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良好的血液循环是组织细胞获得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并排除代谢产物的基本保证。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时发生缺血性损伤,而恢复血液灌流后,细胞功能代谢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移植或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时不可避免的发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是密切相连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不把两者明确分开,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分别描述各自的病理生理变化。1 缺血损伤1.1 缺氧引起的损伤1.1.1 无氧代谢 缺氧时,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受到抑制,ATP主要来源于糖酵解。Thrump 等[1]认为缺血…  相似文献   

2.
作者建立了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阻断入肝血流前输注量子氧合血,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肝脏缺血前后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气变化及组织SOD、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对照肝脏缺血25min时肝静脉血表现为极严重的酸中毒,肝脏几乎处于无氧状态,而QOB组仅表现为轻度酸中毒,肝组织内仍维持足够的氧供。另外,QOB组肝组织内SOD总活力明显提高,肝组织内MDA的生成也明显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潘生丁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潘生丁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潘生丁组,每组10只。常温下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潘生丁组于缺血前30min经门静脉给予潘生丁10mg/kg加生理盐水至0.5ml,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注人等量生理盐水,用小号无损伤钳阻断肝门45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并于1h后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Ⅱ)及内皮素-1(ET-1),同时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腺苷酸含量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血清ALT、LDH、TNF-α及ET-1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潘生丁组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O.01)。缺血/再灌注组肝组织中腺苷酸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潘生丁组则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O.01)。潘生丁组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并接近假手术组。结论潘生丁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我国医学宝库珍品,具有滋补强壮、扶止固本的作用.灵芝多糖(CLP)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1-3]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ong,IP)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50min,无肝期14min左右。80只大鼠,配成40对,配对大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IP组),每组20对。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4℃肝素生理盐水灌注,后获取供肝并放入4℃生理盐水中保存;IP组获取供肝前先夹闭门静脉及肝动脉,使供肝缺血10 min,再松开血管夹,恢复供肝血供10min,然后以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灌注、获取及保存供肝。各组受体的一半(n=10)用于肝移植术后采集标本:另一半(n=10)用于观察肝移植术后生存期。结果IP组大鼠肝移植术后一周生存率、胆汁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ST、ALT、LDH、肝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低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能降低移植肝组织中TNF-α水平,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亚砷酸钠预处理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A)预处理对大鼠常温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estern blot分析SA预处理诱导大鼠肝脏合成热休克蛋白(HSP),复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A组缺血前18小时以6mg/kg静注SA,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乳本脱氢酶(LDH)、肝组织ATP及能荷(EC)、血浆内皮素(ET)和肝组织学变化及生存率。结果:SA预处理可诱导大鼠肝脏合成HS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S组 )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预处理组 (PC组 )。于再灌注 2 4h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 ,行血肌酐 (Scr)、尿素氮(BUN)、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尿微量白蛋白 (UALB)、尿α1 微球蛋白 (U α1 M)测定及形态学检查。结果 :(1 )血Scr、BUN、MDA、尿UALB、Uα1 M :PC组明显低于IR组 (P <0 .0 5 )。 (2 )血SOD、NO :PC组明显高于IR组 (P <0 .0 5 )。 (3)形态学 :IR组可见大量肾小管坏死 ,超微结构多呈不可逆性改变。PC组肾小管坏死较少 ,超微结构多为可逆性改变。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常温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存糖原对肝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8例Child A—B级拟行肝部分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高浓度葡萄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阻断第一肝门方法行病变肝脏切除术。抽血检验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5天的肝功能情况。分别于缺血前、缺血后及再灌注2h获取正常肝组织,检测所有患者肝组织糖原含量、缺血前、缺血后及再灌注2h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肝门阻断前及再灌注2h后肝组织Bcl-2 mRNA转录水平。结果试验组肝组织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5天肝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在缺血后、再灌注2h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h后试验组Bcl-2 mRNA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预存糖原可显著减轻患者肝切除术中因实施肝门阻断所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预存糖原上调肝脏Bcl-2 mRNA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及中性粒细胞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90分钟组(B组),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组(C组),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加缺血前30分钟静注乌司他丁组(D组),观察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分别测定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光镜下B,C2组与A组比较,肝小叶结构紊乱,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程度不同的淤血,有的肝血窦变窄,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C组肝细胞坏死较B组明显;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B,C组与A组比较,P均<0.05),肝组织中MPO活性升高,以再灌注120分钟组为著(C组与A组比较,P<0.01),D组血浆中ALT,AST,LDH和MPO含量均较C组明显下降,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时,聚集,黏附在肝组织中的大量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肝损伤,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内毒素(LPS)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方法:小剂量内毒素预处理组于术前24h给予LPS,分别于复灌后60min,90min,120min国中肝功能酶性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前列腺素E1(PEG)含量,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结果:LPS预处理组在各采亲时点肝功能酶活性组织TNFα含量均低于I/R组,而组织中PGE含量则明显高于I/R组。结论:小剂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B组)、缺血前30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C组)。分别测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氨酶(LDH)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肝组织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流90min时C组的血浆ALT、AST、LDH值及肝组织MPO含量均低于B组(P<0.01),且C组的肝细胞显微、超微结构损害的改变较B组的轻。