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桂枝汤“和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桂枝汤为《伤寒论》的首方。一般方书皆置其于“汗法”门下。但就笔者学习与临床体会,感到此方对“和法”的体现,其实并不亚于“汗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现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析。从桂枝汤的适应病证看,除了主治太阳中风证外,还可治其他多种病证。如治疗“病常自汗出者”,“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伤寒论》53、54条),治疗“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的病证(《金匮·妇人妊娠脉证并治》)。柯琴还以其治疗“自汗盗汗虚疟虚痢”,叶天士也以其治疗咳嗽、疟疾、泻、喘、痞、诸痛和发疹等证。今人桂枝汤应用之广泛,几乎遍及内、妇、外、儿、皮肤、五官各科及人  相似文献   

2.
张子和补法方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攻邪派代表人物 ,不但善于攻邪 ,而且更善长于补虚 ,尤其善于食养、食疗补虚。在《儒门事亲》中 ,补虚方药百余首 ,与汗吐下三法药方总和相当 ,现简析如下 :1 补法方药析要《儒门事亲》卷十二录补方 5 1首 ,占 1 5 5首内服方总数的 1 3,卷十五录补方 5 8首 ,占1 6 0首内服方总数的 1 3强。足见子和运用补法在其学术思想中的十分重要地位。张氏补方分类及其用药配伍有显著的特点。子和纯补虚方分 :补五脏虚损、补养气血、平补养生三类 ,约有 2 0余首。补五脏虚损的代表方有 :补肾的无比山药丸 ,阴阳双补的四仙丹 ,补脾…  相似文献   

3.
明代医家张景岳 ,博学精思 ,勤于临床 ,组方用药 ,独辟经蹊。所著《新方八阵》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笔者拜读是书 ,心得多多。每遇疑症 ,据方加减用之 ,鲜有不效。现摘其“补、和、寒、固”四阵验案报道如下。1 补阵新方“补元煎”治性欲减退印某 ,女 ,2 8岁 ,因性欲减退 1年就诊。诉产后一直非经期出血 ,月行 3次~ 4次 ,同房后则赤带淋沥 10余天 ,故而拒绝同房 ,至今性欲淡漠。自感阴道干涩 ,遇触疼痛难忍 ,经期先后不定 ,量少色淡 ,7~ 8天方净。经后伴有头晕 ,目眩 ,腰背酸楚 ,夜尿增多 ,舌淡红苔薄 ,脉沉细。辨证属肝肾不足 ,气血亏虚…  相似文献   

4.
崩漏治验2则     
路文臣  冀绪 《河北中医》2002,24(8):590-590
例 1 张某 ,女 ,2 8岁。 2 0 0 1 0 5 1 8初诊。阴道出血约 2 0日 ,淋沥不断 ,自觉少腹、肛门有下坠感 ,全身无力 ,腰痛腿软 ,食欲不振 ,精神欠佳 ,面色萎黄 ,言微 ,气短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证为脾肾两虚 ,中气下陷。治宜健脾补肾 ,补中益气。予补中益气汤。药物组  相似文献   

5.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丸治疗1例脊髓损伤半身汗症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病例患者,男性,37岁,2015年7月21日初诊。患者外伤后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1月余,伴上半身汗出半个月。患者1个月余前在工地干活时被重物砸伤背部,当即昏迷,约1 min后醒来,感觉背部剧烈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活动,急查胸椎CT、MRI提示胸椎4、5椎体脊髓损伤,急诊行胸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术后,患者仍觉双下肢麻木、无力,自胸部乳头以下感觉减退,因双下肢无法活动而卧床。半个月前患者上半身多汗、下半身无汗、燥热。刻下:上半身多汗、汗出如雨、动辄尤甚,燥热,腹胀,神疲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细弱,间歇导尿,大便可自行排出,纳差,夜寐不安。入院后予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肌力维持和增强训练、翻身动作练习、坐位训练、垫上移动训练及中频电疗治疗,静脉补钾。治疗半个月后,双下肢较前有力,但上半身多汗、燥热、腹胀、神疲、体倦乏力较前加重,考虑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辨证为脾气亏虚、上焦不通、卫表不固,治则:补脾气、开上焦、宣营卫。予以口服补中益气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批号1510013),10粒/次,3次/d,5 d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患者上半身汗出减少,燥热、腹胀、神疲乏力缓解,精力较前充沛,纳食、睡眠好转。服药2个疗程后,患者仅活动后汗出,平燥热、腹胀已除,面色转红润,已无神疲乏力,纳眠可。续服1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无多汗,仅活动后微汗出,无燥热、腹胀。  相似文献   

