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是狗、猫、虎、豺等食肉动物的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中,肿块破溃后虫卵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迄今,我国已报告的病例有数十例,于2004年1月,在承德钢铁厂职工医院发现1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是病猪经常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文中讨论了幼虫在体内的移行途径和本病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3.
报告三明地区是猪刚刺颚口和陶氏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鳝鱼是刚刺颚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11.3%。我国(省)三种人兽共患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肠道上皮细胞核的数目有明显不同,棘颚口线虫每个上皮细胞多数有3—7个核,陶氏颚口线虫多数有2个核,刚刺颚口线虫成虫和幼虫大多数含有一个明显的核。文中还讨论了颚口线虫病的防治和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闽南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终宿主猪检查790头,感染率为4.7%,感染强度1~16条虫。第2中间宿主鱼类检查12种,阳性3种,即黄鳝Monopterusalbus,乌鳢Ophiocephalusargus和胡子鲶Clariasbatrachus,感染率依次为30%,10%和4.2%,胡子鲶是国内外宿主新纪录。两栖类检查2种,均阴性。转续宿主蛇类检查5种,阳性4种,它们是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水泡蛇Enhydrisplumbea、渔游蛇Natrispiscator和中国水蛇E·chinensis感染率分别为71.4%,14.3%,12.5%和12.5%,这4种转续宿主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闽南地区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鳝鱼和银环蛇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在自然界的流行规律,国内外尚无详细报告。作者于1980~1984年在江苏洪泽地区考察棘颚口线虫病期间,在鱼类中发现含有本种病原。尔后,日人Akahane等(1982)报道从我国北京、南京进口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lus发现本种病原第三期幼虫。Morishita(1924),陈心陶(1949)各报告刚刺颚口线虫人体病例  相似文献   

6.
报告三明地区是猪刚刺颚口和陶氏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炎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鳝鱼是刚刺鄂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11.3%。我国(省)三种人兽共患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肠道上皮细胞核的数目有明显不同,棘颚口线虫每个上皮细胞多  相似文献   

7.
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L3)的粗提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且与其他寄生虫感染者血清呈交叉反应。作者新近研究表明,在L3的粗提抗原中,存有一种分子量为24kDa的蛋白质,显示特异性抗原成分。为了纯化这一成分并用以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本项研究。从自然感染的鳗鱼肝脏收集棘颚口线虫的L3,经几次生理盐水及1次蒸馏水洗涤后即冻干保存。将已冻干的L3虫体研碎、抽  相似文献   

8.
已知日本颚口线虫是一种有棘颚口线虫,生活史未完全清楚,蛇为第一中间宿主,泥鳅为第二中间宿主,在实验条件下青鳉、牛蛙、大鼠等也可成为第二中间宿主,终宿主为鼬鼠,偶见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牡丹江市人。于二年前开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继而出现不规则发热,经多家医院检查,未确诊何种感染,且症状逐渐加重。于1997年10月8日到医学院附属医院做胃镜检查,检获一白色虫体,并于次日送本室鉴定。虫体检查:虫体乳白色,蝇蛆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宁海县1例本地感染棘颚口线虫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患者发病、临床表现、诊治过程等信息,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镜检方法进行虫种鉴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误食野猪胃内活虫发病,虫体经胃镜取出后镜检全身有小棘,尾部及体后部的棘较细,形状如针,排列紧密。结论确认该患者为误食棘颚口线虫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1.
棘颚口线虫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 女性 苗族 ,4 2岁 ,农民。因黑便 1天于 2 0 0 0年 9月 3日来恩施州中心医院就诊。主诉 :上腹部疼痛月余 ,自 1天前开始 ,大便黑色似柏油状 ,粘稠而反光 ,略为成形 ,无其它不适。疑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行电子胃镜检查 ,见胃小弯距幽门切痕约 1cm处 ,有一直径约 1cm左右突出于胃壁的圆形瘤块 ,瘤块中央有一小孔 ,孔中有一弯曲线形虫体 ,浅肉红色略透明 ,前端埋入胃壁瘤块中后段游离于胃腔中 ,镜下取出未获成功 ,次日行胃部分切除术取出瘤块和虫体送恩施州中心医院病理科转我室鉴定。鉴定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虫体乳白色 ,体长 1 2mm …  相似文献   

