈德组之间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的肺泡灌洗液中EGFR水平居于哮喘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哮喘模型对照组EGF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EGF水平差异不大(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EGF水平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地黄颗粒能降低哮喘大鼠肺部促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成,但其降低作用不如布地奈德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肝癌细胞EGFR/D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参数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 EGF短时间内上调肝癌细胞EGFR及DNA表达,随时间延长表现出下调作用。两种相对立的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EGFR表达的变化可能是EGF对肝癌细胞表现出两种相对立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XCR4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20,40,60 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处理血清饥饿的A549细胞24 h,RT-PCR检测CXCR4 mR-NA;血清饥饿的A549细胞用AG1478(EGFR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10 μmol/L)处理24 h,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在有/无LY294002(PI-3K通路抑制剂)情况下,用EGF处理血清饥饿的A549细胞,检测CXCR4 mRNA水平.结果:EGF使非小细胞肺癌细胞CXCR4表达上调约3-4倍,EGFR磷酸化抑制剂AG1478能降低CXCR4表达,EGF通过PI-3K信号通路上调CXCR4表达且CXCR4 mR-NA含量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结论:EGF通过EGFR和PI-3K信号通路上调CXCR4表达,CXCR4和EGFR胞内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促进肿瘤进展,对于协同表达CXCR4和EGFR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抑制EGFR和CXCR4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活血化瘀组、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R IA法测定血清及胃组织中EGF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组织中EGF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雷尼替丁组、活血化瘀组胃组织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雷尼替丁组、活血化瘀组EGFR的面积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活血化瘀组EGFR的积分光密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能增高胃组织和血清中的EGF及EGFR的表达,其EGF通过与其受体EGFR结合而起到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mRNA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30例肺良性疾病、55例原发性肺癌及癌旁肺组织中EGF、EFG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EGF mRNA表达阳性率为72.92%,EGFR阳性率为77.08%;肺良性病变肺组织EGF阳性率为6.67%,EGFR阳性率为13.33%;7例小细胞肺癌(SCLC)均无EGF、EGFR mRNA阳性表达.在NSCLC中,距癌组织3 cm以内癌旁肺组织EGF阳性率为77.08%,EGFR阳性率为79.17%;6 cm以远正常肺组织为10.42%.NSCLC组织、癌旁肺组织mR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远癌正常肺组织(P<0.01).结论:肺癌组织EGF、EGF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肺组织,检测EGF、EGFR mRNA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