6.
止汗散外敷治疗小儿盗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盗汗一症 ,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腠理不密 ,以致阴阳偏盛偏衰 ,腠理开阖失调 ,以致寐则汗出、醒则汗止的一种的病证。现将笔者随苏州名医金绍文学习使用止汗散治疗小儿盗汗多年的临床经验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2 0例盗汗患儿均系门诊病  相似文献   

7.
张颖  赵家有 《北京中医药》2018,37(8):777-780
六病愈症为微汗、脉静微缓和发烦目瞑衄血为太阳病"愈症",得利、转失气和濈然汗出等为阳明病"愈症",能食不呕、少阳脉小为少阳病"愈症",脉有中气和脾家实下利为太阴病"愈症",手足温、寸微尺浮为少阴病"愈症",脉微浮、欲饮和脉还手足温是厥阴病"愈症"。杂病"愈症"为身痹、如冒状、微汗和汗出为水湿邪等津液代谢失常的"愈症",得利和得下是邪得以出的"愈症"。以证候虚实为基础,辨识"愈症"可指导临证守法、守方,实证时出现"愈症"一般为邪气所致的过性邪气症状,虚证为原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8.
龚去非先生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执医 6 0余载 ,学验俱丰 ,屡起沉疴顽疾。长于内妇儿科 ,尤善治内科杂病。知常达变 ,变其法 ,通其理 ,活其用 ,审其脉症 ,随症加减 ,常能收事半功倍之效。1 癃 闭龚老运用桂枝加麻辛附汤治愈胎前产后之癃闭 ,迄今已 5 0余年 ,甚验 ,因而成为他的验方之一。他认为 ,“妇人胎前产后癃闭 ,均由膀胱受胎气所压 ,气化无力而致。治当温阳化气 ,益气举胎 ,膀胱气化复常 ,则溺自出。”曾治米某 ,妊娠 6月 ,始因小便不畅渐至点滴不通 ,下腹胀满 ,窘迫难忍。靠导尿度日 ,又惧导尿灼痛之苦 ,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劳疟的治疗规律,为临床中治疗疟疾提供治疗思路,以取得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案类聚》所辑书目中的疟疾类医案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医案从症状,用药等方面进行标引,运用统计学的频次计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疟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汗出为主的疟证与以形瘦、神疲、脉细弱为主的虚证并见。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人参、当归与陈皮。大量使用补益药物,然而截疟药用之较少。28则医案中,有5则明确提出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劳疟。结论:治疗劳疟应以益气养血为主,祛邪截疟为辅。补中益气汤在治疗劳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玉峰 《山西中医》2004,20(2):36-36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身热有汗 ,渴喜热饮 ,头痛恶寒 ,少气懒言 ,或饮食无味 ,四肢无力 ,舌嫩色淡 ,脉虚大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或久疟等病证。笔者于临床用之疗效颇佳 ,兹举验案 2则以飨同道。1 粘连性肠梗阻张某 ,男 ,4 6岁 ,2 0 0  相似文献   

11.
案曰:杨季登长女,及笄将字。病经闭年余,发热食少,肌削多汗,而成痨怯。医见多汗,误为虚也,投以参、术,其血愈锢。余诊时见汗出如蒸笼汽水,谓曰:此症可疗处,全在有汗。盖经血内闭,止有从皮毛间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设无汗而血不流,则皮毛干枯而死矣。宜用极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乃李东垣《脾胃论》之名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此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及其他病症每能获效,兹举例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 桥本氏甲状腺炎 葛某,女,40岁,2012年8月26日初诊. 颈部肿大4年余.患者自觉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月经2~4个月一行,量少色紫,每因劳作汗出较甚,大便或溏或干.曾经中西医诊治多次,化验检查甲状腺吸碘功能、T3、T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西医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平素面色少华,舌胖色淡,脉细濡.辨证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人参15 g,黄芪30 g,焦白术、当归、夏枯草、海藻各10 g,炙升麻、醋柴胡、制半夏、生甘草各6 g.每日1剂,水煎服.10剂后心慌气短减轻,余症如前.原方加枸杞子2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7剂后,月经按期来潮,汗出明显好转.继宗上方化裁治疗3个月,颈肿明显减轻,诸症悉除,查T3、T4等均正常,继以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服3个月,随访2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3.
段淑珍 《河北中医》2003,25(5):366-367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所组成。治疗寒热互结 ,脾胃虚弱之证。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等。笔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妊娠病 ,每获良效 ,兹介绍如下。1 子 烦刘某 ,女 ,2 4岁 ,工人。 2 0 0 2 0 80 7初诊。妊娠 6个月。近 1个月心中烦闷 ,兼有懊忄农不寐 ,多梦善惊。他医或以心脾两虚论之 ,投归脾汤 ;或从心胆气虚论之 ,用安神定志丸。又服西药安定、谷维素等 ,均未效 ,且脘腹胀满不适 ,食不知味 ,乃延余诊治。刻诊 :舌淡红 ,苔腻微黄 ,脉滑数。证属子烦 ,由湿热内阻 ,气机…  相似文献   

