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南郑县中医张启兴七世行医擅长外科,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属中医“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穿骨疽”、“骨漏”等范畴,病程长,缠绵难愈,如不及时给予恰当治疗,每多致残. 本病多为急性化脓性骨感染失治误治而来,大凡痈、疽、疗疮毒热未解,深窜入里,伏骨结毒;或因跌仆损伤,气滞血瘀,复受毒邪,以致经络受阻,蕴脓腐骨、蚀筋伤肉所致. 在治疗方面,张氏重视整体治疗,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部分病例病程迁延,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后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湿热、邪毒、络阻、血瘀为标,病位在血、脉、筋.本病多归属"筋疽"、"脱疽"范畴."筋疽"理论由著名脉管病专家奚九一根据3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他认为湿热毒盛,筋烂肉腐为主要的发病机理.从我们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足溃疡表现为湿性坏疽(筋疽)的约占75%,表现为干性坏疽(脱疽)的约占10%,表现为混合性坏疽的约占15%.  相似文献   

3.
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骨伤科"附骨疽""附骨痈"范畴,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其病机以正虚邪不盛为本,脓疡病变为标。局部正气虚衰,气血不足,肌肉生长无源。中医外治法则以祛腐生肌、外治外消,煨脓托脓、治标求本的方法,联合使用脱管散和生肌散两种外用药以来达到祛腐生肌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围,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范围。《灵枢·痈疽》云:“发于足趾(指)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又云:“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气血不行,肢端失于温养,而遂发本病,或因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O的定义),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5.
“针法”,它包括辨脓与切开术二方面的内容,是临证必须掌握的。经云:“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因此脓是由气阻血滞,热胜肉腐、蒸酿而成。书中云:“血实者决之”,是肿疡如已化脓,则宜切开排脓,但中是否有脓,特别是内痈内疽,视之不见,手不能近,故辨之之法,首先是脉  相似文献   

6.
痈疡“内陷”中的毒陷、毒串的临床特点是:寒战发热,热极出汗,热随汗退,但不能退尽,以后再寒战,发高热,出汗,反复不已。“内陷”之变,一般多较急骤,如小儿附骨疽往往未及确诊即已内陷,而面唇疔痈朝发夕陷者亦常有之。其重笃之证,内陷之邪可直犯神明,播散营血,朝不保夕。内陷的成因很多,大要有:1.正虚邪盛,正不敌邪,疔疽痈肿之毒迅速侵入营血。2.痈肿成脓,未及时切开排脓,或切口太小,脓腐内蓄而侵入营血。3.如《医略存真》所说,痈疡未熟,“若用刀过早,不独有血无脓,而且  相似文献   

7.
骨髓炎属中医学中的"附骨疽"范畴。是一种病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千金方》说:"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在中医文献中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尚有不同的名称,如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手、足、腿、膊等处,溃破后出腐骨的叫多骨疽。病名虽异,病因、证治大致相同,故统名附骨疽。本病特征是好发于儿童,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肿胀,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本人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内治法1.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以仙方活命饮  相似文献   

8.
解毒消坚汤治疗急性骨髓炎治验赵家宏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225700)主题词骨髓炎/中医药疗法复方(中医)/治疗应用@解毒消坚汤/治疗应用急性骨髓炎是一种骨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疾病。中医称之为“附骨疽”、“附骨流注”。并以为多数为外感邪毒,久而不解,火毒炽...  相似文献   

9.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属于祖国医学“附骨疽”范畴,好发于四肢长骨,多因玩耍跳跃,跌仆闪挫,劳伤筋脉,致气血瘀滞,瘀而化热,热酿脓毒,附骨入髓;或者外伤,复因感染邪毒,邪毒与损伤之瘀血蕴结于筋骨,蕴而化热,腐肉蚀骨;或素体虚弱,房劳内伤,夏天露卧,风寒湿邪侵蚀,气血瘀滞,附于筋骨,日久化热,热酿脓毒,附骨入髓,化脓溃破,溃后不易收敛,易成窦道,伤损骨质,有脓液流出及发热、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相似文献   

1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由于机体受到内、外不同致病因素伤害后,脏腑功能失调,寒邪入侵,经络闭塞,营卫凝涩,气滞血瘀.精血不能濡养肌肤筋脉时,就会产生"不通"与"不荣"的病理变化.严重时肢端因气血失养而干枯,或郁久化热,热盛则肉腐、筋烂,肉腐则骨脱而成脱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糖尿病是类似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痛疽,属“脱疽”范畴。认为肾虚、内热是本病的主要内因,外感湿热是其主要外因。同时阐明了脏腑失调,阴虚内热、血气变涩、营卫不行、湿热变盛是其主要病机。现今中医多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l气明亏虚气阴亏虚则经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则乘虚入足;阴虚则内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消渴病涌脓而致。2瘀血阻络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运受阻、血脉瘀滞、瘀血阻络,故出现面紫胸闷,舌…  相似文献   