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肝缺血再灌流时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的聚集,从而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流所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冰  林颖  刘慧玲  金海  汪根树  吴斌  陈规划 《新医学》2011,42(8):504-506,F0003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持续阻断肝固有动脉1 h后再灌注1 h,建立SD大鼠HIRI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A)、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B)、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HIRI组(C)、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HIRI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J)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保护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FTX治疗组(PTX组).每组25只.SO组:单纯剖腹术,游离双侧肾蒂血管后不作结扎,等待45 min后关闭腹腔.通过无损伤动脉夹阻断双肾血流45 min建立大鼠的肾IRI模型.FTX组术前0.5 h予FTX 20rng/kg静脉注射,术中PTX 6 mg/(kg·h)微泵维持.SO组、IRI组术前0.5 h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及微泵维持.3组分别于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 h、4 h、24 h 5个时间点监测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组织匀浆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并对部分数据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肾IRI后,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给予PTX预处理后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SO组相比,IRI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组织匀浆的TNF-α水平、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的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IRI组相比,FTX组在相应时间点的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在再灌注即刻、1 h、4 h、24 h肾组织匀浆的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的MDA、ICAM-1水平在再灌注后4 h,24 h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匀浆的SOD水平在再灌注后4 h、24 h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与MDA、SOD、ICAM-1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895、0.838,(P<0.01)结论 FTX对肾IRI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FTX直接抑制肾组织中TNF-α的表达有关,从而减轻了氧化应激、抑制了ICAM-1的表达,减轻炎性细胞肾内浸润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是严重的全身化脓性感染,可引起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的三高特点,而且其发病率每年还在以1.5%~1.8%的速度增长。脓毒症可以直接导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人们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但是目前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微循环衰竭等,仍然未能明显减低患者死亡的风险。目前,研究者发现植物的提取及合成试剂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脓毒症引起的机体损伤状况,提高生存率,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本综述总结了白藜芦醇在脓毒症导致的机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今后脓毒症治疗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维拉帕米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 (VP)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VP对血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和血、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 (XO)活性、丙二醛 (MDA)及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GPT、GOT、XO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 ,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 ,线粒体、内质网明显肿胀 ;缺血前使用VP可明显减轻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 ,肝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显著减轻。结论 缺血前使用VP具有良好的保护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氯沙坦用药组、缺血再灌流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用药组给予氯沙坦(10mg*kg-1*d-1)灌胃,其余3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4h再灌流2h后断头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c-fos、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氯沙坦用药组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率及c-fos和c-jun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未用药缺血再灌流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流诱导的c-fos、c-ju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并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小鼠分成假手术组、IR组、长春西汀低剂量干预组和长春西汀高剂量干预组,采用双侧肾蒂夹闭45min的方法建立小鼠肾IR损伤模型,HE染色后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再灌注24h后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管腔内有管型等病理改变,血清中SCr、BUN、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长春西汀10mg/kg和20mg/kg干预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SCr、BUN、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减少,使肾组织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可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来减轻肾IR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扩展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再灌注1 h后血清和小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小肠组织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抗氧化酶SOD则明显减少,小肠黏膜损伤,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后能显著改善上述改变。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建立70%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将30 只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处理组三组,每组10 只.处理方法为于缺血48 h 前0.1 mg/kg 的T3 腹腔注射.测定再灌注末血清ALT、AST 和肝脏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HE 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学观察.应用Western blot 及RT-PCR检测肝脏HO-1 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ALT、AST 和MDA 含量明显较高(P <0.05),SOD 明显较低(P <0.05);肝细胞坏死严重,排列紊乱.处理组的ALT、AST 和MDA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SOD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肝细胞坏死减轻,排列相对整齐.假手术组有少量HO-1 表达,处理组HO-1 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甲状腺素能上调HO-1 的表达以减少肝细胞坏死,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拓莫兰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阿拓莫兰保护组,制备家兔肝I/R损伤模型,观察阿拓莫兰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肝I/R损伤期间,ALT,AST,XO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或高(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阿拓莫兰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通过清除氧自由基(OFR),对I/R损伤肝脏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