14.
遗尿 ,以儿童多发 ,成人少见。笔者应用补脾益肾法治疗成人顽固性遗尿取得显著疗效。现举例报告如下。1 病案举例孙某 ,男 ,2 7岁 ,以间断性遗尿 2 0年余 ,加重 1个月为主诉来诊。该患缘于 2 0年前 ,车祸后致小便失禁 ,经多方求治 ,疗效不显 ,近 1个月每日均有遗尿。现症 :自述夜间小便自遗 ,醒后方知 ,劳则加重 ,伴阳痿、乏力、失眠、神疲怯寒、腰膝酸软 ,舌体胖大 ,质隐青、苔白滑 ,左右两脉均沉弱无力。辨为脾肾阳虚证 ,治以补脾益肾法为主佐以固涩止遗为辅。处方 :茯苓 30g ,白芍 10g,炒白术 15g ,制附子 (先煎 ) 15g ,细辛 (后下 …  相似文献   

15.
正漏汗是一种以汗出不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多责之于表阳亏虚。本文中所介绍的漏汗病例兼有里阳亏虚之泄泻,故治疗当遵从仲景表里同病时,里证急,则先治里的原则,待里证解,再治表,中药方治泄泻用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治漏汗用桂枝加附子汤,配合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验案如下。患者,男,24岁,2017年8月14日就诊于我院。主诉:阵发性汗出如流水2年余,腹泻半年余。现症见:  相似文献   

16.
汪受传教授从事临床 30余年 ,临床用药独特 ,治疗儿科疑难杂证屡屡获验 ,现举 3例如下。1 儿童癫痫张某 ,男 ,1 2岁 ,1 997年 1 0月 1 8日初诊。阵发性抽风、伴意识丧失反复发作 1年。患儿1年前突然发生尖叫 ,意识丧失 ,仆倒在地 ,喉间痰鸣 ,口角流涎 ,约 5min后抽风停止 ,继而昏睡 ,约1 h后神志清醒。对发病不能回忆。此后每半月或 1月就有类似发作 1次 ,伴有短暂的意识障碍 ,持续约 1~ 2 min,每晚夜间突然肢体和口角抽动 ,不能自控。刻诊 :夜间惊惕 ,肢体和口角抽动 ,不能自控 ,面色时红时白 ,多动 ,汗多 ,舌质淡、苔白腻 ,脉弦滑。脑电…  相似文献   

17.
余茂强  詹玉聪 《新中医》2020,52(14):206-207
正自汗、盗汗统属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1]。汗症既是机体相关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的一个临床表现,也是导致或加重机体功能失调和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必须重视汗症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遇老年汗症2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现将病案及诊治思路介绍如下。1病案举例例1:张某,78岁,2019年5月24日初诊。主诉:自汗、盗汗1月余。1个月前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自汗、盗汗明显,请中医科会诊,予以益气养阴固涩止汗法(黄芪、煅牡蛎、浮小麦各30 g,白芍、枸杞子、车前草、白术、麦冬各  相似文献   

18.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顺益  李春辉 《新中医》1994,26(6):32-33
对129例临床表现为胸、心、胃痛症症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治以内关配公孙,随症配穴,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眼科临床廿余年,对多种疑难杂病的辨治小有心得,兹撷验案三则,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参考。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麻某,女,18岁。患者于9个月前出现左眼上睑下垂。1个半月前,右眼也出现上睑下垂。伴视物双影,手足无力,咀嚼无力。上学骑白行车亦觉乏力。体检:患者右上睑下垂遮盖角膜约1/4,左上睑下垂遮盖角膜约2/3。  相似文献   

20.
寤汗偶得     
韩××,女,37岁。自诉每于醒后汗出如洗,微恶风,少顷,汗止,已2年余。全身乏力,难以支撑,长期病休。头晕间作,伴恶心,颈项不舒,烦躁口干,喜太息,手心发热,二便调,右侧肢体冷麻不适。舌僵体胖边有齿痕,质紫暗苔薄,脉弦细涩,沉取无力。缘多处求治,服药百余剂罔效,甚感苦恼。 1989年9月20日头晕加重,恶心呕吐,不能自持,由其爱人搀扶门诊就诊。观其脉症,系气阴两虚,表卫不固,肝血亏虚,虚风内动,气郁血瘀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