12.
骨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属疑难病症,从祖医药学中进行探讨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骨结核按《灵枢》记载,分骨痹、骨疽、骨蚀三个阶段。“其深入,内搏于骨,则为骨痹”,痹以痛为主,为初期阶段。“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患处凸出增大,为中期阶段。“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  相似文献   

13.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万事万物之根本,也是人体之根本。扶阳之目的在于调衡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生理状态,恢复人体的阴阳本体结构,从而使机体达到"阴阳、气血、津液动态平衡"状态。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学"阴疽""附骨疽""附骨痈"范畴,"疽证"一般属于阴证、虚证、寒证。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通过扶助阳气起到温通经络、益精养神、柔筋养筋的作用,而扶阳养筋理论是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和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在辨病基础上的辩证论治和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随证加减,从而为科学、准确地判断把握中医对慢性骨髓炎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古今痈疽概念的差异 <灵枢·痈疽>首次对痈与疽进行了辨别,使两者在概念上得到区分:"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痛.""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从病势轻重、部位深浅、内陷与否、虚实性质等方面对痈疽进行了辨别.  相似文献   

1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 ,由于机体受到内、外不同致病因素伤害后 ,脏腑功能失调 ,寒邪入侵 ,经络闭塞 ,营卫凝涩 ,气滞血瘀。精血不能濡养肌肤筋脉时 ,就会产生“不通”与“不荣”的病理变化。严重时肢端因气血失养而干枯 ,或郁久化热 ,热盛则肉腐、筋烂 ,肉腐则骨脱而成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 ,病程进展缓慢 ,呈周期性发作 ,往往需要经过数年 (一般 3~ 5a)才趋严重 ,病程演变可分三期。局部缺血期 :又称缺血代偿期。此期的主要表现是间歇性跛行 :安静的状态下无疼痛感觉 ,以一定的速度行走一段距离后即出现小腿的…  相似文献   

16.
<正>WHO对糖尿病足(DF)的定义为:糖尿病(DM)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又称"糖尿病坏疽"。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脱疽"和"筋疽"范畴,肢端干黑骨脱、剧痛难忍者为"脱疽",湿热毒盛导致肢端肉腐、筋烂者为"筋疽"。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伤,阴阳俱虚,于是湿浊内停、痹阻脉络而发病;或者为气血双亏、寒邪外侵、凝滞收引、脉  相似文献   

17.
香黄散外敷治疗慢性骨髓炎2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黄散外敷治疗慢性骨髓炎256例临床观察慈利县红十字会骨伤科医院(427200)李家伟,吴元秀主题词骨髓炎/中医药疗法,@香黄散/治疗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祖国医学文献多称“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是一种病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骨髓炎指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化脓性炎症,多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以血源性骨髓炎为严重和常见。属中医学的“附骨痈”、“附骨疽”等范畴。  相似文献   

19.
笔者引用文献结合临床实践 ,阐述“毒之化必由脓”之义 ,指导疮疡证治。毒邪壅滞 蕴结成疡1 .寒邪客居 ,营气受损 ,气血壅郁 :《内经》曰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 ,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不通则卫气归之 ,不得复反 ,故痈肿。”又曰 :“营气不从 ,逆于肉里 ,乃成痈肿”。禀赋不足 ,风邪寒毒 ,痰浊湿气入侵经络 ,营气受损 ,则局部血脉凝泣 ,血凝则气滞不行 ,气血蕴结成患。“痈肿”是疮疡形成的征象 ,如瘰疬、流痰、附骨疽等。2 .脏腑失调、饮食内伤、毒邪蓄积 :《外科秘录》曰 :“五脏六腑各有经络 ,脏腑之气血不行 ,则脏腑之经络闭塞不通 ,则外…  相似文献   

20.
二妙汤:由黄柏、苍术二味组成。为湿热流注,筋骨热蒸湿痹所致,有清热胜湿之妙。锡类散:原名“烂喉痧方”见清尤怡《金匮翼》。由牛黄、冰片、珍珠、象牙屑、青黛等药组成。历来常用于疫喉、乳喉、牙疳等症。近年对它的应用扩大,有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将二妙丸加入治愈一骨疽,疗效显著,至今未复发,报道共探。骨疽:即附骨疽。生于近骨处的一种阴疮,平塌、色不红,麻木不痛,近似现代医学中的慢性骨髓炎。一九八九年收治一例经中西医诊治无效的颅骨(枕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绵延半年余,局部溢脓、腐溃污秽,虽经抗菌素,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