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4 0d。以腹泻稀便 2 0余天 ,血便 3次入院。患儿在本院产科出生 ,出生W3 8kg ,母乳喂养 ,出生第 10d开始腹泻 ,大便为黄色稀便 ,每日 3~ 4次 ,无粘液便及脓血便 ,家长给与口服婴儿素半包 ,1日 3次 ,几天无好转 ,但精神可 ,吃奶限 ,无呕吐 ,体重未减轻 ,满月后腹泻未见好转 ,每日 5~ 6次。来本院就诊 ,查便常规 :镜检 ,脂肪球 + ,给予口服思密达 1g ,3次 /d ,强必林干糖浆 2 5mg ,3次 /d ,但腹泻无减轻 ,第 3d再次复诊 ,查便常规 :脂肪球 ,给予口服思密达 ,回家后 ,腹泻未减轻 ,腹泻粘液便 2次 ,带有血丝…  相似文献   

2.
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引起急性肠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急性肠道感染性腹泻中大肠埃希菌并了解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5~ 10月收集了我院肠道门诊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人 5 43份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凝集实验以检测致腹泻大肠埃希菌 ,并用 10种抗生素检测该菌的药物敏感性 ,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①标本来源 :2 0 0 0年 5~ 10月肠道门诊 5 4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人的粘液稀便和粘血便标本。病人年龄最小的只有 8个月 ,最大 74岁。②培养基、试剂及诊断血清 :SS琼脂、山梨醇琼脂、Mueller Hinton琼脂、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编码均系杭…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3月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从 1例急性腹泻后转为迁延性腹泻的婴儿粪便中 ,分离出 1株严重耐药的肠炎沙门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11月龄 ,2 0 0 1年 3月 5日 ,因食入未煮熟透的冰冻鱼后约 18h出现腹泻 ,每日排糊状便 3~ 4次 ;无发热、呕吐 ,当时未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患儿每日排便 2~ 3次 ,3月 19日就诊于医院 ,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 2 d无效 ,取患儿粪便标本经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进行培养 ,检出肠炎沙门菌 ,做药敏试验 ,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及头孢类药物敏感。即改用头孢拉定等药连用 4d,粪便培养仍有病原菌 ;…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5月 ,广安市发生腹泻暴发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性治疗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认定为病毒性腹泻 ,并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检测出杯状病毒标本 1份 ,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 1 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42个单位、 3所学校、 1个居民小组和 4个农村村民小组的所有人群。共计调查 45 67人。1 2 流行病学调查 由市、县 (区 )卫生防疫站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小组 ,经培训后按照统一的腹泻调查表格填写 ,于 5月 2 9日~ 6月 5日对调查对象逐一进行回顾性和现患调查 ,对现症腹泻患者采便 10g装入便盒送…  相似文献   

5.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由ETEC引起的严重腹泻时有报告。2 0 0 2年 5月 ,我们从县妇幼保健院送来的 1例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TEC)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李某 ,女 ,35岁 ,2 0 0 2年 5月 16日下午 4时开始肠鸣、腹泻、腹痛、继之腹泻 ,粪便为黄色水样便 ,每日腹泻 10次。该院医生怀疑为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 ,于 5月 17日上午 9时送标本来北川县卫生防疫站要求进行霍乱弧菌的检验。经一步法快诊、分离培养 ,肠道菌分离培养鉴定 ,检出 1株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在婴幼儿季节性腹泻便常规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50例门诊婴幼儿(0-3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便标本采集进行常规检测。将所取患儿便标本分为两份,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便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对照组便标本采集后1h送检。经检测后对比两组便标本红细胞检出率和白细胞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经检测,检测出含有白细胞标本36例,含有红细胞标本47例,实验组检测出含有白细胞标本51例,含有红细胞标本47例,实验组白细胞检测率48.00%和红细胞检测率80.00高于对照组48.0%和62.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标本的质量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送检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测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对送检时间、盛取容器等方面进行控制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男 ,2 0岁 ,因反复发热 2周伴咳嗽、腹泻于 2 0 0 2年 10月2 3日入院。患者 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体温最高 3 7.8℃ ,以夜间为甚 ,伴畏寒 ,无寒战。