12.
棘颚口线虫是猫、犬中的常见寄生虫,因人并非其适宜宿主,所以人体感染此虫极为罕见,我国仅有10余例报道。今发现1例人肺内棘颚口线病,报道如下。患者,女,38岁,海林市某商场业务员。1年前出现不规则发热,并伴咳嗽、胸痛,经多方治疗无效,于半年前以“右肺阴...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 ,37岁 ,上海金山石化公司某部销售员。左胸部皮疹伴疼痛一周 ,1996年 7月 2 0日来华山医院皮肤科就诊。 2d前 ,左胸部数次轻度钝痛 ,红色皮疹起于左侧肋缘部 ,每天向上蔓延约 3~ 4 cm。主诉 :一月前曾生食鱼片。检查 ,见胸部弯曲的线状红斑及色素沉着 ,末端为红色丘疹。查周围血 ,嗜酸性细胞占 9% ,行末端皮疹切除术 ,病理切片见嗜酸性细胞侵润 ,未见虫体。切除后第 2天 ,患者发现红色线状皮疹继续延伸 ,并见尖顶状突起 ,挑破皮肤见一针头大小、疑似虫体的小黑点 ,取出送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病原室鉴定。光学显微…  相似文献   

14.
杜氏颚口线虫引起人胃穿孔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大楼村一农民冈患慢性胃炎.误信民间习俗食野猪“胃虫”能治胃病.于2002年5月3日晨从猎来的野猪胃中获线虫(最后鉴定为杜氏颚口线虫)11条,裹在麦饼中活吞食,数小时后感到腹痛不止,当天下午多次呕血,并引发出血性休克,当夜10时许送县医院抢救。临床诊断为胃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查进口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鉴定虫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从上海口岸入境的10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寄生情况检疫。采样52尾,3~10尾/批,分别来自菲律宾(25尾)、印度尼西亚(24尾)和孟加拉国(3尾),分尾解剖、切碎、蛋白酶消化后,悬液用10目铜筛过滤,取滤液沉淀。体视镜下挑出完整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提取颚口线虫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结果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黄鳝中均检出有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寄生,阳性率分别为36.0%(9/25)和50.0%(12/24),平均感染度分别为7.8(70/9)和2.8(34/12)。孟加拉国进口的黄鳝采样中未检出虫体。镜下显示,检获的虫体有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体表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将乐县地处闽西北山区,系武夷山杉岭分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县辖13个乡(镇、场)124村,46461户,人口168073人。全县大部分农户饲养家猪,每年生猪存栏数均在6万头以上。近3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吃肉人数增多,促进了家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县、乡(镇)屠宰场常常发现家(野)猪的胃内有颚口线虫寄生;而且临床医生亦经常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不明原因发热与出现“葡行疹”的病人。因此,开展我县猪体自然感染颚口线虫情况非常必要。1调查方法1.1召集各乡(镇)卫生院防疫医生、屠夫和守猎人员会议,宣传颚口线虫对人、…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室于1987年2月18日在检查一条胡子鲶鱼(Clarias fuscus)时,发现一条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第三期幼虫.虫长3.5cm,头球有4环小钩,小钩的数目分别为44,48,50和52,全身被有约268列单齿皮棘(左图)。此乃澳门第  相似文献   

18.
痰液中检出棘颚口线虫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棘颚口线虫是犬、猫等动物的寄生虫 ,其幼虫偶可寄生在人体 ,引起棘颚口线虫病。迄今 ,国内报道 3 4例[1] 。我们从 1例痰液中检出棘颚口线虫 ,这是广东省感染该虫的第 2例报告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 1岁 ,五华县转水镇人 ,职业为工程承包者。主诉咳嗽、痰多 ,一天早上咳嗽吐痰时 ,发现痰液中有活动虫体 ,即送当地县中医院检查。患者既往无类似疾患 ,平时经常外出吃饭应酬 ,尤喜吃“鱼生”。经当地医院固定虫体后 ,送我本研室鉴定。2 虫体鉴定肉眼观虫体为灰褐色 ,长度约 12mm ,压片镜下可见 :头部球形 ,有 4环小钩。前端可…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37岁,上海金山石化公司某部销售员.左胸部皮疹伴疼痛一周,1996年7月20 日来华山医院皮肤科就诊.2d前,左胸部数次轻度钝痛,红色皮疹起于左侧肋缘部,每天向上蔓延约3~4 cm.主诉:一月前曾生食鱼片.检查,见胸部弯曲的线状红斑及色素沉着,末端为红色丘疹.  相似文献   

20.
人体棘颚口线虫的诊断主要根据在流行区有无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及临床特征,但不能用作鉴别诊断和确诊。用检测抗体法诊断该病时发现,以感染性幼虫制备的粗抗原对其它寄生虫出现交叉反应。一种来源于第3期晚期幼虫抗原经纯化、分子量为24kDa的糖蛋白,对诊断该病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者对该种抗原的抽提法进行了研究。第3期晚期幼虫可从自然感染的鳗肝脏(L3E)及实验感染小鼠(L3M)的包囊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