经青霉素 80万U肌注 ,每日2次 ,4d后热退。继而频繁咳嗽 ,无咳痰。曾呕吐 1次 ,呕吐为胃内容物。 5d前出现腹泻 ,为黄色水样便 ,4~ 5次 /d ,无腹痛、里急后重。在门诊丁胺卡那 0 .2 g静点 ,每日 2次 ,后咳嗽、腹泻消失。 2d前患者又出现发热 ,体温 3 9℃ ,持续不退 ,伴畏寒 ,无寒战。感乏力 ,食纳差。既往无特殊。体格检查 :体温 3 9.3℃ ,呼吸 2 7次 /min ,脉搏 110次 /min ,血压 1…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该院 2 0 0 1~ 2 0 0 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 ,同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 ,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775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 35 .35 %,血清型分型发现 G3型为流行优势株 ,占 4 9.0 %;其次为 G1型占 32 .9%;再次为 G2、G4 ;未定型占 12 .0 %;G9型有 3例 ,为 1a以内患儿。 G1和 G3全年季节性分布与轮状病毒阳性的分布一致。结论 苏州地区 2 0 0 1~ 2 0 0 2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血清型为 G3和 G1,G3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患者妇性 ,4 7岁 ,因“腹部手术后 15d ,出现腹泻、腹痛 12d。”为主诉于 2 0 0 1年 11月 13日入院。患者因“子宫肌瘤”于 2 0 0 1年 10月 2 9日在我市某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第 1d患者感下腹部隐痛 ,并可在左下腹部扪及一包块 (鸭蛋大小、质硬 ) ,触之疼痛 ,经治医师认为是术后肠胀气引起 ,未予特殊处理 ,术后第3d ,出现腹泻 ,排稀薄、黑色样便 ,4~ 5次 /d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 ,无畏寒、发热 ,术后第 8d出院。出院后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加重 ,腹痛难忍 ,腹泻约 10次 /d ,体重下降约 5kg ,于 2 0 0 1年 11月 10日求诊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输液儿童的病毒病原学分布,探索病毒性腹泻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7月~ 2013年7月,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北京市3家儿童专科医院采集476份便标本,分别进行4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检测,并对病原学分布及检测结果阳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输液儿童急性胃肠炎病毒总阳性率为54.0%,4种急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28.8%,杯状病毒18.3%,肠道腺病毒10.7%,星状病毒4.0%.在高发季节发病,有呕吐症状,粪便性状非脓血便,非粘液便,便常规检测无白细胞,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泻输液儿童,粪便检测出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儿童病毒性腹泻发病率不低于细菌性腹泻,值得关注.临床医生在秋冬季节发现无明显炎症反应,有呕吐的腹泻儿童,应首先考虑病毒性腹泻,少用或不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夏秋季腹泻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细菌病原分布.方法 对2010 年6~11 月贵阳市6 所监测哨点医院的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气单胞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434 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高发年龄为0~岁(75.81%),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7~10 月;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207/434)和云岩区(51/434).434 例腹泻标本共检出48 株病原菌,平均检出率11.06%(48/434);其中以沙门菌、气单胞菌为主,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志贺菌、结肠弯曲菌,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是2~岁,达42.31%;病原菌以0~岁较高,占56.25%(27/48).大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占78.80%(342/434),而粘液便病原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便和稀便(x2=30.89,P <0.01).结论 贵阳市夏秋季腹泻人群以0~岁的婴幼儿为主,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和云岩区,病原菌依次以沙门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志贺菌为主,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有效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我站检出遂宁有记载以来首例霍乱弧菌,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6月27日22点30分接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内四(消化)科收入一急性腹泻病人.张×,男,60岁龙凤2村3社人.早晨4点开始腹泻,先为水样便,后为黄水便,100~200ml/次,至22:30共腹泻12次,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元发热(36.4 ℃),血压0/0kpa,呕吐6次,重度脱水.该病员于2天前在复桥10村7社其三女家吃生日宴,同餐60人,多数为本村人,有五人为遂宁城区人.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6月 ,我们自一例疑似O15 7患者粪便中检测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2 6∶H11。患者男性 ,2 4岁。 6月 2 8日中午在街头食用烧烤牛、羊肉串 ,2 9日感觉腹部疼痛 ,并发生水样腹泻 ,口服氟派酸未能止泻。 6月 3 0日 ,转为血性腹泻 ,到医院就诊。日腹泻十几次 ,血性水样便 ,腹痛 ,不发热 ,医院疑似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现将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标本 :来源于病人血水样便。培养基 :mEC肉汤、sMAC、KIA、LB培养基、生化鉴定管均由北京陆桥公司生产。诊断血清由中国药…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8月 2 0~ 2 1日 ,呼盟大雁矿区发生霍乱疫情 ,为呼盟地区历史上首次报告。确诊 3例 ,经病原学诊断病原体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1 方法和标准调查方法、病原学及临床诊断方法均按《霍乱防治方案》( 1 995年卫生部颁布 )及《霍乱诊断标准》操作实施。对病人、疑似病人、接触者肛拭采样。2 结 果2 .1 发病经过首例病人贾某 ,男 41岁 ,汉族 ,大雁矿建处工人。 1 998年 8月 2 0日凌晨 2时 1 6分突然腹泻 ,初为稀便 ,后即为水样便 ,无粪臭味 ,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 ,无腹痛 ,伴恶心呕吐 ,吐出为胃内容物 ,无发热。至凌晨5时 0 5分 ,…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6月 2 0日 ,曹县粮校师某一家 4人因食用新鲜黄花菜引起食物中毒 ,经治疗后全部痊愈。1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系县粮校职工 ,2 0 0 0年 6月 2 0日 8:0 0 ,从农贸市场购买 1.5kg新鲜黄花菜 ,洗净后加入葱、姜、八角茴香 ,炒至约八成熟。 12 :0 0师某与妻子和两个上小学的男孩食用。食用后 4人全部发生食物中毒。中毒者年龄 8~ 33岁 ,潜伏期 2 0~ 5 5min。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腹胀、腹泻、腹痛、头晕。 4人体温全部正常。腹泻为水样便 ,5~ 7次 /d。采集病人粪便标本 4份 ,剩余黄花莱 1份 ,经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均…  相似文献   

16.
1986年5~10月,我们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对140例成人急性腹泻便标本进行检测,有14例便标本检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占10%。14例患者发生在6~10月,男女各半,年龄在20~70岁。多数病例不发热,以腹痛腹泻为主,多为稀水样便,半数病例便标本中来发现红、白细胞和脓细胞。14例中有12例(占85.71%)可疑病因是生吃瓜果,无腹泻病人接触史。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9个月。因不规则发热1周,体温高达39℃,伴流涕、鼻塞等症状,于2 0 0 3年7月1日入住我院儿科。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 1 .0×1 0 9/L ,中性粒细胞0 .39,淋巴细胞0 .5 8,单核细胞0 .0 3。患儿无腹泻。入院后厌食、咳嗽,体温39.5℃。血培养分离出都柏林沙门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头孢噻肟抗感染治疗。用药3d后患儿退热,2周后血培养阴性,血常规正常,痊愈出院。2 实验室检查  细菌分离与鉴别:血标本经Bact/Alert1 2 0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培养,仪器显示结果阳性,然后接种血平板于恒温培养箱中35℃培养2 4h后,长出圆形、光…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松阳县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和大便常规化验。结果:共检测0~5岁腹泻患儿标本386例,其中阳性150例(阳性率38.9%),蛋花样和水样便占阳性病例的72.0%,10~12月是感染高发期,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易感人群。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蛋花样或黄色水样便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快速、简便、经济,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腹泻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收集8 556例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中的AD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8 556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ADV抗原阳性416份,阳性率4. 86%;其中5月、6月、7月、8月ADV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 52%、9. 99%、7. 59%、5. 27%,其中6、7月阳性率最高,分别可达9. 99%及7. 59%,两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6月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ADV感染率最高,为6. 45%及5. 80%,两个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幼儿期与其他年龄段患儿AD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性患儿ADV感染率为4. 90%,女性患儿为4. 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成都地区儿童ADV感染高峰期在5~8月,峰值为6月,ADV感染年龄高峰为幼儿期。对儿童腹泻应尽早做ADV检测,及时发现病原体,以对ADV感染所致的儿童腹泻给予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病人女,49岁,因腹泻20余年,加重5个月伴恶心、呕吐,于2005年10月27日入院.1984年,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排脓血便,伴腹部疼痛,以右下腹明显,便后腹痛减轻.对症治疗可暂时缓解. 1992年,因症状加重,在外院行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